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养生太极拳(24式)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杨式养生太极拳(24式)

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杨式养生太极拳(24式)是在普及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过程中,既适应现代生活,又保留传统特色的新尝试,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继承性、创新性、合理性。杨式养生太极拳(24式)结构新颖,编排合理,动作刚柔相济,节奏快慢相间,易学易练。有一定太极拳基础的学练者,一般经过两次培训(4~6小时)即可掌握。
中文名
《杨式养生太极拳(24)》
作    者
张勇涛
类    别
武术
价    格
18元
语    种
简体中文
ISBN
781100012
页    数
106页
开    本
32
出版时间
2004年1月1日
装    帧
平装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张勇涛,1943年出生,杨式太极拳嫡传第五代传人,中国武术七段,国家武术一级裁判。现任北京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武术协会委员、北京市杨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祖籍河北。出身武术世家。外祖父崔立志(字毅士)是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杨澄甫入门弟子,为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主要传人之一。母亲崔秀辰是北京杨式太极拳研究会首任会长,杨式太极拳嫡传第5代传人。自幼随外祖父习武,勤学苦练,潜心钻研,尽得杨式太极拳械之真谛。
从60年代起,参加北京市和全国太极拳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1978~1980年曾连续三届荣获北京市武术比赛太极拳、太极刀第一名;1987年荣获全国太极拳·剑·推手锦标赛剑术第三名。

目录

播报
编辑
第-章太极养身功
一、左右分掌(8动节拍)
二、十字蹬腿(8动节拍)
三、推掌冲拳(8动节拍)
四、揉太极球(8动节拍)
第二章学练杨式养生太极拳(24式)
一、动作名称
二、动作图解
三、学练要点

序言

播报
编辑
杨式养生太极拳(24式)是在普及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过程中,既适应现代生活,又保留传统特色的新尝试,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继承性
在运动要领上,保留了传统杨式太极拳轻松柔和、匀缓自然、绵绵不断的特点;在风格特点上,突出了传统杨式太极拳舒展大方、立身中正、刚柔内含的独特风格。
2.创新性
动作编排上突破传统套路的固定程序,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练原则,注意了动作之间的衔接与布局以及动作的难易性。
3.合理性
动作布局比较合理,全套共分四段,突出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第一段5个动作,着重于基本手型和手法练习。在转扣方法上突出传统杨式太极拳“实腿转跟”(即不后坐体重)独特风格,如单鞭和单摆莲的转动式、搬拦捶连续上步等。
第二段7个动作,由易到难,从平稳过渡到平衡,突出柔韧和协调完整性练习,重点是分脚、蹬脚和独立平衡,对初学者有关素质和身体机能提出一定要求。
第三段7个动作,着重于掌、拳法练习,重点是摆手、双风贯耳、穿掌等动作,要求步法和身法的顺逆、直横、灵活转换,展现出传统杨式太极拳各种捶法表现风格,及运动特点。
第四段5个动作,着重于第2段和第3段以后的平缓、柔和动作,重点是上下结合的拍脚腿法、掌拳结合的搬拦捶法,最后如行云流水一样趋于和缓而收势,整个套路练习一气呵成。
杨式养生太极拳(24式)结构新颖,编排合理,动作刚柔相济,节奏快慢相间,易学易练。有一定太极拳基础的学练者,一般经过两次培训(4~6小时)即可掌握。太极拳术奥妙无穷,而笔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疏漏和不足之处诚请明家、同道指正。 [1]

文摘

播报
编辑
预备势(面向南)
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两掌轻贴大腿外侧,两脚脚尖向前;头颈正直,下颏微回收,口微闭;全身放松.精神集中,呼吸自然,眼看前方。(图1)

插图

播报
编辑
2
2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