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旗下資產納入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 新浪香港

恒大旗下資產納入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本報記者 陳婷 趙毅 深圳報導

3月22日晚間,中國恒大集團(3333.HK,以下簡稱“恒大”)披露境外債務重組方案公告。屢次延期後,恒大債務危機處置終於迎來實質性進展。

公告顯示,恒大與境外債權人小組已簽署重組方案的主要條款,即恒大將發行新的債券對原債券進行置換;新債券年限4年~12年、年息2%~7.5%;前3年不付息,第4年初開始付息、付本金的0.5%。

上述主要條款的簽訂,意味著恒大境外債務重組即將成功。

恒大方面表示,未來3年,公司的核心任務是保交樓,將努力保持“復工復產”維持有序運營,預計需要額外2500億至3000億元融資。其預計,從第4年開始,假設公司能基本恢復正常經營,且尚未確認為實施主體的舊改項目得以繼續開發,公司無杠杆自由現金流預計將逐步增加。

重組預計今年10月生效

公告顯示,恒大此次債務重組取得進展的債務持有人主要包括兩部分,由恒大發行的本金總額為139.22億美元的美元高級擔保票據,以及由景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景程”)發行並由(其中包括)天基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基”)擔保的本金總額為52.26億美元的美元優先票據。

恒大前述兩部分債務持有人的特別小組成員就擬議重組的核心條款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包括恒大協議、景程協議、天基協議。

根據公告,相關重組的生效日期將在相關協議安排文件所載的先決條件已獲滿足或豁免後合理可行的情況下盡快發生。重組生效日預計為2023年10月1日,最後期限日為2023年12月15日。

其中,在恒大發行的票據的協議安排中,恒大向債權人提供股、債兩種選擇。方案一是債權人按其可獲償金額1﹕1的轉換比率獲得將由公司發行的新票據,新票據期限為10 年~12年;方案二是債權人將其可獲償金額轉換成期限為5年~9年的將由公司發行的新票據;或者將其可獲償金額轉換為由5筆與恒大物業(6666.HK)、恒大汽車(0708.HK)或恒大上市股票掛鉤的股權掛鉤票據構成的組合,掛鉤方式包括由其擔保、掛鉤、可強製交換或可強製轉換對應股票;或者將其可獲償金額轉換為上述兩者的組合。

在景程協議安排中,債權人將獲得5筆由景程發行的期限為4年~8年的新票據,本金總額為65億美元。在天基協議安排中,債權人將獲得5筆由天基發行的期限為5年~8年的新票據,本金總額為8億美元。

作為擬議境外債重組的一部分,恒大向債權人分配了若干依法歸屬於境外債權人的境外非核心資產。恒大方面稱,該資產與恒大旗下房地產開發業務、物業管理業務、新能源汽車業務、電池業務無直接關係。

恒大方面表示,將爭取最多債權人的支持,並在下次聆訊前上交由債權人簽署的境外債重組支持方案,公司正穩步推進重組過程,但這並非最後一步。

核心任務仍是“保交樓”

恒大在公告中稱,擬定的重組方案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境外債務償還壓力,為公司恢復經營、解決境內問題提供條件。公司將盡最大努力恢復資金、業務的良性循環,修復資本結構,實現平穩運營。

公告顯示,截至2021年末,恒大總資產約1.7萬億元,總負債約1.9萬億元,處於資不抵債狀態。

總負債中,有息債務約5584億元,或有債務約1953億元。按境內外負債來看,恒大境外債務總額約1407億元,境內債務總額約6130億元。境外債務中,有息負債約1402.84億元,或有債務約4.09億元。

境外債重組取得的相關進展,也讓恒大看到境內債重組的一絲曙光。恒大方面表示,希望可以通過完成擬議境外重組來為恢復運營提供必要條件,帶動境內債權人與其達成和解,進而恢復有序運營,並逐步產生償債現金流。

不過,恒大境內債務逾期規模較大。公司於2022年12月31日境內有息負債逾期金額約2084億元,境內商業承兌彙票逾期金額約3263億元,境內或有債務逾期金額約1573億元。

公告顯示,2022年以來,恒大先後完成9只境內公司債券本金或利息的展期,展期期限為6個月至1年不等,涉及約本金金額535億元,利息37.03億元。

從經營層面上看(相關內容均未經過審計),2021年,恒大合同銷售4430億元,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5430萬平方米;2022年合約銷售約317億元(扣除抵款後的金額約196億元),合約銷售建築面積約390.4萬平方米;2023年1~2月,公司合約銷售約65.7億元(扣除轉讓給施工單位或供應商的實物支付的財產後的金額約47.5億元),合約銷售建築面積約91.1萬平方米。

展望未來,恒大方面表示,未來3年,公司的核心任務是“保交樓”, 將努力保持“復工復產”維持有序運營。

2022年,恒大累計交付約30.1萬套房屋。截至2023年2月末,公司已完成“保交樓”42.1萬套、488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任務,涉及515個項目。

(編輯:趙毅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