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結合科技增效率 41個公屋地盤後年應用建築機械人|即時新聞|港澳|on.cc東網

施工結合科技增效率 41個公屋地盤後年應用建築機械人

2024年05月13日 11:5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房屋局在2026年所有建造中的41個上蓋公營房屋項目將應用建築機械人。
本港基層住屋需求殷切,加上科技日新月異,政府透過多個方向增加公營房屋供應,當中包括推動建築科技應用配合。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13日)接受傳媒訪問時稱,在2026年所有建造中的41個上蓋房屋項目將應用建築機械人,建築署及房屋署亦計劃利用機械人清洗大廈水缸,以提升效率及保障工人安全,惟強調工人不會被科技取代。而當局亦揀選部分屋邨做外牆粉飾等工程,盼提升居民歸屬感和幸福感。
自2020年起,房委會在新建築合約標書的評審準則,加入使用建築機械人的新規定,現時陸續有不同機械人在公營房屋項目施工。何永賢表示,今年將有24個建造中的上蓋公營房屋項目應用機械人,明年多8個,2026年再多9個,即累計41個上蓋項目;當中有些剛中標的承建商,其項目要待大樓起到某階段,機械人才做噴漆,但無論如何機械人技術將是未來趨勢。她又稱未來10年供應30.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明確,且大樓多是「直上直落」,可供科技應用的場景很多。
根據房屋局提供的最新數據,利用建築機械人有助提速提效,如工字鐵切割機械人可增加生產力約180%,燒焊機械人可增加生產力約430%;室內噴漆機械人大概15至20分鐘自動完成一個2至3人單位的內牆及天花噴漆工作,時間比傳統工人有機會快3成至5成;而使用噴漆機械人可以「一人多機」遠程靈活操作,除了讓工人遠離粉麈,職安健和施工效率也得以提升。
何續指,希望應用機械人解決骯髒、危險及顧慮三大問題,但認為機械永遠無法百分百取代人,會減少師傅最辛勞的那些工序,例如在停車場,油漆機械人可負責大面積,但轉角位或邊位仍需工人精細的手工配合。
另外,「幸福家族.繽FUN屋邨計劃」去年揀選10個屋邨推行及蒐集民意,並根據屋邨特色和樓宇現況等因素,設計外牆和公共空間,有關工程進行中,預計今年起陸續完成。她透露,本年度再選定10個屋邨,其中包括坪石邨、龍田邨、富昌邨、石圍角邨和紅磡邨,會先在今年6月於邨內舉行公眾討論活動與設計工作坊,希望翻新計劃能每年選10個屋邨,並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