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回家的路上──「缺席父親」如何突破困境,成為孩子的庇護者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1,785

走在回家的路上──「缺席父親」如何突破困境,成為孩子的庇護者

過去社會大眾對父親角色的期待多為一家之長或經濟支柱,然而,隨著工業化以及性別平等的發展,更多女性投入職場就業,傳統性別角色分工「男主外、女主內」的意象不再,社會對父親的角色期待,逐漸轉變為親職教養及情緒支持。對於某些父親來說,可能無法立即適應這樣的變化,又或者有此心意,卻因長期忙於工作或與家人分隔兩地,缺乏時間親子互動,而不知該如何陪伴孩子,這些不知道如何回歸家庭、扮演「父親」角色的爸爸們,很可能就是有苦說不出的「缺席父親」。

缺席父親(father absent)指的是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席,包括生理缺席與心理缺席。社會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kson)對於「心理缺席」的解釋為父親雖然存在於孩子生活中,但情緒上卻不在,表示父親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相處並非以對孩子有幫助的方式互動。

父親在生活上的缺席,對孩子的心理及未來發展都有不好的影響。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生理給予的父性:血管加壓素的保護力量

事實上,男性角色在生理構造上與女性的不同,反映男性與女性育兒行為的差異,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依附情感由催產素掌管,這也是母性的來源。

在父親身上則是「血管加壓素」作為父性的存在,血管加壓素是一種與催產素構造類似的荷爾蒙,可提高活動性,具備攻擊性及面對敵人般的偵查能力,來保護依附自己的人,因此父親大多呈現「保護者」而非「照顧者」的樣貌。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若父子之間的依附關係穩定且健康,有助於血液中的催產素濃度增加,並提高對壓力的忍耐度,因此有穩定依附的父親,不只和孩子的依附關係穩定,在和其他的人際關係或在職場上的適應性也較為良好。

「父親」是學習而來的,並非天生

記得台灣多年前的廣告中曾經有一句話「我是當了爸爸之後,才學著怎麼當爸爸的」,顯示出男性對於育兒任務的生疏,也道出每位男性對於「爸爸」一角感到不易的心聲。研究指出,男性其實從童年時期開始,便透過觀察「原生家庭的父親形象」作為學習的對象,那是每一位男性對「父親」的最初形象,若男性自小便經歷父親的缺席時,不管是生理或者心理上,可能都會使他們對於「成為父親」這件事情感到害怕,甚至擔心被否定,這樣的害怕使男性缺乏信心成為一個好的父親,或者害怕失敗以及不小心傷害到孩子。

不少男性自小便經歷父親生理或者心理上的缺席時,加上傳統社會期待的氛圍,讓他們誤以為自己在「幫忙」照顧孩子,而非意識到自己也是教養者,陪伴孩子時,往往「人在心不在」。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孩子對父親的呼喊:依附關係的需求

對於缺席父親來說,如何跨出回家的路、與孩子互動的確是一大挑戰。研究指出,當孩子對父親的情感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時,可能會因缺乏安全感和親子連結,而導致情緒及行為問題。

心理學家鮑比(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中提到,若孩子在幼年期可感受到主要照顧者提供的安全堡壘,便有助其向外探索與邁向獨立,父親在孩子幼年期所培養出的依附關係,有利於孩子跨越界線與障礙,能勇敢的挑戰事物、迎向各種冒險,去建立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因他們有堅強可靠的庇護者──父親,在身後保護他們。

請放下手機或電動,真正的陪伴只建立在溝通與有感情的親子互動中。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回家的第一步:我想要成為怎麼樣的爸爸

也許偶爾會冒出「當個好爸爸」的擔心或者思考自己無法「全勤出席」,這時候需要提醒自己,孩子們更需要的是父親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完美爸爸」。如果還不確定該怎麼跟孩子互動,可以先整理自己對於「父親」的期待與模樣,試著寫下: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1. 不喜歡的父親特質與行為
  2. 感到欽佩與希望擁有的父親特質與行為

由於我們的大腦不擅長處理「不要」的指令,整理「1.不喜歡的父親特質與行為」時,遇到否定的描述要記得將否定句改成肯定句。舉例來說:「我不想當與孩子無話可說的爸爸」就要調整成「我想跟孩子有話題聊」;「我不希望孩子飯前吃零食」就可改為「我希望孩子飯後再吃零食」。

以正面的方式下指令,可讓大腦更容易消化,協助自己成為理想中的父親形象。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第二步:與孩子建立穩定的親子互動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自雙向的互動,「缺席父親」是在非自願的狀況下,因為各種原因暫時離開,慶幸的是短暫的缺席並不會失去關係,只要願意,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累積以及真切的關心付出,每位爸爸都能透過有效的親子互動找回父子之間的依附關係,以下是3個增進親子互動的方法,提供給各位父親參考:

  1. 與孩子聊天:可從每天10分鐘開始嘗試,除了關心孩子「今天過得怎樣?」以外,多用「開放式問句」詢問,能讓孩子不自覺地分享更多細節,也能更加了解孩子與同學的互動及生活中發生的大小事,可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以及關心。
  2. 一起吃飯:早餐或晚餐剛好是一天的開始與結束,相當適合與孩子一起用餐,也是和孩子建立關係的好時機,增添自己在孩子生活中的存在感,並透過早安、晚安的問候傳遞家人們的溫暖。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盼我們的社會能夠順利更重視陪伴孩子的力量,學習把愛說出來,一代傳一代,讓缺席的爸爸們回到家庭、孩子的身旁。圖片來源 / Pexels
  1. 親子活動:平日或假日可撥空照顧孩子以及學習相關的活動,像是接送孩子、旅遊、運動或者一起參與彼此有興趣的活動,像是拼拼圖、騎腳踏車、看電影或組樂高,透過了解孩子的興趣以及對事物的感受,增進親子關係的親密感。

(本文作者為旭立文教基金會諮商心理師林宇池)

<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旭立文教基金會

透過個別諮商、國內外成長團體及專業訓練工作坊,探索生命更多可能性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