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工作、活得自在 | 遠見雜誌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加入會員獨享優惠

享受工作、活得自在

謝宏媛
user

謝宏媛

2000-02-15

瀏覽數 15,150+

享受工作、活得自在
 

一九九九年最後一個星期三下午,台北榮總介壽堂裡熱鬧滾滾。榮總院長張茂松、陽明大學校長曾志朗,帶著一大群教授、醫師和行政人員,宣布人類基因體定序的初步成果,這個舉動吸引大批媒體記者的採訪。

台大內科醫師、也是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陳培哲,坐在一字排開的榮總陽明團隊裡,仍然顯得十分自在;走出台大跨校合作,並沒有對他造成困擾,這不是一個尋常的現象。陳培哲在台灣肝炎權威陳定信三顧茅廬,一九八八年自美國回到台大以後,就專注於肝炎病毒和肝癌的分子生物學研究。

幾年前,榮總教研部研究員周成功找他合作,尋找與肝癌相關的基因(肝癌病患的癌細胞和正常肝細胞相比,會有基因突變或缺損的現象)。

陳培哲的實驗室發現,大部分肝癌病患第四號染色體的基因片段都有變化,並進一步將範圍縮小到一千三百萬對鹼基(約占第四號染色體的六.五%)。榮總和陽明的研究人員,就是以此為研究標的,成為全球第十個具有定序百萬鹼基能力的大學團隊。

不要「賠了夫人又折兵」

周成功剛找上陳培哲時,原本希望他掛名計畫負責人,但是陳培哲卻回答,「用我的名字就會賠(培)了夫人又折(哲)兵,還是用周成功的名字比較可能成功。」

這位個子不高、黝黑削瘦、雙眼皮很深的台大醫師,雖然總是謙虛溫和、帶著笑意,卻不太在乎別人的掌聲或眼光,他只是專心做他的研究。

即使對醫學的態度認真嚴謹,學醫、行醫二十多年的陳培哲卻認為文學、哲學、藝術的價值在醫學之上,醫學只是「雕蟲小技」。

「你去看一些病患,會發現身體的痛苦並不是最難受的,自己形象的改變、對生命的恐懼和反省、對家庭的責任,這才是最煎熬的,」陳培哲說,「誰能教他們面對死亡?不是醫師耶!這需要文學、哲學和藝術。」醫學院同學眼中「天才型,但一點都不臭屁」的陳培哲,願意為一件次要的事投注畢生心力,溯其根源,是在祖父以及老師的身教影響下,不斷自我探索的結果。

做事要有紀律、要專心、要堅持

陳培哲從小就安靜、愛讀書、不太享受社交。他和弟弟,跟著受日本教育的祖父母,住在台中縣沙鹿鎮大肚山腳。無論晴雨寒暖,每天早上在陳家中庭的棚子下,都會看到一老兩小,面對面做二十分鐘體操,接著再打掃水溝街道。「小時候覺得很難過,現在覺得很好,看起來單調無聊,卻讓你堅持把一件事做好,」陳培哲說,「我祖父也沒有教我們念什麼書,就是講做事要有discipline(紀律),要專心、要堅持。」

陳培哲的祖父原本不懂國語,六十多歲的時候決心要念,就訂了《國語日報》。而且祖父也不是說說而已,他把兩本《國語字典》翻到爛掉、破掉。

剛進醫學院時,陳培哲對生命充滿好奇,他廣泛地閱讀,也常和好朋友一起討論人該如何安身立命,一度考慮轉到哲學系。陳培哲讀完大一以後,發現自己的英文實在不行。整個大一暑假,他回到沙鹿,早晨幫祖父母做事,下午就把字典搬出來苦讀《時代》雜誌(TIME)。剛開始一週讀一頁,每次查到字都懂了,湊起來卻又完全不知道意思。「我把梁實秋的兩本字典都翻破了,那時才能瞭解我祖父的精神,」陳培哲說。

大六開竅,找到最愛

書本上的醫學知識,從來沒有滿足過陳培哲的求知慾,他認為那完全只是description(敘述),或是一種技術,不需要花太多時間。他比較喜歡探索未知的東西;大三做神經傳導,大四做免疫抗體,他一直嘗試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但都沒有很好的結果。

直到大六,他終於大開眼界。那是一門分子生物學的課,教授在授課外開了一些原文書書目,其中包括分子生物學的歷史。陳培哲讀了以後,擊掌稱快,真有豁然開朗之感。

「以前上課都是傳遞知識,不知道知識是怎麼來的,我到那時才真正瞭解一門學問進展的過程,就像讀武俠小說一樣,」陳培哲略顯激昂地說。找到興趣,陳培哲在當兵時自己加強了分子生物學相關的基礎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都念完以後,我到國外念書就覺得很簡單,真的是一點都不困難,」陳培哲三年就拿到美國賓州大學(分子病毒)的博士學位。別人看來很困難的事,對他真的不太困難。

享受工作,過程就是報酬

回台灣超過十年,對陳培哲影響最大的,還是台大宋瑞樓、陳定信等前輩的身教。「他們終生就只認真做一件事(肝炎研究),而且他們確實enjoy,就是雞毛蒜皮的事也覺得有興趣,」陳培哲說,「我可以感受得到,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報酬,就像君子慎獨一樣,自己做好就行,不用追求外面的能見度。」

若不是青年階段長期的閱讀和思考,陳培哲不一定找得到安身立命的方向,更別提訓練邏輯和批判的能力了。若不是他大學初始就苦讀英文,也沒辦法在六年級讀懂決定他一生研究方向的原文書,進而出國留學。若不是他有謙虛、樂於助人的個性,他不一定能學到前輩的精神,並享受過程,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4小時線上課程|最具說服力簡報+高質感簡報生成教學|獨家2合1智慧AI簡報術

陳培哲說,大學時代,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哲學家康德。康德從小到大生活得非常規律,住在一個小鎮,沒什麼慾望,也沒有結婚,每天就是思考人類最基本的問題。

陳培哲認為康德是一個了不起的精神典範,「怎麼有人能這樣純粹、這樣專心地做一件事!我想他解決問題的時候,一定有很大的愉快和喜悅。」

陳培哲沒有發現的是,當他談到自己的人生和工作時,發亮的眼神和笑容也道盡了他莫大的愉快和喜悅。

陳培哲小檔案

年次:四十四年

血型:O型

星座:射手座

生日:十二月五日

學歷:台大醫學系、美國賓州大學分子病毒博士

經歷: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台大醫院內

科、消化內科住院醫師

現職: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台大醫院內科

主治醫師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