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餐飲指南2022年度評鑑 77家餐廳入圍 - 客家電視台

綠色餐飲指南2022年度評鑑 77家餐廳入圍

【 劉宜頻 黃映婕 臺北 】 2022-08-19

永續概念近年已成為趨勢,綠色餐飲指南2022年度評鑑,19日公布得獎名單,今年共有77家入圍餐廳,要角逐17個獎項、競爭激烈,得獎餐廳中有堅持使用在地食材,製作麵包的客家子弟,也有入圍者堅持不使用免洗餐具,以租借便當盒的方式,落實環境永續的理念。

影片中師傅將檸檬榨汁後,用剩餘的檸檬皮燉煮成檸檬醬,這是來自屏東麟洛灣村麵包工作室的主理人Webber,他對食物的堅持,除了善用每一樣食材,在麵包中更能吃到臺灣在地的味道,在綠色餐飲指南2022年度評鑑上,獲得「最佳在地食材運用獎」。

綠色餐飲指南2022年度評鑑得獎者 曾威博:「屏東像我們有種檸檬啊!有我們客家的醬油啊、豆粕,來做我們的麵包,我們用很多這種食材,有機的食材還有在地的食材放進我們的麵包裡。」

另外一位來自新竹的林素評,從護士崗位退休後,秉持著對孩子健康的關懷,開了一間專賣家常菜的餐廳,除了大量使用有機食材,更堅持不使用免洗餐具,這次也入圍「最佳包材設計獎」。

綠色餐飲指南2022年度評鑑入圍者 林素評:「我是以家庭、家裡的廚房放大的概念,所以我家裡吃什麼我就店裡賣什麼,我家裡用什麼鍋具,我店裡就用什麼鍋具,就是有機的食材在我的店裡占90%,我認為大家有一餐是很正常的吃,那5色就是5種顏色的食材都在裡面,其實好好正常的吃一餐,那個能量是夠的。」

綠色餐廳以優先使用有機友善食材、遵循永續生態、減少添加物等六大綠食宣言為原則,而在客家族群的飲食文化中,也有跡可循。

水花園有機農學市集會長 宋輝雲:「酸菜湯還有那個蘿蔔乾啊!對不對?像這些東西全部都是我們綠色的一個食材,因為它沒有過分的使用化學的東西來做加工。」

綠色餐飲指南創辦人 黃俊誠:「綠餐它跟客家的精神是非常相近的,因為早些年的時候,其實我們的資源相對的匱乏,所以我們對於物質啊!是非常的會去保守它,然後盡量是不浪費的,所以綠餐的它的概念,它一開始的起源也是來自於就是愛護,愛護地球的這個環境跟不要浪費這邊的資源。」

全球氣候變遷,永續食農成為全球趨勢,根據主辦單位統計,4年來已有222間餐廳加入綠色餐廳行列,透過日常飲食實踐永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