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非那定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特非那定

药品
特非那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2H41NO2,是一种抗组胺药,有特异的外周H1受体拮抗作用,且没有抗5-羟色胺、抗胆碱能和抗肾上腺素能的作用。适用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常年性过敏鼻炎、急慢性荨麻疹等的治疗。
中文名
特非那定
外文名
Terfenadine
化学式
C32H41NO2
分子量
471.673
CAS登录号
50679-08-8
EINECS登录号
256-710-8
熔    点
145 至 152 ℃
沸    点
626.8 ℃
密    度
1.05 g/cm³
闪    点
306.9 ℃
安全性描述
S24/25
是否处方药

化合物简介

播报
编辑

基本信息

化学式:C32H41NO2
分子量:471.673
CAS号:50679-08-8
EINECS号:256-710-8

理化性质

密度:1.05g/cm3
熔点:145-152°C
沸点:626.8°C
闪点:306.9°C
折射率:1.580
溶解性:能溶于水 [1]

计算化学数据

播报
编辑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6.6
氢键供体数量:2
氢键受体数量: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9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3.7
重原子数量:35
表面电荷:0
复杂度:582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1]

药品简介

播报
编辑

药物概况

特非那定,是从抗精神病药物的筛选中发现的,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可选择性地阻断H1受体而产生抗组胺作用,具有良好的抗组胺作用。无中枢镇静及抗毒覃胆碱作用。其作用起效较阿司咪唑快,持续时间较阿司咪哇短。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也可用于过敏性皮肤病和花粉症。它的最大优点是不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静作用,因此不会产生嗜睡、困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不用担心吃药后开不了车,迅速成为了广受患者欢迎的药物之一。

药理作用

本品是一种广谱高效的外周H1受体拮抗剂,其作用主要表现于呼吸道、胃肠道及皮肤等外周组织,而对中枢神经细胞的H1受体均无明显的拮抗作用。没有抗5-羟色胺、抗胆碱能和抗肾上腺素能作用。本品及其代谢产物不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所以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对其他一些重要器官均无影响。本品起效时间较阿司咪唑快,维持时间较阿司咪唑短。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0.5~1h起效,2~3h达血药浓度峰值;作用持续12h,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7%,t1/2为16~23h;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经肝脏代谢,代谢物具抗组胺药理活性,由肾脏及粪便排泄。消化道吸收良好,且迅速,健康志愿者口服60mg后30min出现在血浆中,tmax为2h,以双相形式下降,血浆半衰期为3.4h和20.3h。维持12h,在肝、肺中浓度较高。本品具有广泛的首过效应,其羧酸代谢物具有抗组胺活性,代谢迅速、完全,经尿和粪便排泄,哺乳妇女亦可由乳汁排出一部分。

适应症

特别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也可用于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光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花粉变态反应,昆虫变态反应,食物药物过敏,花粉症等。用于皮肤黏膜变态反应,如眼睑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

禁忌症

1、有心脏病者,心律失常者,或正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者忌用本药。
2、对本品过敏者、妊娠哺乳期妇女、2岁以下小儿禁用。
3、汽车驾驶员、危险机器操作者忌用。

注意事项

1、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本药不能超量使用,成人每天剂量应控制在120mg之内,如超量应停药,必要时应采取洗胃、催吐等措施,以防止药物过量吸收。
3、汽车驾驶员、危险机器操作者慎用。大剂量使用可引起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1、偶见头痛、头晕、乏力、口干、共济失调、轻度胃肠功能紊乱和皮疹。罕见有镇静作用。
2、偶见用药中出现精神忧郁、心悸、失眠、肝功能失常、氨基转移酶升高、月经失调、肌肉关节痛、出汗、肌颤、尿频、视力障碍、皮肤感觉异常等,一般于停药后均可自然缓解。少数患者对本药过敏,主要表现为皮疹及瘙痒,应及时停药并采取对症处理。
3、近年来国外有报道用本药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甚至出现心跳骤停及猝死者,主要是由于本药有心肌毒性作用,多见于超量用药或肝功能不正常的患者。
4、有少数报道于特非那定用药期间患者支气管痉挛、意识障碍、脱发、失眠,但尚未肯定症状与服药有关,但如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停药,并检测心脏功能。

用法用量

口服:1.成人:每次60mg,每天2次。2.6~12岁儿童:每次30~60mg,每天2次。3.3~5岁小儿:每次15mg,每天2次,饭后服用。

药物相互作用

据报道本品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抗真菌药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并用,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或多形性室速(扭转型室速)和其他的心律失常,故不宜并用。

药典信息

播报
编辑

来源

本品为α-(4-叔丁基苯基)-4-(羟基二苯甲基)-1-哌啶丁醇,按干燥品计算,含C32H41NO2不得少于98.5%。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本品在三氯甲烷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甲醇或乙醇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
本品的熔点(通则0612)为147~151℃。

鉴别

1、取本品约60mg,加枸橼酸的饱和醋酐溶液 (临用新制)2~3滴,在水浴上加热2~3分钟,即显红色。
2、取本品30mg,加硫的二硫化碳溶液(2→100)2滴,加热,即发生硫化氢臭,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显黑色。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44图)一致。

检查

有关物质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
对照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用甲醇定量稀释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
色谱条件: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甲醇-三氯甲烷(8:1)为展开剂。
测定法: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晾干,在碘蒸气中显色。
限度: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通则0831)。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41),遗留残渣不得过0.2%。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通则0821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加醋酐20mL,微温使溶解,放冷,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47.17mg的C32H41NO2

类别

抗组胺药。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制剂

特非那定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