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vs個人 慈善投資如何發揮最大影響力?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231228

機構vs個人 慈善投資如何發揮最大影響力?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12/28 08:00

最後更新: 2024/05/17 11:15

分享:

分享:

機構vs個人 慈善投資如何發揮最大影響力?

對慈善家而言,與其將慈善資源分散投向多個慈善團體,實現成效有限的結果,倒不如與具影響力的團體合作,透過大額捐助發揮最大的影響力。這理念來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的慈善投資理念,同時適用於機構和個人慈善。

據估計,目前有80%亞洲企業由家族持有[i],這些企業家可以不同途徑推動社會和經濟的平衡發展,包括通過家族企業、家族基金及家族辦公室。然而機構慈善事業,即使是植根於家族,也跟個人直接參與存在微妙的差異。

機構慈善事業:平衡持分者期望的藝術

機構捐贈者需要向更廣泛的持份者負責,但持份者之間可能偶爾存在利益衝突,尤其是上市或對當地社會和經濟有重要影響力的家族企業,持份者會對其資金運用、財務回報,以及環境和社會的裨益有更高要求。此外,企業擁有人可能因所選擇的資助項目而受到批評。這些因素往往限制了機構捐贈者可參與的項目性質。

舉例說,為香港提供民生服務的企業,其慈善活動必然受公眾關注。社會期望這些企業的慈善活動應該滿足本港的核心需要,以及具高度透明的捐贈。一般而言,機構會透過年度報告總結其捐款對社會的貢獻並取得社會的認可,而報告周期或會影響機構的捐贈時序。

個人慈善事業:高風險,高成效?

與營運機構慈善事業相比,投資於個人慈善事業的自由度則相對較大。個人捐贈者可將資源投入於機構無法觸及的領域,特別是一些被認為高風險但具有客觀發展潛力的項目。

當然,風險越高,所伴隨的責任越大。與天使投資者或創投基金評估商業機會一樣,慈善家應成為相關領域的專家。只有當他們對領域裏的生態系統瞭如指掌時,他們才能對就是否資助和培育具潛力的早期概念作出明智決定。個人和家族慈善家更可着眼於較長遠的願景,營運一些長達十至十五年的長期計劃。這能夠讓他們放眼未來,對特定主題進行深入鑽研,並且在執行方案時按實際情況適度調整。

個人慈善家還必須願意透過監察、檢討和調整對方案進行持續改善;若成效不彰,偶爾須作出終止資助的艱難決定。唯有通過這些反覆過程,才能識別並推動革新方案。

結合個人與機構的力量

香港社會服務機構「惜食堂」是個人與機構慈善成功協作的例子。個人和機構慈善資金根據其承險意欲,在不同階段介入,發揮慈善方案的潛力。

「惜食堂」從本港飲食業收集可安全食用的剩餘食物,並烹煮成營養均衡的熱餐,然後派發給長者、兒童和低收入家庭。機構創辦人最初提出「停止浪費,解決飢餓,以愛相連」的理念,並透過個人慈善家提供的初始資金試行和實踐理念。

「惜食堂」在證明能力和策略後,開始得到機構提供的各種資金和非金錢支持,規模亦日漸壯大。「惜食堂」現時平均每星期回收45噸可安全食用的剩餘食物,每天製作超過20,000份營養熱食、11,000份其他膳食和食物包,免費派發給有需要人士。

「惜食堂」的發展歷程展現出個人慈善在推動創新和試行計劃的關鍵作用。作為資金擁有人,個人和家族有能力去平衡潛在損失和驗證新概念,包括社會企業或共益企業(B Corp)等新模式。

相反,作為資金代理人的機構捐贈者傾向在審慎行事,在社會服務機構的策略、組織和擴展能力得以證明後才會參與。當然,一些傾向支持已證實行之有效方案的個人捐贈者,在支持機構的擴張和可持續發展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慈善家之間互相交流協作

與政府支出相比,慈善資金可説是杯水車薪,所以提升慈善投資影響力十分重要。由於單憑一己之力無法解決任何特定議題,互動協作、針對性投放資源,把握共同擴大影響力的機會就變得非常關鍵。

複雜的市場環境需要系統性思維來化解各種挑戰。例如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洪水或嚴重的颱風可能會加速傳染病傳播,慈善家必須採取綜合方案,全面考慮人類、動物和環境的健康,才能預防、偵測及應對挑戰。鑒於全球挑戰錯綜複雜,議題互相牽連,個人和機構捐助者在聚焦領域的互相交流 -- 從識別社區需要到分享成功和失敗經驗,都能有效減低大家碰壁的機會和學習挑戰。

一些對某一特定議題擁有十多二十年經驗的慈善家,所累積的知識能有效支持新計劃的開發,例如讓新加入的慈善家在開始制定解決方案時,以循證為本的方式建立可行方案和提高成功率。假以時日,我們可收集充足的數據建立量度基準。

作為同一社群,慈善家們可以協調捐贈和共同尋找創變的機會。個人和機構捐助者可發揮影響力滙聚社會服務機構,訂立和實現共同目標。

然而,慈善家在運用資訊時要因時制宜地作出調整,以切合當地社區需要。例如,在某個城市成功收窄少數族裔財富差距的計劃,未必能直接應用於另一個城市。然而,捐助者可借鑒加快(或阻礙)財富累積的共同因素,例如移民狀況、地理位置、世代差異和生活經歷等制定行動計劃,促進社會流動。

從確立議題開始 開展影響力之旅

大量研究顯示,無私奉獻的行為會增加施予者的幸福感,使其更積極正面。[ii]作為資金擁有人,個人慈善家可投資於影響深遠的議題,讓未來世代享有與我們同樣的豐盛人生。

機構慈善管理人可參考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確立與其核心業務相吻合的領域;個人和家族應明白,長期、持續參與和推動才能帶來深遠的影響。因此,大家應該從確立自己熱衷和願意全情投入的議題開始,透過數據和證據確定主要項目和目標,適時尋求專業咨詢以善用資源,並最終帶來實際影響。無論是家族還是機構,情理兼備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註:

[i] 新加坡管理大學家族企業學院

[ii] Rhoads, S. A.與Marsh, A. A.(2023年)。《Doing Good and Feeling Good: Relationships Between Altruism and Well-being for Altruists, Beneficiaries, and Observers.》載於2023年《世界幸福報告》(第11版,第4章)。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陳美瑩 滙豐環球私人銀行亞太區慈善諮詢及事業主管

欄名 : 私銀滙萃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