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光合菌生物防治 屏東縣出書展示成果 - 客家電視台

推廣光合菌生物防治 屏東縣出書展示成果

【 陳文霖 屏東內埔 】 2021-08-19

屏東縣政府在民國109年成立「微生物菌種資材培養推廣中心」,傳授農民光合菌結合多種益菌的生物防治技術,縣府農再辦公室特地將施作紀錄與心得集結成「光合菌引路人心得手扎」一書,向民眾展示有機耕作的成果。

「首先一開始就是要有乾淨的水。」

將微量元素酵母抽出物等益菌成分和光合菌種,溶入20公升的純水中,經過日晒2週後,就可以做為土壤改良,與抑制病菌的用途,其中最重要的步驟,就是要確保水質清淨無雜質。

內埔鄉東片村農友 姜福慧:「你如果拿到不乾淨的水來做,裡面就會摻到不乾淨,不乾淨的藻類,不然就是菌在裡面,這樣就很容易失敗。」

將培養好的光合菌帶到田間與大量的清水溶合後,再加入適當的微量元素與肥料,就可以全面噴灑於作物的葉面,不但可以做為防治病蟲害的生物資材,也能讓作物長得更快更健康。

內埔鄉東片村農友 姜福慧:「因為光合菌有抑制病害以外,還會幫助作物長得比較快,也比較不會得病。」

屏東縣農再專案辦公室主任 江嘉萍:「很多的農民在用了這個光合菌以後,其實大家都有一些的經驗,然後也有一些好的案例。」

為了推廣光合菌的使用成效,屏東縣農再專案辦公室以20位農友使用光合菌的心得,彙集成「光合菌引路人心得手扎」,希望鼓勵更多農友共同投入有機生產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