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初代「滾石」人,永遠正青春@彌勒一貫道*彌勒三皇天|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021-09-01 14:44:08| 人氣1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張艾嘉:初代「滾石」人,永遠正青春



張艾嘉跟李雪琴一起錄節目,兩人在三里屯的街邊地攤被路人偶遇。

年輕的姑娘指着她們激動地說,「啊啊啊,你就是那個…李雪琴!!」

這節目叫《念念青春》,慕張艾嘉之名而來的觀眾看到此場景大概啼笑皆非——時代真是變了,用音樂電影打了半個世紀,親歷兩岸三地文化盛事的張艾嘉,有朝一日竟也名氣遜給年輕人。

張艾嘉對此並不驚訝,她開開心心配合年輕人合照,聽年輕人關於對代際關係的理解。




李雪琴說高中時候被父母送到外地讀書的第一天,哭着說想媽媽。

張艾嘉立刻想到當年她送13歲的兒子去美國念書,小孩皺臉正要哭,張艾嘉怕自己因不忍心而改變主意,於是轉身就走。

後來是她困在牽掛里,孩子哭紅的眼睛很快被新鮮環境改變顏色。

李雪琴聽後抹着眼睛笑說自己也是,前腳在哭,後腳有了新朋友,就又高興了。

那期節目的嘉賓,全是李雪琴的同齡人。

張艾嘉跟着李雪琴去Live House看演出,張艾嘉問李雪琴能蹦嗎,李雪琴說自己從來都只站在角落看別人蹦。

張艾嘉說,我愛蹦。




台上的年輕樂隊主唱很酷,下了台卻跟張艾嘉柔軟袒露着遠方父母的擔憂。

還有年輕的超模,翻開筆記本念着自己入行的幸運,以及在秀場後台被工作人員壓着拉裙子拉鏈時拉到肉的疼痛。

他們跟她說被時代審美裹挾的困惑,分享離開家鄉遠行的孤單,講述來自朋友的溫暖。

喜歡慢綜藝,或者喜歡張艾嘉的人,絕對能感受得到這節目的魅力。

它讓輩分不一樣的兩代人呆在一起聊天讀詩,奇妙的是你能感受到年輕人話語中當下時代的現代性,但你感覺不到張艾嘉的年代性。

也只有張艾嘉聽到年輕人談科幻談新音樂,反向安利「我們那個時代好聽的歌也很多」時,你會恍惚一下,張艾嘉多大了?

她68了。

髮型沒變,身型沒變。


02

20多歲時,張艾嘉在瓊瑤劇里當女郎,在胡金銓武俠世界裡當花瓶,接着她拉羅大佑進滾石一起做專輯。然後又投拍香港新浪潮代表作,自己當導演,培養劉若英李心潔,北上跟第五代導演玩耍,在第六代導演的戲裡跟年輕人談戀愛。

半個世紀過去了,她同輩的林青霞們都成了黃金年代cut里的經典形象,她的徒弟都成了別人的前輩,她年年歲歲過,在別人正燃燒的青春里,多了好幾個青春。

《念念青春》裡,劉若英說,她有段時間狀態很差,感覺自己仿佛不停在游泳,而張姐在後面追。




張艾嘉說,我不會游泳。

張艾嘉不會游泳,但她一直在push劉若英。

18歲,張艾嘉收到丁善璽導演的電話,請她演《八百壯士》女一號,條件是得學會游泳。結果張艾嘉練游泳的計劃還沒提上日程,中影考慮到她不如林青霞有票房號召力,就把她換掉了。

後來張艾嘉在《八百壯士》裡只演了一個配角,沒想到被柯俊雄看中,演了《我的爺爺》,拿了金馬獎最佳女主。

貴人和機遇給青春時的張艾嘉鋪開星途,到後來當了導演,李安把《少女小漁》劇本拿給張艾嘉,她本能地當起別人青春里的貴人。

那個別人是劉若英。

劉若英初進滾石時,想在三年內發出第一張唱片,但長得不亮眼,講話會臉紅。

張艾嘉在沒人看好劉若英的情況下力排眾議用了她,小漁成就了劉若英的第一個影后,張艾嘉見證了劉若英從素人到明星的每一個時期。

愛談戀愛的張艾嘉見證了劉若英的戀愛腦,在劉若英離開她很久後接到電話,只聽劉若英的語氣,就判斷出劉若英要結婚。

劉若英的路,張艾嘉都走過一遍,30多歲時,她口中的「小李」李宗盛寫《愛的代價》送給她,張艾嘉一開始嫌俗,李宗盛說,這歌別人唱都落俗,張艾嘉唱不會。

現實生活中,她也嘗遍了「愛的代價」。

當她的同輩人燃燒青春後嫁入豪門,她在婚姻里進了又出,但從未放棄事業。

當時當日,嫁人後還拋頭露面是不合時宜,今時今日,張艾嘉愛談戀愛愛喝酒最最重要愛搞事業的作風,竟是正青春。


03

能一輩子與時俱進,除了深度參與別人的青春,張艾嘉在幾代人里遊刃有餘的關鍵,在於時間賦予她的、寶貴的對人的理解。

《念念青春》裡,張艾嘉請周華健念早期寫的歌詞《眼眶之中》。




念到一半,現場出現另一個聲音,周華健以為是哪個年輕男孩,直到歌詞念完,那個年輕男孩從幕後走到台前——是他兒子。

讓孩子去接近老爸的青春,是張艾嘉給周華健準備的第一份驚喜。

但講到青春,被後輩觀摩是其次,重回故夢才是主旨。

張艾嘉和周華健去台北的老唱片店,店主的不少寶貝收藏,出自當年他們的手。周華健拿起張艾嘉1981年的黑膠,裡面有羅大佑寫給張艾嘉的《童年》和《光陰的故事》,當時羅大佑主業還是醫生,泛黃的碟封上張艾嘉的臉極其稚嫩。

參與見證別人的青春,達成的是對世界多維的理解,回到自己青春的那個語境,兩個60來歲的人只剩對歲月感慨的哈哈大笑。

他們重溫青春的模樣很幸福,沖淡歲月,讓人不怕老去。

張艾嘉問周華健的流行樂啟蒙,周華健談起李建復,說《龍的傳人》早期影響自己最深,是他買的第一張黑膠。

那時得知李建復拍的封面取景地在淡水大學,還特意去尋過。可惜打卡失敗,壓根沒找到封面上的紅牆和柱子。

周華健帶張艾嘉去當年他初到台灣時記憶深處的公園,兩個人坐在公園裡回憶Beatles青春時帶給他們的震撼。

周華健沉浸在回憶里,被張艾嘉帶去孔廟,青春時遍尋無處的封面記憶,這時盡在眼前。

張艾嘉推開那扇紅門,BGM《龍的傳人》響起,周華健激動得語無倫次,他說一定要去李建復站過的柱子邊學李建復擺pose拍照留念。

哎,原來粉絲追偶像的心,世紀變幻依舊不改。

這還不算,已經被青春撞暈的周華健隨張艾嘉的手看過去,封面上的李建復穿着和當年大差不差的衣服,正向自己走來。




淚目。

然後,周華健語無倫次地說,「您好,您看起來很像一個人」。

李建復說,「你好,我是李建復」。

周華健激動後仰,啊!一把年紀,追星成功!

那神情那激動,簡直真的,就是青春歲月里才能有的。

然後在張艾嘉的撮合下,李建復教周華健擺pose,快門一閃,定格的是他們的中年以上,亦是他們塵封的青春。


04

張艾嘉談青春,沒將青春留在「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表面。

她聯動的嘉賓有時下的年輕人,很酷有態度的李雪琴一派,偏文藝的周深劉同金浩森,還有反套路的五條人。

她去理解他們與父母和城市的關係,打開他們的十幾歲,走進他們的家鄉,拆解時下幾種「青春」的切面。




她請同事周華健,後輩劉若英,據說後續還有黃韻玲,平輩小輩都聚齊了,也沒忘去探索長輩的青春。92歲的黃永玉是她的嘉賓。

從90後到90後,這場青春念詩會,其實算得上當代中國青春史各個時代典型切片了。張艾嘉的人生似乎總是着眼當下,但視閾從不局限當下。她眼睛裡的青春一直在進行,人生不是走到哪個時間點,有了局限性,就與世界逐漸減少聯結。

她一直在試圖深入。

這種深入,不單單在張艾嘉身上出現。


2021年夏天,張艾嘉《念念青春》的同時,67歲的羅大佑拿到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

頒獎典禮上,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黃韻玲打頭,後輩們輪番上台,演繹羅大佑的經典曲目,《鹿港小鎮》《我所不能了解的事》《穿過你的黑髮我的手》《野百合也有春天》《家》……


羅大佑致辭,調侃入行44年才發現特別貢獻獎跟最佳新人獎一樣,一輩子只能領一次,非常沮喪。然後說38年前初入行的黃韻玲搖擺不定,托人問他自己是否適合這行,誰想到38年過去,黃韻玲成了北流的董事長。

羅大佑說,入這行,是要用你的生命去感知生命,去寫歌。

聽起來都是感慨歲月流逝的服老話,也符合一般拿終身成就獎的殿堂級人物的標準發言。但話鋒一轉,他拍着胸脯在台上高呼,「台灣要做音樂劇的時機已經成熟了,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干,老先生歐吉桑在這邊都沒有停,你們的音樂人、歌手憑什麼停,大家一起加油」。

這話換任何一個歌壇老將來說,都不如羅大佑恰如其分。


同時代的李宗盛最懂女人心,張震岳總有些玩世不恭,周華健太過溫柔;五月天周杰倫在他們面前僅是後起之秀。

只有羅大佑,他寫的家國情懷不僅是唱片一張,還是文化事件,他寫的人間情愛不止愛情,也道盡時代滄桑。

在外界普遍緬懷金曲獎曾經的權威、質疑它今時今日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時,年逾古稀的羅大佑,孜孜不倦地鼓勵年輕人創造關於音樂的新篇章。


馬世芳說,「謝謝羅大佑,因為你的歌,我們變成了更成熟、也更有膽量的大人。」

看完頒獎典禮切換播放器,張艾嘉拉着田壯壯聽黃永玉講青春的故事。

站在40年後看當初,才子佳人的故事變成閃亮的日子,鋪他們青春理想的同時,許多關於時代世界的理念,日後聲聲迴響。

羅大佑寫過「但願你會記得,永遠地記着,我們曾經擁有閃亮的日子」

而如今,就算一代一代人如何老去,滾石初代觸達世界的態度,依然正青春。(鈦媒體/文:拖拉機與月亮)

台長: 聖天使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