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保險,是一段人生計畫之外的風景。「剛開始,其實還滿恐懼的。」談起最早接觸保險業時的心情,陳秋霞這樣說。

現職台灣人壽立萬通訊處襄理的陳秋霞,原先是一名在百貨公司男士西裝店工作的櫃檯小姐,聊到入行前對保險的看法,她自言:「其實一開始對保險沒什麼想法,只是覺得不太喜歡保險業務員。」或許在緣分到來前,陳秋霞也沒想過自己會成為保險行業的一員。問起為什麼會加入這個行業,她說:「因為有一個朋友,覺得我老公口才不錯,形象還可以,就增員他去做保險。後來我老公的言談舉止改變非常多,我很好奇是什麼原因,就跟他進來了。」

面對行業的轉變,已經在男士西裝店任職5年的她,果然經歷了一段轉職陣痛期。陳秋霞說,從銷售有形的西裝到無形的保險,客戶看待兩者的角度和態度完全不一樣,需要採取的姿勢和策略也隨之改變。

提到新人時的往事,陳秋霞的語氣在懷念之外還帶點感慨,她說:「那時候真的是很辛苦,老公一直在訓練我的口條和觀察力,其實花了很多時間,遇到了很多挫折。我又是一個性子比較急的人,有時候一個客戶沒談成就會想一整晚。」

後來,陳秋霞對保險的看法也漸漸改變。隨著執業時間日長,接觸到更多客戶,結識了不少朋友,也實際經驗過客戶發生意外,而慶幸有保險的例子。陳秋霞發現,其實保險不是一件討人厭的事情,透過理賠,保險解決了許多意外帶來的負擔,她說:「我感覺到保險是可以照顧一個人,甚至照顧一個家庭的,那時候我才認識到,原來保險可以很令人感動。」

罹癌的日子裡,有親人的陪伴還有保險的支持

衛福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癌症(惡性腫瘤)已蟬聯40年國人10大死因排行榜的榜首,肺癌和肝癌在42年內占據前兩名,從未落下,而2021年癌症死亡人數就占了總死亡人數28%。

再根據統計數據,鼻咽癌好發年齡落在40到50歲,男性患者高於女性3倍,可能導致的病因包含家族病史、病毒感染、環境因素等。所幸,鼻咽癌對放射線治療反應良好,可以透過輔助性化學治療(化療)縮小癌細胞範圍,再透過放射線治療(電療)進行處理,在臺灣日益進步的醫療資源照顧下,1~2期的治癒率相當高。儘管如此,治療過程中所花費的開刀費、化療、標靶藥物治療費和住院費等醫療費用,往往令患者難以負荷。

陳秋霞說:「那時候,公司正好在舉行為期4個月的歲末競賽,最後一個月了,正是最緊張的時候。」然而,就在緊鑼密鼓的競賽中,陳秋霞摸到了脖子上有一塊花生大小的硬塊,她心裡有些疑問,卻又顧慮著崗位上的責任,決定將檢查延後到歲末競賽結束。

誰知道短短2個禮拜,原先只有花生大小的硬塊已經擴大成鳥蛋一樣,主管知道後,連忙勸她請假,馬上去醫院做健康檢查,「醫生問我平常有沒有打噴嚏,流鼻血,不過因為我鼻子平常就有過敏的問題,這些情況對我來說很正常。」結果出爐,確定是鼻咽癌第3期。

所幸,陳秋霞在投入保險業時,就充分為自己配置好相關保單,因此得到了一次給付的理賠金,能夠添購相關營養品和自費藥物,同時因為配偶也持續工作,不必太過擔憂經濟上的問題。陳秋霞坦言:「很慶幸自己加入保險的團隊,因為保險,我認識了更多人,不管是主管、夥伴或是客戶,都給了我很多鼓勵跟建議。」

「在那段日子裡,除了有保險金支撐生活支出,重要的是還有親人的陪伴。」陳秋霞說,那段時間裡,丈夫理性的上網蒐集了所有有關鼻咽癌的資料,細心的將所有有益病情的事項列印出來,分交給3位子女,要求所有家庭成員一同為她的健康而努力。她說:「我覺得自己一定不能倒下,醫生告訴我治癒率高達9成,我就把它當作生了一場病,而不是一個絕症。」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