時序推移,告別充滿挑戰的2023年,儘管美國聯準會升息的態度仍舊影響全球經濟,保險公司卻仍在營運路上看見在來年新機運。2024年,安聯人壽總經理林順才將帶領團隊迎向變革,乘著洶湧卻充滿機會的浪潮,開創屬於安聯人壽的「保險新世紀」。


  對2023年臺灣保險業的表現,林順才開門見山的表示:2023年是人壽保險業充滿挑戰的一年。對壽險業來說,最大的挑戰依然是美國快速升息所帶來的影響,由於整體環境利率調升快速,客戶更傾向選擇將本金放在銀行進行定存,或是購買穩定保守的債券,此一理財態度的改變,排擠了壽險業的保費收入,其中又以「儲蓄型保險」和「投資型保險」影響最鉅。

  其次,金管會7月1日上路的投資型保單新規,降低類全委型在非投資等級債券的比重,並禁止提供一般自選投資標的的保戶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新興市場債基金及國內反向和槓桿型基金,大幅限縮了投資型保單連結的標的,目的雖旨在降低保戶客訴率,卻也減少了保險公司可提供的金融商品。

  此外,在國際會計制度接軌議題上,隨著實施時間不斷靠近,IFRS 17和ICS 2.0所帶來的影響也愈來愈大。林順才指出,安聯人壽在2023年就已經接軌IFRS 17,進度穩健,為了接軌新的資本要求,當前也積極調整商品組合,推動銷售商品的轉型,因應即來的變革。

  快速升息和法規限縮帶來解約問題,過往簽訂的保單也將陸續到期,這意味著多數保險公司都將面臨「資金流動性」的挑戰。好在,危機與機運並存,儘管快速升息和法規趨於嚴格為環境帶來影響,安聯人壽仍看到了未來的成長和需求。

洞悉未來希望,展望2024的契機與突破

  安聯人壽作為投資型保單的市場領導品牌,在升息風暴的變局中,正極力尋找變革與創新的方式。林順才表示:「現在看來,美元利率有可能『high and long』,長時間維持在高位。」假設美元利率持續維持在5.5%,過往只有3、4%宣告利率的儲蓄型保險,就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連帶造成解約率愈來愈高。

  因此,安聯人壽正積極尋找能取代過去「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的投資標的,以更多元的選擇,滿足客戶投資和領取配息的期待。與此同時,公司亦透過內部訓練,培養業務員對外銷售、溝通的品質,確保客戶在購買投資型商品時,充分瞭解商品的內容和投資風險,降低解約、客訴率。

  林順才認為,要在變局中找到機會,就需要不斷地瞭解客戶消費行為的變化,無論是解約、基金轉換、保障型商品銷售的提升,都需要不斷進行管理。為此,他針對業務員在2024年的突破機會,指出3個重要趨勢:

  保障型商品在未來將成銷售重點。安聯人壽調查資訊發現,即使保戶會使用網路獲得大量的保險資訊,甚至也知曉可以經由網路購買保單,卻仍舊習慣由業務員來協助配置「保障型保單」,因此業務員應提升自我專業度,以顧問的態度協助客戶建立保障。

  超高齡社會下長照保單將成趨勢。臺灣在1993年進入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2025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亦即高齡人口占比超過20%。人口老化所帶來的社會結構改變,民眾愈趨重視退休規劃上的財務保障,並期待使用保險轉嫁晚年醫療、長照問題,因此無論是醫療險、失能險或是長照險,都將成為未來的關注重點。

  保險是客戶財務傳承的最佳工具。根據安聯集團「2023年全球財富報告」,臺灣人均淨資產在全球排行位居第5,在亞洲則居於第2,這意味著臺灣市場中有大量業務員尚未開發的高資產傳承市場。針對資產傳承這項需求,保險商品不僅可以指定受益人,還有機會增加資產。

  綜上觀之,無論是要銷售保障型商品,打進高齡市場需求,乃至於開啟高資產客戶的市場,保險業務員都需要更高強度的專業資質,為此,安聯人壽也規劃了更為精實的業務員培訓制度。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