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巴托洛缪大屠杀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圣巴托洛缪大屠杀

法国天主教暴徒对新教徒胡格诺派的恐怖行为
圣·巴托洛缪大屠杀(法文为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élemy) 是法国 天主教暴徒对国内新教徒胡格诺派的恐怖暴行,开始于1572年8月24日,并持续了几个月。由于胡格诺派的不妥协的强硬态度,使该事件成为法国宗教战争的转折点。
1572年8月24日凌晨,巴黎数万名天主教民伙同警察士兵对城内的胡格诺教徒进行血腥的大屠杀,他们根据事先画在胡格诺教徒居所门前的白十字记号闯进屋去,把多数还浓睡未醒的人进行杀戮,然后将尸体抛进塞纳河中。 包括科利尼上将在内的高官贵族都被处死,连查理九世的妹夫亨利及孔德亲王都被迫改宗天主教。继巴黎大屠杀之后,许多其他法国城镇也发生了屠杀胡格诺教徒的事件。由此又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 直到1598 年南特赦令颁布后才告停息。
这是巴黎史上最血腥的一夜。
中文名
圣巴托洛缪大屠杀
外文名
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élemy
类    型
大屠杀
地    点
法国
开始时间
1572年
当事双方
天主教暴徒、新教徒

由来

播报
编辑
圣·巴托罗缪之血腥夜1572年8月24日前夜,胡格诺派的重要人物聚集巴黎,庆祝领袖波旁家族亨利的婚礼。吉斯公爵之子吉斯以巴黎各教堂钟声为号,率军队发动突然袭击,杀死胡格诺教徒2000多人,从而引发圣巴托洛缪大屠杀,由于24日正值圣巴托洛节,因此这一血腥的夜晚在历史上被称为“圣巴托洛缪之夜”,圣巴托洛缪大屠杀由此而来。

事件概况

播报
编辑
1572年,在玛格丽特·德·瓦卢瓦和纳瓦拉的亨利婚典后发生一系列有内在关联的事件。8月22日凯瑟琳·德·美第奇指使天主教徒Maurevel,试图刺杀胡格诺派在巴黎的领袖,海军将军科利尼. 但是仅仅使他受了伤. 这次行动激怒了胡格诺派. 在8月24日圣巴托洛缪日黎明前的几个小时,科利尼和其他的12个胡格诺派的领袖在巴黎被暗杀,这一系列的暗杀只可能是由高层策划的. 同时这也是普遍屠杀的信号. 8月24日到9月17日,巴黎的暴徒看似自发的掀起了屠杀胡格诺派教徒的浪潮.
从8月到10月,看似自发的屠杀胡格诺派教徒的行动扩散到其他的城镇.图卢兹,波尔多,里昂,Bourges,鲁昂,和奥尔良都被波及. 死难者估计有10万. 历史学家通常认为是7万. 死难者中包括作曲家Claude Goudimel.
当时报道死难者的尸体堆积在河里长达数月,以至于没人敢吃河里的鱼.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对此非常高兴: 所有罗马的钟都为感谢主的恩典而敲响,一个特别的纪念币为此而锻造. 并且他委任了Giorgio Vasari绘制了一幅壁画来庆祝这次屠杀.在巴黎,诗歌和音乐学院的创始人,诗人Jean-Antoine de Baif写下了极度赞美这次杀戮的十四行诗.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不是法国宗教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屠杀,同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背景介绍

播报
编辑
在1570年第三次战争以后,出现过和平的可能。天主教的狂热分子吉斯家族在宫廷里失宠,取而代之的是希望找到解决方法的较为缓和的天主教徒。由于1570年8月签订的圣日耳曼敕令,胡格诺派占据了强大的军事上位置。他们控制了加固的城镇拉罗歇尔,拉夏里泰(La Charité),科尼亚克,和蒙托邦(Montauban)。凯瑟琳·德·美第奇希望通过联姻取得和平,曾提议她的儿子安茹公爵(即后来的国王亨利三世)和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结婚。
但是1571年,和平的希望粉碎了。鲁昂三月的一个星期天,在天主教徒游行期间,40个胡格诺派的教徒因为拒绝在圣体前跪下被杀。由此胡格诺派和天主教徒的关系恶化。
吉斯派系被排斥出宫廷。而胡格诺派的领袖科利尼海军上将在1571年9月被参议院重新接纳。吉斯家族痛恨科利尼有两个原因:他是胡格诺派的领袖,他被认为卷入到1563年对第二代吉斯公爵弗朗索瓦·德·洛林的暗杀。
天主教徒在西班牙海军名将奥地利的唐·胡安的组织下于1571年勒班陀战役中击败奥斯曼帝国的舰队。这向胡格诺派表明了天主教在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领导下在西欧的复活。1572年4月海上乞丐('Sea Beggars')控制了布里勒(Brielle,靠近鹿特丹的小镇),进而趋向控制尼德兰。而这对于法国则是一种压力,它必须干涉尼德兰的造反来防止西班牙干涉法国的新教活动。科利尼是干涉尼德兰的主要支持者。这有可能成为一次针对当时西欧天主教的最重要力量的西班牙的主要战争。
表面上为了减轻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敌意(其代表分别为波旁家族和吉斯家族),王太后凯瑟琳·德·美第奇安排波旁家族的继承人亨利·德·纳瓦尔(胡格诺派的领袖)和她的女儿玛格丽特结婚。婚礼给予了将胡格诺派最重要的人聚集在一个地方的机会。凯瑟琳因而计划在屠杀为婚礼而聚集在城中的胡格诺派。但是她必须说服她的儿子查理九世,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当时他和科利尼有非常好的关系。经过很多的争论后,查理九世变得激动并掌掴了他的母亲,但他最终还是决定执行屠杀,而且一旦进行就必须非常彻底(换句话说,他不想面对任何的报复,所以他命令斩尽杀绝)。

事件影响

播报
编辑
这次大屠杀之后,法国再次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胡格诺派首先在南部和西部组成联邦共和国,对抗中央政权。 [1]

虚构作品

播报
编辑
大仲马在1845年根据这段历史并结合了浪漫和冒险的元素写了《玛戈皇后》(法文:La Reine Margot)。 1994年上映的同名电影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好莱坞早期著名导演大卫·格里菲斯的史诗巨作《党同伐异》(1916年)也描述了这次屠杀。

伏尔泰

播报
编辑
伏尔泰激烈的发表抨击天主教,认为天主教虚伪、愚昧、庸俗、罪恶。他养了一只猴子,并给猴子带上神父的帽子,没有一天不捉弄它,捏它,用针戳它鼻子,甚至赏它一顿皮鞭。
伏尔泰一直在大笑,别人问他要笑到什么时候?他说:笑到死。一年之中他都在笑,但是只有一天不笑,那就是圣巴托罗缪之夜。只一天他不仅不笑,还痛哭流涕,甚至口吐白沫在地上抽搐。
伏尔泰处处跟天主教作对,他曾经为一位被法国法院残害致死的新教徒卡拉鸣不平,并最终迫使法国政府为卡拉平反。在一片文章中说出了他最为人知的名言Ecrasez L’infame(踩死败类)。这“败类”究竟何指,历来争论不休,有的说指新教,有的说天主教,有的说一切宗教狂热者。
为纪念圣巴托罗缪之夜大屠杀200 周年,他还写了《1772 年 8 月 24 日之诗》,抨击宗教狂热给新教徒带来的灾难。

屠杀扩展到全国

播报
编辑
从8月到10月,看似自发的屠杀胡格诺派教徒的行动扩散到其他的城镇。图卢兹,波尔多,里昂,Bourges,鲁昂,和奥尔良都被波及,死难者估计有10万。历史学家通常认为是7万,死难者中包括作曲家Claude Goudimel。
据文献记载,惨死于天主教民之手的死难者的尸体几个月内累积在河中,以至于几年内法国人不再敢吃淡水鱼。
当时著名的诗人和谱曲家,也是虔诚的教徒的Jean-Antoine de Baïf 写下了极度赞美这次杀戮的十四行诗: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不是法国宗教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屠杀的,同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梵蒂冈态度

播报
编辑
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对此的非常高兴:所有罗马的钟都为感谢主的恩典而敲响,一种特别的纪念币为此而锻造,他还委任Giorgio Vasari绘制了一幅壁画来庆祝这次屠杀。

启发情报界

播报
编辑
当时英国驻法大使弗伦西斯·沃辛海爵士从使馆的窗口目睹了圣巴托罗缪之夜的惨状。这位毕业於间谍学校的外交官以他的职业目光来看待这一事件,在事后给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信中,他认为胡格诺教徒吃亏就吃在情报混乱上,他们尽管在对方安插了不少间谍,但互不通气, 更谈不上配合行动,所以落得个引颈就戮的下场。他得出的教训是必须建立一个协调情报工作的中心机构。有意思的是,后来他被女王任命为英国谍报机关的负责人。
沃辛海爵士的看法不无道理, 然而圣巴托罗缪之夜很可能是临时在深宫中决定的, 对此间谍们也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因为太后将女儿许配给异教徒亨利·波旁并不是借举行婚礼之机来捕杀胡格诺教徒,而是为了利用胡格诺教徒来抗衡吉斯家族。可是到婚礼前后,胡格诺派在巴黎和王宫中的影响急剧上升, 科利尼上将甚至快要左右查理九世了, 加上他们在巴黎公开招兵买马去援助尼德兰人, 这一切遂使太后改变初衷,动了杀心。而且有材料说,查理九世是在母后的高压下,直到事发前一天才同意这次屠杀的。怪不得胡格诺教徒对来到身后的死神毫无察觉。还有一种解释, 那就是科利尼等人在过去10年内多次挫败对手在战场上的进攻和密室里的阴谋, 加上婚礼前后他们在巴黎的实力地位与影响空前提高, 故而放松了警惕, 以为敌人不敢贸然行动,结果上当。这种说法也有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