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葵薯:这种害草也能吃_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MK工作室
自然科普,知世界,见自己
落葵薯:这种害草也能吃
在早期的一些文献中,几乎都是将落葵薯刻画为万恶的入侵植物,比如人们在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发现了落葵薯,便专门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遏制其生长的方案。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其百般提防,生怕其在我国境内无法无天。

落葵薯不算是故人,我们和它结缘是最近的事情了,而且恐怕那“第一次亲密接触”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生物入侵不是让人愉快的话题,很可惜的是,这是落葵薯给我们的第一印象。然而人们寻找美味的脚步永不停歇,无需多言,落葵薯被端上餐桌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落葵薯的拉丁文学名为Anredera cordifolia ( Tenore) Sreenis.,是落葵科落葵薯属多年生蔓生植物,其别名又有洋落葵、藤子三七、藤三七、马地拉落葵、川七等这种植物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可以耐受热与湿,但对霜冻没有太大的抵抗力,对土壤要求也不算太高。

《中国蔬菜作物图鉴》描述其性状:“茎蔓生。茎基部簇生地下肉质茎,肉质茎不规则形,外皮黄褐色,肉白色。叶互生,叶面光滑 无毛,肥厚,呈心脏形,叶柄短,叶腋生瘤块状珠芽。珠芽初呈绿色,后转褐色。穗状花序,花序可长达 20 cm,花小,绿白色。一般不结实。(1)

落葵薯是怎样被端上餐桌的?

落葵薯的故乡是遥远的美洲大陆,南美洲热带地区是它最念念难忘的乐土,后来逐渐扩散开来,在许多较为温暖的地带,落葵薯生根发芽,繁衍生息。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从东南亚引进了落葵薯, 从南方各省到华北地区都有种植,南方地区的落葵薯活得比较自在,不用接受寒冬的考验,京、津地区的落葵薯是以根状茎的形态过冬的。

后来,重庆、贵州、湖南、广西、广东、香港、福建等地的落葵薯越狱成功,在野外扎下了根

在早期的一些文献中,几乎都是将落葵薯刻画为万恶的入侵植物,比如人们在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发现了落葵薯,便专门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遏制其生长的方案。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其百般提防,生怕其在我国境内无法无天。(2)

事情的转机是人们发现了落葵薯能吃,不知是否是安第斯山区的人们食用落葵薯的悠久历史给了我们启发,(3)还是其保健价值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识,(4)落葵薯被一些人作为新种类的蔬菜开始推荐。

当然,民间也有一些人开始将其作为三七的替代品来入药,这从其别名“藤三七”可以推导一二。

从这以后,人们开始研究落葵薯的人工栽培技术,(5)市场上的落葵薯价格也算是很高了。要注意的是,这不代表“外来入侵物种被吃成濒危”的传言成真,落葵薯在一些地区的危害依然是很巨大的。

不管怎样,从其食用价值被人们重视起来之后,落葵薯与人类的“斗争”可以说是攻守异形了,如果落葵薯会做梦的话,那么潜藏在其噩梦深处的最恐怖的梦魇,恐怕就是人类的刀叉与碗筷了。

落葵薯该怎么吃?

能得到老饕们的认可,落葵薯自然是在口感上不能落了下乘,人们开始在落葵薯的烹饪方法上花费了很多的心力。

有人说,落葵薯的叶片可以配上姜丝用香油快炒,也可以配上肉丝、腰花等炒食,那味道是脆嫩爽滑,怎样夸赞也不过分。(6)

炒食的落葵薯有时暗自蕴含着时间的魔力,一点儿麻油或蚝油,开大火,把落葵薯迅速一炒,趁着余温未凉吃下肚,所有的滋味在舌尖爆裂开来,是人间难得的美事。

也有人更重视落葵薯的滋补效果,采其珠芽或者肥美的叶片,在炖鸡或排骨时加入,算是衬托鸡汤及排骨汤之美味的最佳配角(7)

这样加入落葵薯炖成的汤,可看作是一种药膳,有滋阴、壮腰、健膝、消肿散淤之功,对身患腰膝酸痛、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尿道炎、糖尿病、胃脘痛、腹泻、鼻炎、咽炎、口腔溃疡等症的患者有着一些益处。

而且其中所含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胡萝卜素及锌、铁、钙等矿质元素一应俱全,堪称是全能健将。

有关落葵薯的食用方法,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一一去尝试。比如其根、茎、叶都可以凉拌,也可以将其制作成藤三七茶、藤三七酒和藤三七奶等保健食品。或者像很多不知道如何烹饪的食品一样,将其当作涮火锅的配菜总没错儿。(8)

当然,国外也有人将落葵薯视作保健食品,认为其可以让人延年益寿,在这一点的认知上,国内外可谓是不谋而合。

我们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问题是,落葵薯在我国的食物届毕竟还是小字辈,不像很多中药一般有着大量的文献记载和悠久的实践历史,总是担心其会有些毒性存在。况且落葵薯有毒的说法在很早之前就已存在,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

落葵薯有毒吗?

先说结论,目前并没有发现落葵薯有着明显的急性毒性,其硝酸盐含量也并未超标,我们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一些研究者得出的正式结论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和GB15193.3-2003急性毒性试验判断标准,落葵薯属于无毒物质。根据国际六级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定落葵薯提取物属于实际无毒类。(9) 

目前流传的一些落葵薯有毒的说法应当是有原因的,因为落葵薯和其他几种功效类似三七的植物一起被人们叫做土三七,将其作为三七的替代品入药使用。这种方法自然是不可取的。

土三七中,很多种植物是有毒的,所以有可能一些人在阐述土三七有毒时,将落葵薯也纳入其中,落葵薯算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因而被一些人认为是有毒的。

当然,落葵薯毕竟在一些地区被人们当作药材,而且目前国内对其展开的研究也的确略有不足,(10)我们对其升起的防范之心是必要且应当的。

结语

从遥远的安第斯山脉,到广袤的神州大地,落葵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毕竟人们对美食的追求是相似的,是刻入了我们本性的,这是很多圣贤也承认的真理。


【参考文献】

[1].中国蔬菜作物图鉴:[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朱开建,王博,孙雷,陈剑榕.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J].厦门科技,2006(03):38-41.

[3]庄馥萃.安第斯山区的薯类作物[J].世界农业,1990(07):17-18.

[4]饶璐璐.新种类蔬菜──藤三七[J].蔬菜,1996(03):12.

[5]甘东孝.特色山野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及常见模式[J].科学种养,2009(11):23.

[6]饶璐璐.新种类蔬菜“藤三七”[J].北京农业,1997(01):49.

[7]李纯丽,李延梦.保健蔬菜——藤三七[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6(06):28.

[8]罗海羽,兰彬,姚默,李文婧,陈国权,杨甜甜,巩江,倪士峰.药用植物藤三七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61-12862.

[9]梁毅,陈君丽,吴思洋,陈永忠.落葵薯化学成分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01):57-58.

[10]方镕泽,王杰,赵冉.不同炮制方法对藤三七珠芽总黄酮含量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9,36(06):28-31.

作者  白宇|2020-05-10 10:40:04
阅读12338 4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MK工作室
自然科普,知世界,见自己
MK工作室
自然科普,知世界,见自己 百科特约作者
794
篇文章
粉丝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