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為臺灣癌症主要死因第6,同時嚼食檳榔、抽菸將使罹病率提高89倍

文◎林育瑋

0
158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由於氣管遭受腫瘤壓迫,需要氣切,嗜嚼檳榔的胡先生只能在病床用手寫下他最大的遺憾。根據衛福部最新發布的癌症登記報告指出,2021年口腔癌總個案數為6,223人,男性有5,580人,女性則只占643人,足見男性罹患人數幾乎為女性人數9倍之多。細看男性罹癌年齡,從35~39歲的2.73%後便節節升高,55~59歲更佔了17.16%為最多。

  此外,根據日本國家癌症中心癌症最新統據顯示,口腔和咽部癌症的日本確診人數在2019年有2萬3,671名罹病患者,死亡人數則在2020年達7,827人。儘管如此,若按照民眾比例計算,日本口腔癌的發生率卻比臺灣還少,台灣癌症基金會在衛教資訊中指出:日本致癌危險因子主要是菸與酒,因此發生率相對較低;但在檳榔文化盛行的臺灣、印度、斯里蘭卡等地區,發生率都居高不下。若民眾同時有嚼食檳榔、抽菸等習慣,得到口腔癌的機率比一般民眾足足高出了89倍。

  癌症的應對方式講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三軍總醫院衛教資訊也指出,若有以下幾種症狀,患者雖不一定代表罹患癌症,但必須立刻尋求牙醫師、耳鼻喉科醫師進行徹底的檢查:口腔內部或周圍發現腫脹、硬塊;口腔內部發現白色脫屑的斑塊;超過2週以上未癒合的潰瘍;口腔附近部位麻木或疼痛;口腔內反覆發生不明原因的流血。

  不良的飲食健康往往引起健康風險,民眾除了平時應注意均衡飲食,戒除抽菸、嚼檳榔的習慣以外,也應配置好完善的醫療險、癌症險等險種,才能多一分抵禦風險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