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劇評:近乎無懈可擊的懸疑劇,為台灣立下全新里程碑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誰是被害者》劇評:近乎無懈可擊的懸疑劇,為台灣立下全新里程碑

《誰是被害者》劇評:近乎無懈可擊的懸疑劇,為台灣立下全新里程碑
Photo Credit: Netflix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電視圈自從興起類型劇後,以刑事偵查為主的戲劇並不多,Netflix播出的《誰是被害者》是一部台灣犯罪懸疑推理獵奇影集,以縝密精細的犯罪為主體架構,靠著鑑識科學的還原及深入描寫讀角色人性,串聯所有死者與生者的歷史與經歷,議題涉及廣泛,而核心都聚焦在社會上不被接納、不被認同與理解,甚至是備受欺凌壓迫的「弱者」。

誰有權利決定自己生命的結束方式?「自殺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如果今天是曉孟要自殺,你還會這樣說嗎?」當事情輪到自己身上時,你會做什麼選擇?

Netflix播出的《誰是被害者》是一部台灣犯罪懸疑推理獵奇影集,由莊絢維、陳冠仲執導,張孝全、許瑋甯、王識賢、林心如主演,改編自天地無限的小說《第四名被害者》,以縝密精細的犯罪為主體架構,靠著鑑識科學的還原及深入描寫讀角色人性,串聯所有死者與生者的歷史與經歷,議題涉及廣泛,而核心都聚焦在社會上不被接納、不被認同與理解,甚至是備受欺凌壓迫的「弱者」。

劇情描述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官方毅任,在發現一起詭異命案竟涉及失聯多年的女兒之後,為了私下找出案件真相,他誤導火爆刑警趙承寬,並與握有重要線索的記者徐海茵合作。然而隨著案情的進展,他逐漸解開了連環謀殺案的謎團,發現關鍵並非平時擅長的鑑識科學,而是自己內心深處埋藏已久的情感。

台灣電視圈自從興起類型劇後,以刑事偵查為主的戲劇並不多,以鑑識人員為主角的更少,最相近的應該是2015年的《鑑識英雄》,而《鑑識英雄》則是仿照美劇《CSI犯罪現場》系列模式,採單集一個案件的方式推進故事,美劇還有《重返犯罪現場》、《犯罪心理》、《尋骨線索》等徒子徒孫。而日劇《Sign~法醫學者柚木貴志的事件~》改編自韓劇《Sign》(又名《死因》),是以法醫為主角,重頭到尾緊扣一則重大命案及單位存活的現實問題再帶出整部戲。

與之前Netflix原創的華語劇集《罪夢者》、《極道千金》、《彼岸之嫁》,擁有雄厚的富爸爸當靠山不同,《誰是被害者》 是在後製階段時才由Netflix買下獨家播映權,資源完全無法相比,因此將《誰是被害者》與歐美日韓劇或是原創華語戲劇相比,既不公平也不對等,因為光是預算應該就天差地遠。

導演莊絢維的首部電影《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獲得許多好評,這次與《目擊者》、《紅衣小女孩》的副導演陳冠仲共同執導,成功地掌握住對類型電影的熟悉度與節奏感,精準掌控作品風格與表現手法,將故事格局延伸得更寬廣,在傳統基底下做出創新大膽的嘗試,隨著劇情推演,敘事節奏有條不紊,燒腦情節緊扣住觀眾想要解謎案件真相的疑問與好奇心,並帶出自殺與安樂死的議題。

華語劇誰是被害者卡司亮相(3)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誰是被害者》的編導野心很大,在短短8集的影集就涉及到多種議題,包括親子關係、精神疾病、社交障礙、媒體亂象、新聞道德、媒體辦案、性別歧視、性別認同、職場現實、勞工權益、校園霸凌、藝術倫理、宗教迷信、老年照護、官商勾結、貪污關說、青少年犯罪、更生人回歸、警方篡改證據等,探討雖然寬廣卻也充滿無力感。

作者天地無限的寫作生涯超過20年,構思10年才完成《第四名被害者》,原著氛圍撲朔迷離,讓讀者感受不到光明的存在,每個章節的起承轉合鋪陳精彩,人物場景及故事情節充滿畫面感,本身就相當適合影視化,原著也被韓國買下了電影版權。

在優秀的原著架構下,編劇放棄內容而另外寫出一齣精采細密的故事,而影集的故事情節與原著差異極大,最終發展為完全不同的另一則故事,相同的只有徐海茵這個記者角色。編劇從小說改成影集劇本就花費了兩年,並經過大量的田野調查及修訂,在故事、情節、預算、場景等眾多條件籌備完善後,距離發表五年後才正式影視化。而從改編版最後安排的彩蛋發現,依照結局時王識賢的刑警角色稍微提及的另一樁離奇案件,很有可能才是採用原著內容的命案。

影集乍看是個黑暗沉重的故事,每個出現的人物都有自己黑暗或不堪的過往,但編導透過許多關鍵概念,表達出許多社會底層可能遭遇的事件及人性的矛盾困惑,將故事串連得通透實際,富邏輯性並充滿感情,刻意架空的環境背景,就算放置在其它國家也不會有太多的矛盾突兀感,雖然仍被垢病劇情有不少BUG,太多環節不合理或簡化,但比起小說更有人情味及溫暖感。

G15_9956
Photo Credit: Netflix提供

拍攝風格精緻、場景塑造精緻、議題探討深入、角色情感寫實、演員表現細膩、剪接精良縝密、配樂緊湊合宜、色調舒服懸疑、特效化妝出色、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劇情節奏自然流暢,真實呈現溶屍、自焚、墜屍等驚駭畫面,製作用心認真,突破台劇尺度,展現出電影般的細緻質感,《誰是被害者》以有限資源創作出一部接近無懈可擊的懸疑類型戲劇作品,為台灣的犯罪懸疑推理劇立下全新的里程碑。

現實社會的殘酷嗜血,讓劇中這群被這社會拋棄遺忘、活得像垃圾、在生死邊緣掙扎的人,就算默默離開了也沒有人在意,但若能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讓自己渺小低微的生命發揮價值,達到想被世界關注重視的遺願,因此他們選擇了加入計畫,讓每個人的死亡都有價值,並成為轟動的新聞。

劇中主要演員及客串配角都發揮出應有的演技實力,讓角色不會讓人出戲,而強大配角群更是撐起本劇的重要因素。張孝全有表現出亞斯伯格症者的特質,許瑋甯的內心變化及轉折很有層次,相對之下,王識賢的角色刻畫不夠,卻仍表現出應有的人物深度。

23歲的新演員李沐飾演張孝全的女兒江曉孟,片末兩父女在懸崖對話的戲是整部戲的重點,曉孟將累積已久的情緒完整宣洩,而李沐字字句句流露出苦痛回憶,最終更忍不住流下眼淚,成功地讓觀眾感受到豐沛真實的情感,本身與角色融成一體,完全看不出來在表演。

誰是被害者 李沐懸崖喊話揪心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金馬獎女配角丁寧的表現更是出色,壓迫不安的演技完美表現出過氣、不被世俗流行接納的無奈,無論是在錄音室遭遇冷嘲熱諷與忽視對待,或是在超商看到自己負面新聞而導至情緒崩潰,她面臨著身心靈的巨大折磨,從正常到瘋狂的爆發轉折,將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彷彿就是劇中的人物,尤其最後影片那幕笑中帶淚又發抖的瞬間,會讓人起雞皮疙瘩,展現多層次的演技。

而季芹也表現得可圈可點,將原本平淡無味發揮不大的角色,細膩呈現深入人心。張再興飾演江湖草根味很重的警察小廖,演技自然生動,增添基層員警的真實性,幽默又隨口國罵的表現方式,讓角色充滿發揮與說服力,因為好賭欠債而被記者強迫資訊交換,也要靠他提供的情報,才能讓案情繼續下去。

季芹客串演出影集 詮釋堅強孕妻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至於大魔王李雅鈞由給人甜美印象的林心如飾演,這個角色象徵著瀕臨自殺者腦海中的死神,難得挑戰反派角色,號稱生涯演技最具突破的林心如,演技似乎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瞪著大眼睛廝吼有如重現瓊瑤劇的經典畫面,粵語發音的口條與誇張動作,可惜了這麼富故事性的角色。

劇情風格剛開始強烈,真實呈現案件,專注於呈現駭人聽聞的連環案件,再轉為內斂收束的手法,從無法辨認的屍體到慢慢鋪陳幫助他人完成遺願後自殺的詭異關係,變成以情感為導向,逐漸顯露的角色內心深層情感與不願回首的過去。

林心如新劇詮釋黑暗角色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你怎麼面對你的痛苦?」「活下去。活著才有力量。」劇情本身並未對自殺者做出判斷,也沒有評價自殺的對錯,只是溫柔地理解與勸慰,展開對於每個人自身內心傷痕與撫慰,與對生命價值的辯證,並在最後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

願望應該要在人活著的時候實現,而不是死後才幫他實現。

「活者,比死亡更需要勇氣。」這世界究竟有多少人覺得活著比死亡痛苦?死了比活著更有意義?而誰才是真正的被害者?或許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有可能同時扮演著加害者與被害者這兩種迥異的角色。

0429_張孝全(右)與許瑋甯主演Netflix《誰是被害者》。(圖:Netfl
Photo Credit: Netflix提供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