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所得稅級距整理!所得稅級距表、所得稅試算範例一次看-商周頭條|商周
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2024所得稅級距整理!所得稅級距表、所得稅試算範例一次看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投資理財

2024所得稅級距整理!所得稅級距表、所得稅試算範例一次看

2024所得稅級距整理!所得稅級距表、所得稅試算範例一次看
今年申報綜合所得稅要繳多少錢?以下整理個人所得稅試算公式供參考。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陳瑋鴻 整理
商周頭條 2024.05.22

5月是申報綜合所得稅的季節,納稅人最想知道的就是自己今年要繳多少稅,或符不符合免稅資格。其中,所得稅級距是影響繳納金額的重要因素,尤其財政部調整2024年報稅項目,將適用於2025年申報。本文整理2024年所得稅級距新制,以及所得稅試算公式與範例。

2024所得稅級距新制重點(2025報稅適用)

2023年底財政部公告最新的所得稅級距新制,包含調升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等報稅項目,於2025年申報2024年綜合所得稅時適用:

免稅額調整

  • 一般免稅額:增加5,000元,從9.2萬提高至9.7萬元。
  • 滿70歲以上免稅額:增加7,500元,從13.8萬元提高至14.55萬元。

標準扣除額調整

  • 單身標準扣除額:增加7,000元,從12.4萬元提高至13.1萬元。
  • 有配偶標準扣除額:增加1.4萬元,從24.8萬元提高至26.2萬元。

特別扣除額調整

  • 薪資所得扣除額:增加1.1萬元,從20.7萬元提高至21.8萬元。
  • 身心障礙扣除額:增加1.8萬元,從20萬元提高至21.8萬元。
  • 幼兒學前扣除額:提高適用年齡到6歲,第1名子女扣除額從12萬元提高到15萬元。
  • 房租支出扣除額:從列舉扣除額改至特別扣除額,並從12萬元提高至18萬元。

所得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級距

稅項 2024年報稅(112年度所得稅) 2025報稅(113年度所得稅)
免稅額 70歲以下 9.2萬元 9.7萬元
70歲以上 13.8萬元 14.55萬元
基本生活費 20.2萬元 待公布
標準扣除額 單身扣除額 12.4萬元 13.1萬元
有配偶扣除額 24.8萬元 26.2萬元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or 必要費用(擇一) 薪資扣除額 20.7萬元 21.8萬元
必要費用:包含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職業上工具支出 每項限收入3%
特別扣除額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20.7萬元 21.8萬元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12萬元 提高至6歲以下:
第一個子女:15萬元 第二名子女(以上):22.5萬元
教育學費扣除額 2.5萬元 未更動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27萬元 未更動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 12萬元 未更動
列舉扣除額 房租支出扣除額 12萬元 18萬元 改列為特別扣除額

2024所得稅級距試算

所得稅試算公式

所得稅怎麼算?想要計算個人綜合所得稅要繳多少,綜合所得稅稅額試算公式如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得稅試算步驟1:計算基本生活費差額

「基本生活費差額」=基本生活費 20.2 萬元 x (納稅義務人+配偶+受扶養親屬人數) − 免稅額 − 標準扣除額 − 特別扣除額(不含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財產交易損失特別扣除額)

所得稅試算步驟2:計算綜合所得淨額

「綜合所得淨額」=所得總額 − 免稅額 − 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 − 特別扣除額 − 基本生活費差額

所得稅試算步驟3:計算實際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綜合所得淨額」 x 課稅級距稅率 − 累進差額

所得稅級距表

台灣所得稅級距劃分採用的是累進稅率制,所得越高、課的稅較重;針對低所得族群,則課徵較輕的稅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納稅人於2024年申報所得稅,應以2023年(112年度)的報稅級距為準。112年度的所得稅級距表如下:

綜合所得淨額 課稅級距稅率 累進差額 所得稅級距速算公式
0~560,000 5% 0 所得淨額 × 5% − 0 = 應納稅額 
560,001~1,260,000 12% 39,200 所得淨額 × 12% − 39,200 = 應納稅額
1,260,000~2,520,000 20% 140,000 所得淨額 × 20% − 140,000 = 應納稅額
2,520,001~4,720,000 30% 392,000 所得淨額 × 30% − 392,000 = 應納稅額
4,720,001以上 40% 864,000 所得淨額 × 40% − 864,000 = 應納稅額

因應物價上漲,財政部在2023年底宣布,將調整2024年度所得稅級距,於2025年報稅時適用。113年度新制所得稅級距表如下:

綜合所得淨額 課稅級距稅率 累進差額 所得稅級距速算公式
590,000 5% 0 所得淨額 x 5% − 0 = 應納稅額 
590,001~1,330,000 12% 39,200 所得淨額 x 12% − 39,200 = 應納稅額
1,330,000~2,660,000 20% 140,000 所得淨額 x 20% − 140,000 = 應納稅額
2,660,001~4,980,000 30% 392,000 所得淨額 x 30% − 392,000 = 應納稅額
4,980,001以上 40% 864,000 所得淨額 x 40% − 864,000 = 應納稅額

2024所得稅級距試算範例

單身報稅試算:年收入5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名單身小資族,年度總收入50萬元、儲蓄投資所得未超過27萬元,帶入個人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20.2萬 − 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特別扣除額0 = −1.4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50萬-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薪資扣除額20.7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7.7萬元。

  3. 應納稅額 = 7.7萬 x 5% − 累進差額0 = 3850元。

單身報稅試算:年收入1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名單身人士,年度總收入100萬元、無買房、租屋支出,儲蓄投資所得未超過27萬元。帶入個人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20.2萬 − 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特別扣除額0 = −1.4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100萬-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薪資扣除額20.7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57.7萬元。

  3. 應納稅額 = 57.7萬 x 12% − 累進差額3.92萬 = 3萬0040元。

單身報稅試算:年收入2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名單身人士,年度總收入200萬元,無買房、租屋支出,儲蓄投資所得未超過27萬元。帶入個人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20.2萬 − 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特別扣除額0 = −1.4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200萬-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薪資扣除額20.7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157.7萬元。

  3. 應納稅額 = 157.7萬 x 20% − 累進差額14萬 = 17萬5400元。

單身報稅試算:年收入3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名單身人士,年度總收入300萬元,其中儲蓄投資收入(股利所得)50萬,帶入個人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可分為股利所得合併計稅和分離課稅

股利所得合併計稅: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20.2萬 − 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7萬=−28.4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300萬-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薪資扣除額20.7萬-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7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230.7萬元。

  3. 應納稅額 = 230.7萬 x 30% − 累進差額39.2萬=30萬100元。

股利所得分離課稅: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20.2萬 − 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7萬 = −28.4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250萬(先減去股利所得50萬)-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薪資扣除額20.7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207.7萬元。

  3. 50萬 x 28% = 14萬元。

  4. 應納稅額 =(207.7萬 x 20% −累進差額14萬)+ 14萬 = 41萬5400元。

雙薪家庭報稅試算:年收入1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雙薪家庭,無子女,合併年度總收入為100萬元,帶入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40.4萬 − 免稅額18.4萬-標準扣除額24.8萬-特別扣除額0 = −2.8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100萬-免稅額18.4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扣除額41.4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15.4萬元。

  3. 應納稅額 = 15.4萬 x 5% − 累進差額0 = 7700元。

雙薪家庭報稅試算:有1名3歲子女,年收入2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雙薪家庭,無子女,合併年度總收入為200萬元,帶入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60.6萬 − 免稅額27.6萬-標準扣除額24.8萬-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12 = −3.8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200萬-免稅額27.6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扣除額41.4萬-幼兒學前扣除額12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94.2萬元。

  3. 應納稅額 = 94.2萬 x 12% − 累進差額3.92萬 = 7萬3840元。

雙薪家庭報稅試算:有1名就學子女、1名5歲以下幼兒,年收入3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雙薪家庭,有1名就學子女、1名5歲以下幼兒,合併年度總收入為300萬元,帶入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80.8萬 − 免稅額36.8萬-標準扣除額24.8萬-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12萬-教育學費扣除額2.5萬 = 4.7萬。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300萬-免稅額36.8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扣除額41.4萬-幼兒學前扣除額12萬-教育學費扣除額2.5萬-基本生活費差額4.7萬 = 177.8萬元。

  3. 應納稅額 = 177.8萬 x 20% − 累進差額14萬 = 21萬5600元。

雙薪家庭報稅試算:有2名就學子女、1名65歲母親扶養,年收入6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雙薪家庭,有2名就學子女,合併年度總收入為600萬元,帶入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80.8萬 − 免稅額36.8萬-標準扣除額24.8萬-教育學費扣除額5萬 = 14.2萬。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600萬-免稅額36.8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扣除額41.4萬-教育學費扣除額5萬-基本生活費差額14.2萬 = 477.8萬元。

  3. 應納稅額 = 477.8萬 x 30% − 累進差額39.2萬 = 104萬1400元。

雙薪家庭報稅試算:扶養超過70歲以上父母,年收入10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雙薪家庭,合併年度總收入1000萬元,有成年2名子女、扶養1位70歲以上直系尊親屬,在療養機構,帶入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1.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60.6萬 − 免稅額32.2萬-標準扣除額24.8萬-長期照顧扣除額12萬 = −8.4萬,負數可計為0。

  2.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1000萬-免稅額32.2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扣除額41.4萬-長期照顧扣除額12萬 = 889.6萬元。

  3. 應納稅額 = 889.6萬 x 40% − 累進差額86.4萬 = 269萬4400元。

參考資料:財政部

核稿編輯:陳虹伶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所得稅試算 所得稅級距 報稅 綜合所得稅 綜所稅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