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鈔票是一個國家的象徵,鈔票的設計顯示該國家的思維。歐洲央行表示, 將於 2024 年進行歐元紙幣大改造。

現今版本的歐元紙幣已使用了20年,一起來看看奧地利設計師卡利納(Robert Kalina),訴說歐元紙幣設計背後的故事!(責任編輯:陳怡君)

在市面流通 20 年的歐元紙幣將進行大改造,但奧地利的現今版本設計者卡利納擔憂此單一貨幣改頭換面恐將引發各國較勁,這亦是他當年使用中立圖像、煞費苦心想避免的事情。

現已退休的卡利納(Robert Kalina)當年於奧地利國家銀行(Austrian National Bank)擔任平面設計師,1996 年在歐元紙幣設計競賽中出線。

他的設計最初被印刷在 145 億張紙幣上,面額從 5 到 500 歐元不等。此後,這一發行於 2002 年的紙幣流通數量幾乎增加一倍,並落入大約 3 億 5000 萬名歐洲人和世界各地更多人之手。

如今,發行者歐洲中央銀行(ECB)希望借助公眾意見,重新設計歐元紙幣外觀,使其更貼近人民。

歐元硬幣由歐元區成員國鑄造,一面為共同設計,另一面則是各國特定圖像,例如,愛爾蘭選擇了豎琴,法國版本則是一棵樹。

但歐元紙幣由歐洲央行統一發行,其設計在整個歐元區必須完全相同,並避免「國家偏見」。

卡利納當時面臨的挑戰是構思出所有歐洲人都能認同的設計,既不會激起民族主義情緒,也不會顯得偏向某個歐元區國家。

圖為現行 5 元、10 元歐元紙鈔。(圖片來源:歐盟網頁 www.ecb.europa.eu)

圖為現行 20 元、50 元歐元紙鈔。(圖片來源:歐盟網頁 www.ecb.europa.eu)

圖為現行 100 元、200 元歐元紙鈔。(圖片來源:歐盟網頁 www.ecb.europa.eu)

卡利納最終決定從既有建築物中汲取靈感,他在工程專家幫助下簡化並修改了對建物的描繪,以確保它們「無法再被辨認出來」,但仍具真實性。

卡利納的橋樑設計展現歐洲不同的歷史風格,不僅象徵歐元區公民之間的連結,也意味歐盟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聯繫。紙幣另一面的窗戶和門則代表「開放和對未來的展望」。

這個貨幣誕生以來經歷無數次危機,但卡利納表示,他力求描繪的理想「仍然站得住腳」。

歐洲央行本月稍早表示,歐元紙幣將進行改造,預計 2024 年做出新設計相關決定;歐洲央行將啟動一個紙幣設計專家小組,19 個歐元區國家各有一名專家參與,並會諮詢公眾意見。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說:「經過了 20 年,是時候該檢視我們紙幣的外觀,以讓它們更貼近所有年齡和背景的歐洲人。」

卡利納表示:「問題是人們是否已能接受,比如名人被用做(紙幣設計)代表人物,即使他們與特定國家有關。」

回憶起 1990 年代關於此議題的激烈辯論。他問道:「可能會引起嫉妒吧?」

卡利納認為,音樂界可能是為下一代歐元紙幣設計尋找靈感的好地方,因為「像貝多芬或莫扎特這樣的偉大作曲家超越國界」。

推薦閱讀

【沒人能仿的鈔票】挪威海洋紙鈔美翻,燈塔帆船海景完勝我皮夾那張孫中山蔣中正

【 1 個動作,就能知你的 1000 塊是假的】內行人都這樣分辨鈔票:你知道每張真鈔都藏「植物」嗎

鈔票改版浪費錢又不能拚經濟?說這種話的人根本不懂轉型正義帶來的利益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歐元紙幣走過20年將大改造 設計師憂引發各國較勁〉。首圖來源:Markus Spis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