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失敗的戀情是她最偉大的藝術品!把痛苦化為創作的力量,是最好的療癒。​
Skip

失敗的戀情是她最偉大的藝術品!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把痛苦化為創作,是最好的療癒。​

瑪莉娜教會所有失戀的人,把痛苦化為創作的力量,是最好的療癒。

By
Eyebrow, Petal, White, Bouquet, Iris, Eyelash, Beauty, Cut flowers, Photography, Monochrome photography,
Facebook

「每個坐在我對面椅子上的人會留下一種特別的能量。人離開了,能量則留下來。」

1946年生於南斯拉夫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Abramović),用身體與精神的痛楚顛覆了藝術的形式,奠定了她「西方行動藝術教母」的地位。除了肉體上的折磨,從小生長在斯巴達式軍人家庭的她,成長過程中從未獲得母親的擁抱或親吻,對於愛的渴求深深影響了她的藝術創作,更是她一生探討的課題。在她的最新自傳《疼痛是一道我穿越了的牆》中詳實記錄了她的成長過程、藝術創作的靈感以及她與同為藝術家的前任情人烏雷之間驚心動魄的分手故事。

《愛人—長城行》:浪漫戀情的宣示與結束

mountainous landforms, mountain range, highland, mountain, hill, rock, ridge, geology, slope, summit,
Marina Abramović fb, 網路與書

同一天生日,「前任情人」烏雷與瑪莉娜對藝術抱有相同理念,曾經將對方視為靈魂伴侶,共同創作出許多行動藝術作品,包括轟動一時的《愛人—長城行》。這件作品,是他們在感情最濃烈的時候,產生一個無比浪漫的想法。他們預計各自從長城的兩端出發,每個晚上在長城上紮營,然後等到在中間碰面的時候,就互許終身。但由於烏雷的不斷劈腿出軌,當長城計畫終於實現,在完成這個史詩般不朽作品的那一天,兩個人也正式宣告分手。

「一對戀人在受難之後相聚在一起,近乎史詩般的故事。但那個事實已經消逝了。我現在面對的就只是長城和我自己。」對瑪莉娜而言,失敗的戀情雖然痛苦但並沒有將她置於死地,反而成就了她最偉大的藝術作品。她以身體作為媒介,進行各種觸目驚心的表演,挑戰社會認知,不少名人如詹姆斯法蘭柯、女神卡卡都是她的忠實粉絲。

(photo:Courtesy Marina Abramović)

《藝術家在現場》:與舊情人的重逢

furniture, suit trousers, stage, drama, conversation, collaboration, heater, acting, scene, stool,
Marina Abramović fb, 網路與書

一個精彩的故事總是少不了戲劇性的轉折。2010年瑪莉娜受邀為MOMA紐約現代藝術館進行《藝術家在現場》(The Artist is present)回顧展的時候,當時瑪莉娜每天會坐在博物館裡長達八個小時,邀請觀眾前來與她進行長達一分鐘的凝視,不需要言語,安靜地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能量流動。而就在展覽的最後一天,跟著觀眾一起排隊的烏雷,無預警突然現身坐在瑪莉娜面前。剎那間,昔日情人再度相見,淚眼婆娑雙手緊握的和解場景,不僅感動現場所有的人,更轟動全世界。

(photo:Photograph © Marco Anelli 2010)

「藝術家應該避免愛上另一名藝術家」

shoulder, standing, photograph, joint, bow and arrow, bow, style, arrow, archery, snapshot,
Marina Abramović fb, 網路與書

或許是身為一名藝術家,又或許是單純作為一個女人,愛與痛一直佔據了瑪莉娜生命的重要部分。六十歲時,瑪莉娜再次被另一個藝術家情人背叛,終於醒悟「藝術家應該避免愛上另一名藝術家」。面對再一次的背叛,她在自傳裡誠實地揭露自己,她說:「我必須把自己丟入這種狀況之中,給我自己帶來這麼大的情感傷痛,才能擺脫這一切,才能把他從我的生命中驅除。而我確實這麼做了…在那一刻我不再喜歡他的氣味。而當我不再喜歡他的氣味以後,一切都結束了。」瑪莉娜教會所有失戀的人,把痛苦化為創作的力量,是最好的療癒。

(photo:Courtesy Marina Abramović Archives and Sean Kelly Gallery,New York)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瑪莉娜50年以來最赤裸、最疼痛的自我審視

sleeve, publication, poster, book cover, magazine,
Marina Abramović fb, 網路與書

「痛楚一點也不重要,什麼都不重要——我被這種感覺給灌醉了。我因為接收到這股壓倒性的能量而醉了。那一刻我知道我找到了自己的媒介。」

瑪莉娜的創作早已超越了身體與精神的極限,透過自殘的表演方式向觀看者拋出生命議題,她並不是無所畏懼,恰恰相反,但她說:「去做我感到害怕的事、去做我不懂的事、去沒有人到達過的領域。如果你用同樣的方式去做事,不斷地重複自己,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

今年已70歲的瑪莉娜,從未停止創作,除了透過自傳向世人傳遞她的藝術精神之外,更與荷蘭建築師合作成立了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學院(MAI),一個供非物質與長時間藝術與各領域思想家協作的新機會平台。這是她獻給全人類的作品。

文字提供:《疼痛是一道我穿越了的牆: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自傳》,2017,網路與書出版。

【延伸閱讀】

>>比草間彌生更偏執的藝術家!塩田千春:「我不願一輩子過著機器般的生活。」

>>奈良美智親筆自傳搶先看!首次曝光藝術家的生涯故事、各時期心情,各種疑惑一一解答!

>>《花束般的戀愛》你我都曾經歷過的愛情故事:我們一路走來的風景很美,就只差了一步。







Watch Next
 
preview for ELLE生活大小事

心靈成長

a group of women doing yoga on a beach

做個有「心」肌的人!「靜 、動 、微、 深」四大身心靈呼吸療癒法,讓你不再被焦慮綁架!

不要只會尖叫!地震怎麼辦?「正確逃生sop+災前準備」每個人都該懂,立刻逃出戶外竟是錯的!

地震怎麼辦?該躲哪?「正確逃生步驟+避難原則」每個人都該懂

2024水逆時間一次看!4次水星逆行影響「這些星座」最深,12星座要謹記的水逆防災守則

2024水逆時間一次看!4次水星逆行影響「這些星座」最深

為什麼都不主動傳訊息?公開十二星座「最傲嬌」星座排名,這4個星座超愛面子、不願放下自尊心

為什麼都不主動傳訊息?公開十二星座「最傲嬌」星座排名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Logo
facebook
instagram
Hearst Magazines TW - A Part of Hearst Digital Media

A Part of Hearst Digital Media

ELLE participates in various affiliate marketing programs, which means ELLE gets paid commissions on purchases made through our links to retailer sites.

©2024 Hearst Magazin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未經本公司同意或授權,擅自抄襲、剽竊本公司報導、文章或照片,本公司為遏止抄襲歪風,維護創作秩序,一定會向法院提起民刑訴訟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絕不寬貸。

隱私權政策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