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闻脸》:台湾政坛2020年度人物_腾讯新闻

《台湾新闻脸》:台湾政坛2020年度人物

2021年已经到来,但很多2020年发生的事还在余波荡漾。回望2020,《台湾新闻脸》特别梳理这一年岛内政坛发生的重大事件,盘点穿梭其中的各色人物,制作了一份2020年度台湾政治人物风云榜。入榜的五位政治人物,无论是政治声量、支持度、讨论度或引发的争议,都对2020年的台湾政坛影响巨大。
台湾政坛2020年度人物——蔡英文
上榜理由:年初以817万高票胜选连任年终即遭批“民选独裁”
图片
2020年1月11日,蔡英文以817万票击败对手韩国瑜和宋楚瑜,成功连任,确定胜选的消息为她带来了2020年台湾网络声量的最高峰。
图片
而在当选短短几天后,蔡英文就火速正式签署公告“反渗透法”。尽管蔡英文辩称“反渗透法”不是反交流,但该条例仓促出台且界定模糊,严重威胁两岸交流,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恶法已是不争的事实。
蔡英文当局被认为走向“极权”,“中天”事件也是重要因素。自2020年12月12日凌晨零时起,中天新闻台从台湾有线电视频道消失,这也是台湾首次有新闻台因未能换照被关台。
图片
闪电宣布开放进口含莱克多巴胺即瘦肉精的美国猪肉,也就是“莱猪”争议,则成为蔡英文的又一个声量高峰。回首民进党“在野”时反美猪的坚定立场,这次蔡英文仅以“时空背景不同”就说要开放,与台湾民意背道而驰却一意孤行。
图片
除了开放“莱猪”进口、蔡英文还让自家表姐夫吴明鸿担任台“最高行政法院院长”,再度引发台湾社会对其独裁本质的质疑。
2020年12月26日,香港《亚洲周刊》以蔡英文身穿龙袍为封面,以《台湾民选独裁幕后,绿营新威权主义现象》为题,专题报道台湾“民选独裁”的真相。
图片
2020年12月29日,亲绿智库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民调显示,从过去7个月到现在,蔡英文整体声望明显下滑,不赞同蔡英文者暴增400万。显示其第二任蜜月期已经结束。
台湾政坛2020年度人物——韩国瑜
上榜理由:台湾首位被罢免的“直辖市长”
图片
曾掀起轰轰烈烈“韩流”的韩国瑜,投入台湾地区2020年初大选不幸落败后,立刻遭绿营围追堵截发起罢免,创下2020年个人网络声量的新高。
图片
2020年6月6日,“罢韩”投票揭晓,同意票数达93万9090票,远超57万4996票的门槛,罢免案获得通过,韩国瑜成为台湾首位被罢免的“直辖市长”。
图片
丢掉高雄市长宝座后,韩国瑜的政治声量并未就此消声匿迹。2020年12月29日,国民党籍民代许淑华在岛内政论节目中透露韩国瑜最新近况,并表示韩国瑜陆续已在规划“复出”,参与公益性质活动,很快本人就将对外说明。
台湾政坛2020年度人物——苏贞昌
上榜理由:2020台湾民众最讨厌政客 创下正反两极的网络高声量
图片
台湾地区2020年大选过后没多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延续2020大选“抗中保台”的政治氛围,身为台行政机构负责人的苏贞昌开始频频站上一线,展开拙劣表演。
先是宣布禁止向大陆出口口罩,之后又设置重重障碍,一再阻挠滞留湖北的台胞返乡。随后,从争议不断的纾困政策到流感疫苗的分配,从台海军事危机到中天新闻台换照争议,苏贞昌的强势傲慢几乎无处不在。
图片
2020年8月底“莱猪”争议暴发,苏贞昌巧言诡辩,刻意误导民众,更是让他失分频频并成为众矢之的,在2020年10月底荣登台湾民众最讨厌政客。
图片
因为“莱猪”议题,民进党及苏贞昌的支持度每况愈下。亲绿媒体台湾《美丽岛电子报》公布的2020年12月民调显示,“莱猪”进口通过后,台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的满意度为46.8%,不满意度为49.3%,首度出现死亡交叉。
台湾政坛2020年度人物——陈时中
上榜理由:被推上“神坛”的“台湾防疫最大功臣”
图片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陈时中以台卫生福利部门主管身份兼任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站上了防疫第一线的陈时中,每天召开记者会说明最新疫情情况,举手投足都备受瞩目,一下成为岛内防疫的“超级王牌”,“要顺时钟(时中),不要逆时钟(时中)”,也一度成为台湾社会的防疫共识。
图片
裹挟了高民意支持度,陈时中也借防疫之名,大肆操弄“反中”、“抗中”。从今年2月到疫情趋缓后,对非台籍陆配未成年子女“小明”们的返台问题,陈时中迟迟不愿松绑。在疫情控制得宜后,陈时中被视为“台湾防疫最大功臣”,又成为各县市观光旅游的代言人。陈时中也被点名成为台北市长、台行政机构副职负责人的热门人选,风头无两。
图片
然而,当蔡英文宣布开放“莱猪”进口,陈时中大言不惭地抛出“国际地位”说,还为莱克多巴胺“正名”,好感度快速骤降。
图片
2020年12月8日,台湾十大政治人物最新民调出炉,陈时中从第三名下滑至第八,被认为“跌落神坛”。而随着2020年底变异新冠病毒袭台,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的规范一日一变,且处处双标,把陈时中再度推向风口浪尖。
台湾政坛2020年度人物——江启臣
上榜理由:最年轻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在迷途中改革前行
图片
2020年3月9日,被视为青壮改革派的江启臣宣誓就职中国国民党主席,一上任就面临诸多难题,但无论是“罢韩案”还是高雄市长补选,江启臣和国民党都铩羽而归。
图片
上任后,江启臣公布国民党的四大改革方针,包含组织改革、两岸论述、青年参与和财务稳健。但外界最关注的仍是国民党的两岸论述。在经历了大半年面对“九二共识”的犹豫不决与态度摇摆后,2020年9月6日,江启臣最后公布,现阶段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是以基于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的“九二共识”延续两岸互动,并寻求互动方式的与时俱进。
图片
不只在两岸路线上摇摆变化,国民党在“亲美”与“去中”上,也引爆一连串争议。2020年10月6日,国民党台立法机构党团提出“台美复交”及“请求美国协助抵抗大陆”相关决议案,引发舆论哗然。随后,江启臣的左膀右臂,时任国民党台立法机构党团总召的林为洲,又爆出将中国国民党党名“去中”的争议,让江启臣疲于应对。
图片
在江启臣的领导下,国民党台立法机构党团从过去的“温良恭俭让”逐渐向有战力的强力“在野党”转化。在台监察机构人事案及反“莱猪”一役中,展现战力,让国民党支持者士气大振。
透过人物,我们看见纷繁的台湾2020。1月4日,《台湾新闻脸》邀请台湾大学哲学系知名教授苑举正、国民党政策会前执行长蔡正元,一同盘点聚焦2020年那些台湾政坛风云人物。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