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老年睡眠障礙 四大方法幫助樂齡長者好眠 作者:口述及資料提供:臺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副教授暨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採訪及撰稿:公共事務室梁世箴管理師 發燒話題 特別企劃 2018年12月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
:::
 無障礙網頁說明  台大醫院:::
   
 
:::



 發燒話題
 認識老年睡眠障礙 四大方法幫助樂齡長者好眠
 妊娠糖尿病整合門診
 醫事人員介紹
 婦產部--康巧鈺醫師
 腫瘤醫學部--陳怡君醫師
 醫療團隊
 臺大醫院AI研究計劃成果發表會-精準醫療人工智慧輔助決策系統輔助腦腫瘤診斷
   
 前期發燒話題
 前期醫事人員介紹
 前期醫療團隊



 

 


認識老年睡眠障礙 四大方法幫助樂齡長者好眠
內容下載 :
 

常常會聽到家中長輩反映睡不眠品質不佳、睡不著、甚至是睡夢中很容易被吵醒、淺眠等等問題,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2015年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口中有大約109萬人有服用安眠藥的習慣,比率高達四成,是45歲至64歲中年人口的1.5倍,也是25歲至44歲壯年人口的3倍,究竟為何老年人會容易有睡眠問題呢?睡眠問題對於老年人健康又會造成甚麼影響,我們又該如何去解決?

老年人睡眠品質問題除非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基本上不會造成死亡問題,雖然不會有立即危險性或造成生理上的重大疾病,但是睡不好對生活品質影響很大,不但影響情緒,睡不好起來沒精神,連帶影響心情甚至是日常生活,因此對於老年人的睡眠問題千萬不可輕忽。

老人家睡眠有問題主要原因是身體的老化,造成睡眠總時間下降,但其實並不會下降很多。舉例來說,一般年輕人可能每天會睡7小時,而老年人大約睡6小時,其實只少一點時間。然而睡眠並不只是單看時間,是有分好幾個階段的,在第3以及第4階段屬於深度睡眠,如果老人家在這階段會比較睡不好,容易被聲音影響,就會影響睡眠品質。同時睡眠相位(Sleep Phase)的改變也會影響睡眠品質,比如原本是晚間11點至12點左右睡覺,後來提早變成8點至9點,如果以原本睡眠時間為6小時計算,那就會造成老人家3點就醒來,這種現象可能老人家會誤以為失眠,這時候就要設法將睡眠時間調整回來,可以晚點睡覺,或是心態上接受3點起來,然後可以安排事情做。調整睡眠相位通常可以建議在吃飽飯立刻去運動,不一定是要劇烈運動,比如走路一小時也很好,通常運動完人也會比較有活力,進而把睡眠時間往後調整為原先習慣的時間。

如何改善睡眠品質不好、睡不著以及淺眠等睡眠問題呢?當老人家睡不好時,首先必須要先認清睡眠問題的本質,因為單純感覺睡不好可能會比較籠統,比如睡不著或是睡了一直起來的狀況,或是都可以順利睡著,但常常半夜起來等等不同狀況,每種情況對應策略會不一樣。若要請睡眠醫師來診斷,就必須要記錄睡眠日記,包含幾點起來、中間發生甚麼事情,一天24小時,持續2個禮拜,由病人自己記錄,然後針對睡眠問題,請醫師提供解決方案。

不管是哪一種睡眠障礙情形,都有基本要注意的事情。以下四點為維護睡眠品質之基本條件:一、必須認知到床是用來睡的,不是用來躺的:比如說在床上看書、打電動甚至是看電視等等,都不適合。二、保持安靜:可能有少部分人需要音樂助眠,但大部分情形下,保持安靜還是較有助於睡眠品質。三、光線:有些人會被燈光影響睡眠,因此要睡覺時必須關燈;目前研究也顯示睡前滑手機,手機的藍光會明顯影響睡眠。四、控制房間的溫度及濕度,並穿著寬鬆衣服,睡前上廁所避免半夜如廁等會影響睡眠的情形發生。相信只要確實注意以上四點幫助睡眠的小訣竅,你我都能一起擁有更好的睡眠品質。

 

口述/資料提供:竹東分院院長暨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 詹鼎正
採訪/撰稿:公共事務室管理師 梁世箴

 

.
網頁分享:噗上plurk 推到twitter 分享至facebook
.

   
 

 

:::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 23123456

 

 

訂閱/取消 與我們聯絡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