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到底有什麼不能吃?|天下雜誌

懷孕到底有什麼不能吃?

到底什麼不能吃? 什麼吃了會流產?孕期可以吃甜食嗎? 妊娠糖尿會不會影響胎兒健康?懷孕吃蝦蟹、吃冰 容易生出過敏兒?禾馨醫療營運長林思宏幫你破除迷思!

懷孕-孕婦-禁忌-婦產科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其他

診間對話 緊張婦A:「醫生,我可不可以吃芒果青?」

淡定林:「可以呀,為什麼不行?」
緊張婦A:「他不是生的嗎?」
淡定林:「?????? 芒果有煮熟的嗎?」
緊張婦A:「啊⋯⋯沒事了⋯⋯」
焦慮婦B:「林醫師,什麼不能吃?」
林醫師:「桌子椅子不能吃。」
焦慮婦B:「那冰可不可以吃?」(完全不理我講笑話繼續問)
林醫師:「冰可以,檳榔不行!!」
焦慮婦B:「冰榔?是什麼?我怎麼沒聽過有這種冰?」
林醫師:「⋯⋯」
憂慮婦C:「醫生,吃冰會不會對小孩氣管不好?」
淡定林:「那妳喝湯怎麼不怕孩子燙到?」
憂慮婦C:「喝湯又不會到羊水裡⋯⋯」
淡定林:「那吃冰會到他氣管裡嗎⋯⋯?」

▼思宏的OS▼
我是不是很會比喻?其實懷孕真的什麼都可以吃,不要把自己逼到絕境搞到要瘋了啦!

「懷孕期間有什麼不能吃?」、「吃XXX會不會流產?」大概可名列我診間裡的孕婦疑問排行榜最常出現的前三名,我想鄭重告訴大家那句老話,懷孕前有在吃的,懷孕後都可以繼續吃, 懷孕不是生病,除了菸、酒,其他食物只要不過量,什麼東西都可以吃! 

廣告

懷孕是人生大事,但請莫急莫慌莫害怕,別吃到生冷食物就擔心會滑胎,因為不管什麼食物,妳吃的量離「過量」標準絕對還很遠,例如訪間有傳聞吃薏仁會流產,妳可知道要吃到流產, 可能需要吃掉一卡車的量嗎? 

而且根據我們由孕婦流產後的流產物─壞掉的胚胎中取出樣本進行篩檢,有一半以上流產的原因是因為胚胎染色體異常, 流產是自然淘汰,跟妳吃了什麼、做了什麼真的沒有太大關係。所以啦,說什麼吃薏仁、木瓜會流產,都是無稽之談,就放心地吃吧,不要吃太多就好。

唯一注意的飲食禁忌就是酒,現在已有研究證實,酒精會影響胎兒全面的發展,因為有的人千杯不醉,有的人一杯就醉,我們不知道妳的孩子是前者還是後者,沒有辦法有一個酒精濃度的安全劑量,況且酒喝多了妳也容易胖,建議孕期能免則免。我想應該也沒人會白目到對一個孕婦勸酒,大多應該是孕婦很想把自己灌醉吧。

廣告

其實孕期中最煩的是旁人也會對妳的飲食有意見,連去買杯咖啡店員都還勸妳三思,要解決這個狀況,最重要的是跟妳的隊友(老公)要站在同一陣線,而老公們與其和孕婦爭論吃冰到底會不會對孩子氣管有影響,不如先想想抽菸對自己、老婆、孩子的影響吧!其他人好意要孕婦吃什麼,就意思意思吃一下;好心提醒別吃什麼,就聽聽微笑就好。真的想吃生魚片,偷偷去吃吧,不要拍照打卡昭告天下,就不會有人跑來留言說對胎兒不好了。

簡單來說,抱持著「互相」的觀念,有時不一定要固執己見,保持愉快的心情可比小心翼翼忌口來得重要多了。

破除迷信!魚油可以吃到生

「懷孕34週後要停止食用DHA避免大出血」是讓我相當火大的網路謠言,看到這個謠言,我拳頭都硬了,讓我來好好解釋一下。事實上,DHA已經證實對胎兒腦部發育有幫助,懷孕初期便可開始補充,而多數人會吃魚油攝取。

廣告

魚油內除了DHA還有EPA這個成份,EPA具有些微抗凝血作用,就是因為這樣,才會有人以訛傳訛,說懷孕後期若攝取會造成出血、流產。其實攝取魚油、DHA不僅不會造成出血,還應該整個孕期都多加補充,甚至懷孕後期還得加量,並且持續到哺乳時期, 千萬別謠言誤導了!

孕期可以吃甜食嗎? 妊娠糖尿會不會影響胎兒健康? 

診間對話 林醫師:「妊娠糖尿病檢測結果出來囉。」
孕婦A:「YA !我通過了,今晚兒可以大吃狂吃慶祝一下了!」
孕婦B:「糟糕,我沒通過,我兒一定有異常,世界末日到了。」(悲) 
孕婦C:「我沒通過會怎麼樣?是不是什麼都不能吃了!?」
林醫師:「⋯⋯」

▼思宏的OS▼ 
若有妊娠糖尿病,孕婦更應該注意的是自己,而不僅僅是胎兒。

廣告

懷孕的飲食守則非常簡單,大家可以參考第一章第四篇(P.33),所以當然是可以吃甜食的囉,只要不過量,基本上對胎兒不會有太大影響。

而眾多媽媽聞之色變的妊娠糖尿檢測,說實話,其實喝糖水沒通過一點關係也沒有(若數值差太多,另當別論,表示妳是糖尿病,而非妊娠糖尿病了),因為就算沒通過檢測,通常不會危害胎兒健康。我是指妊娠糖尿病跟胎兒結構異常完全無關,只有可能胎兒會比較大,剖腹產率會些許增加,或是胎兒可能出生血糖比較低,如此而已。

妊娠糖尿是指孕婦本來沒有糖尿病,但因為懷孕造成血糖上升,誘發了糖尿病體質,通常發生在懷孕中期,但這不會對胚胎造成影響,所以只要持續追蹤胎兒大小及羊水量,基本上不用擔心。

廣告

不過,有妊娠糖尿症狀的孕婦其實更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身體,尤其是生產後的下半輩子,因為這代表妳的胰島素阻抗較高,對於血糖的控制較差,將來比較容易有機會形成糖尿病,懷孕則是把妳身體這項不健康的警訊誘發出來,所以建議為了自己的健康,妳應該要多運動,減少澱粉類的攝取,並且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多留意自身血糖狀況。這些注意事項即使產後也應該一直持續下去,而不是只有在懷孕的期間喔。

懷孕吃蝦蟹、吃冰 容易生出過敏兒? 

診間對話 緊張婦:「我媽說吃冰會讓寶寶氣管不好,容易氣喘,是真的嗎?」
淡定蔡:「妳冰吃下去消化後只是水,不會讓寶寶過敏啊。」
緊張婦:「那可以吃海鮮嗎?會讓寶寶過敏嗎?」
淡定蔡:「只要妳本身對海鮮不會過敏就沒差。」
緊張婦:「其實我吃海鮮會過敏耶,怎麼辦?」
淡定蔡:「⋯⋯ 那當然不要吃啊!」

▼昌霖的OS▼ 
孩子未來是不是過敏兒,在受精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跟孕婦的飲食生活習慣沒有太大關係。

現在過敏兒越來越多,孕婦也都很擔心吃了哪些東西,會不會提高生出過敏兒的機率。然而我必須殘酷地說,過敏與基因及遺傳有強烈相關性,父母一方若有過敏體質,胎兒遺傳過敏的機率便會提高,簡單來說,胎兒是否帶有過敏基因,在受精卵受精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

所以,醫師建議孕期避開孕婦本身會過敏的食物,是為了避免妳不舒服,而不是預防胎兒過敏,畢竟目前沒有科學證據顯示孕期中的飲食會造成胎兒的過敏。所以,只要是不會造成妳本身過敏的食物,孕期還是可以放心吃,不會影響胎兒。

當然我也碰過很多孕婦詢問,服用益生菌能不能預防胎兒過敏,其實西醫文獻對於益生菌的作用尚未有定論,也還沒證實單靠益生菌就能夠有效預防胎兒產生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過敏症狀。但如果孕婦還是想藉由益生菌改善自身體質,建議一定要先諮詢醫師,了解最新研究的狀況、有沒有新菌種開發,以及是否真的對身體有益再服用。

現階段看來,過敏真的是一件防不勝防的事,畢竟基因不是妳少吃兩隻蝦、多吞兩瓶益生菌就能改變的。看到這裡孕婦也先不要太絕望,認為不管怎麼努力,妳的孩子可能還是得一輩子與過敏症狀奮戰,因為除了本身的體質基因之外,出生後是否遭受過敏原刺激,也是過敏會不會發病的主因。

也就是說,如果妳本身已是過敏患者,應該就先做好胎兒也可能是過敏體質的心理準備,最重要的是,與其孕期擔心吃這吃那可能導致胎兒過敏,不如花點時間規劃家中環境,例如避免使用太多地毯、窗簾等容易堆積塵蟎的家具,也不要買一堆絨毛娃娃堆在嬰兒床旁邊等等,藉由環境改善、生活照顧等方式,減少孩子出生後受過敏原刺激的風險。

雖說預防勝於治療,但對於無法預防的狀況,我們能做的就是提早了解,才能對症下藥。慧智基因與禾馨皮膚科共同合作開發出「過敏基因檢測」,可經由棉棒採檢、取得新生兒口腔黏膜細胞後,於基因實驗室中進行基因分析。如果新生兒被驗出帶有高風險過敏基因點位,皮膚科醫師便會針對狀況跟家長進行衛教、教導家長如何用有效的方式照顧,進而降低50%以上的發病風險。

如果新生兒來不及在出生時接受採檢,出生後也可隨時到門診採檢,同樣有機會達到「及早發現、及早預防、降低風險」的效果。

(本文由禾馨醫療孕婦小兒皮膚特別門診負責醫師蔡昌霖協助說明提供)

本文摘自高寶書版《樂孕》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新竹,向永續邁進!|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