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非(資深理財編輯)

受疫情疑慮持續發酵、明天(12/15)聯準會貨幣政策結果即將出爐、以及獲利了結賣壓影響,12 月 13 日美股四大指數全面下殺,道瓊終場下跌 0.89%,那斯達克下跌 1.39%,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下跌 0.91%,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2.56%。

不只美股不支倒地,在美股之前開盤的德英法等主要歐洲股市也都收黑表現疲軟,緊接在後隔天一早開盤的台股,也是一開盤就腿軟,終場以大跌 168 點作收。

Omicron 帶來的是一時恐慌,還是長期跌勢的開端?

新變種病毒 Omicron 肆虐,各國政府無不繃緊神經隨時準備收緊原已鬆綁的旅遊禁令與國境封鎖,經濟的復甦再次蒙上陰影;但美國勞工部日前公布的 11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多達 6.8%,創下 1982 年以來新高紀錄,華爾街預測,聯準會將採取更積極的升息政策以對抗通膨。就在 Omicron 與通膨壓力交互作用之下,金融市場也持續劇烈震盪。

《霸榮周刊》認為,市場對新變種病毒 Omicron 的反應似乎是一時的恐慌,並不是更長期跌勢的開端,理由有二:

1、流動性低,誇大市場震盪;2、疫苗能迅速調整,將減輕衝擊。

也有專家抱持同樣的看法,認為 Omicron 不應被視為市場黑天鵝再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導致經濟活動停滯、重擊各國股市,是「黑天鵝事件」;但從去年到今年病毒已不是第一次變異,此次新變種病毒 Omicron 雖然傳播力更強,現有疫苗的保護力也還有待驗證,但歷經過去這 20 個月,各國政府已累積相當多的抗疫經驗(不論是疫苗施打或經濟振興方案),面對變種病毒已不算完全陌生,與其說 Omicron 是黑天鵝,或許還更像「灰犀牛」。

科普一下:新冠是黑天鵝,而 Omicron 則是灰犀牛

相較於黑天鵝,灰犀牛同樣會帶來重大的影響,最大的不同在於,灰犀牛是既存的明顯威脅,也有很大的機率發生,卻因為某些因素而被視而不見。

美國次貸風暴絕對稱得上經典案例。

《灰犀牛:危機就在眼前,為何我們選擇視而不見?》一書的作者渥克指出,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前,已有許多警訊出現,但投資人仍然樂觀投資房市。最後的結果就是,美國震央的次貸危機波及全球各地的銀行體系與金融市場,引發全球信用緊縮危機,最後演變成從美國、歐洲到亞洲股市無一倖免的全球金融海嘯,位居震央的美國股市,不管是標準普爾 500 還是道瓊,都蒸發掉一半的指數;連遠在太平洋這一頭的台股,對金融海嘯的反應有過之而無不及,大盤從 9859 點跌到 3955 點,一口氣蒸發掉超過 6 成的指數。

幾個月前在金融市場掀起一陣動盪的中國恆大地產事件,之所以把市場嚇出一身冷汗,就是因近年來中國房地產相關貸款金額占銀行放款總額已逼近 40%,遠遠超過美國次貸危機當時的 32%。雖然包含謝金河在內的多位投資專家都明白表示,恆大事件不會重演雷曼兄弟風暴,但各種經濟復甦雜音,讓市場也不敢掉以輕心,深怕走了一隻灰犀牛,後頭還跟了一隻更大的灰犀牛,甚至是黑天鵝!

當 Omicron 如灰犀牛衝來,你能否全身而退?

隨著 Omicron 疫情持續發酵、政府升高旅遊限制,若引發新一波企業停工,聯準會勢必得重新思考調整政策的可能性。但隨著通膨壓力兵臨各國政府城下,不只聯準會主席鮑爾 11月底發表了加快縮減購債的言論,12 月 2 日美國聯準會也有多位官員齊聲呼籲加快結束經濟刺激方案的腳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敦促美國聯準會採取鷹派貨幣政策,以化解通膨壓力炸鍋。

因此接下來投資人該思考的是,當通膨升息與 Omicron 這兩隻灰犀牛左右夾攻,你能做好什麼準備避免被灰犀牛踩死?

提出灰犀牛論點的渥克在書中提到,應對灰犀牛有 5 階段保命原則:
1、 辨識灰犀牛
2、 定義灰犀牛
3、 不要站在原地不動
4、 危機也是轉機
5、 待在下風處

無論是疫情擴散導致經濟再次受創的危機,或是升息迫使資金派對喊停的危機,最厲害的作法是,不只保命,還懂得把危機化為轉機,像電影「大賣空」中的主角營業員,在股市崩跌時做空,大賺一筆。

若沒有把握能化危機為轉機,在灰犀牛逼近前就先找到下風處躲好,也能在灰犀牛狂奔時保住一條命,套用到投資策略上,就是調降持股水位、拉高現金部位,如此一來,當股市進入修正,至少確保還有足夠的資金,可以留待下一次逢低進場布局的時機。

推薦閱讀

想靠投資虛擬貨幣獲得財富自由還來得及嗎?先來看懂多次暴漲暴跌的「比特幣」是何方神聖

日韓已現 Omicron 確診,但別急著恐慌!德國傳染病專家:Omicron 對疫情來說或有益處

【別因為家人打完 2 劑疫苗,就掉以輕心】國際醫學期刊從「家戶感染」發現防疫政策的可能漏洞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