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漫談】華格納樂劇中的管絃作品(二)@古典啟示錄|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2-15 16:08:35| 人氣5,77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名曲漫談】華格納樂劇中的管絃作品(二)

接著我們談華格納的「指環」四部曲,其實任何一位作曲家只要一生寫了其中一部,都足以在古典音樂的世界留名,更何況華格納獨力完成四部連篇的「指環」,而這還只是他一生歌劇創作的一部份而已。這樣的天才,姑且不論他的性格如何惹厭,他留下的音樂實在令人很難不對他產生敬意。

●萊茵的黃金(Das Rheingold)
【創作背景】指環四部曲創作於1843-1868年間,華格納根據十三世紀德國最偉大的文學經典「尼布龍根之歌」、敘述古日耳曼英雄與傳奇的「愛達」(Edda)、在加上北歐神話等素材,自己融合改寫的「指環」,包辦編劇、作詞、譜曲,花費二十六年才完成。

與當前最熱門的電影「魔戒」有某種程度的吻合相契,故事包括神界、人界、侏儒、巨人、精靈等不同世界的角色,全劇角色眾多複雜,如再加上劇中人彼此間的情愛、親屬關係,的確不易入門。因此管絃選曲成為熟悉全劇,以及理解華格納綿密且充滿變化的「主導動機」的重要入門磚。

「指環」在拜魯特劇院的表現形式必須連演四夜,「萊茵的黃金」稱為序篇,「女武神」為第一部、「齊格菲」為第二部、「諸神的黃昏」為第三部。全套「指環」足以讓愛樂者鑽研半輩子,很可惜在台灣看到現場演出的機會甚少。

【登場人物】神界:「諸神之長」佛旦(Wotan)男中低音、「佛旦之妻-婚姻女神」富麗卡(Fricka)次女高音、「富麗卡之妹-美之女神」富萊亞(Freia)女高音、「富麗卡之弟-幸福和平之神」弗洛(Froh)男高音、「智慧女神」愛兒達(Erda)女中音、「火神」羅傑(Loge)男高音、「雷神」頓納(Donner)男中低音。侏儒:阿貝利希(Alberich)男中低音、迷魅(Mime)男高音。巨人:法左特(Fasolt)男中低音、法夫納(Fafner)男低音。精靈:萊茵少女沃克琳德(Woglinde)女高音、薇昆德(Wellgunde)女高音、弗洛絲希德(Flosshilde)次女高音。

【著名樂段】「諸神進入瓦哈拉宮」巨人族向眾人索取建築瓦哈拉宮的代價,眾神之神佛旦為了解決他們把愛神富麗卡帶走的苦惱,便聽從火神洛奇的建議,打算用萊茵黃金打造的指環當作交換。佛旦與洛奇來到地底國尼貝龍,用計將侏儒打造的指環拿到手,佛旦又命令雷神唐納打造通往瓦哈拉宮的彩虹橋,帶領著諸神進入壯麗的新宮殿。

雷神唐納揮舞著巨棒,呼風喚雨、雷電交加,之後雨過天晴、晚霞浮現,遠處出現瓦哈拉宮與彩虹橋,佛旦拉著富麗卡的手與諸神進入瓦哈拉宮。另一方面,萊茵的少女因為守護的黃金被侏儒偷走,因此在黃金動機下傳來哭聲。


●女武神(Die Walkure)
【創作背景】在進入「指環」第二部「女武神」以前,有些前情提要必須弄清楚,否則與「萊茵的黃金」在劇情上將產生無法銜接的問題。事實上,「女武神」並未對「萊因的黃金」中失落的指環多所討論,反而重點在於夫妻之情、手足之情、父子之情、父女之情的探討上。

【劇情大綱】阿貝利希指環被奪後,以邪惡力量讓人間女子懷孕生子,生下在「諸神黃昏」登場的邪惡英雄哈根,阿貝利希想利用他奪回指環,讓諸神墮落。而佛旦念念不忘擁有指環後的無上權力(已被巨人法夫納奪走),但又害怕阿貝利希所下的詛咒,因此想在創造出與神無關的英雄,以人類的意志戰勝阿貝利希的詛咒,遂化名「威瑟」(狼人)到人間創造了威尊格族,同時與人間女子生下齊格蒙特、齊格琳德雙胞胎兄妹。

齊格蒙特、齊格琳德雙胞胎兄妹幼時,一日「威瑟」(就是佛旦)外出,敵人來襲擄走妹妹齊格琳德、殺死母親,只剩下齊格蒙特與「威瑟」相依為命,「威瑟」答應送給齊格蒙特一把寶劍,但諾言尚未實踐時兩人又受到敵人攻擊而失散,齊格蒙特只得四處流浪,顛沛地找尋父親。

被擄走的齊格琳德,長大後被迫成為山賊漢登格之妻,他們婚禮時一獨眼老人(佛旦)出現,將一把劍刺入樹幹上,並說:「誰拔出此劍,便可以擁有它。」但卻一直無人可以拔出。為了保衛瓦哈拉城的安全,不被巨人族、侏儒攻擊,因此佛旦就召集九個女兒「女武神」,當人間戰爭時就去選擇在沙場戰死的真正勇士,將他們的靈魂帶回瓦哈拉宮,組成保護諸神的勇士軍隊。「女武神」又稱為「好戰的處女」,Valkyrie的意思為「選擇死者的人」。

【著名樂段】「前奏曲」弦樂群交疊醞釀出一種氣氛,既像飛行又像暴風雨即將來臨,總之給人陰森宿命的感覺。弦樂拉奏後的管弦齊鳴加上擂鼓聲氣勢非凡,因為音樂的表現力較佳!

「女武神的騎行」,第三幕女武神聚集的山頂時,此段是全劇最為人熟悉的曲子。佛旦與大地女神愛爾達結合,生出九個美麗善戰的女兒稱為女武神。她們成天騎著駿馬在天空飛馳,救起戰場上受傷的將士,送回瓦哈拉宮休養。


●齊格菲(Siegfried)
【創作背景】「齊格菲」比起之前的「女武神」或是「萊茵的黃金」,不論在劇情的豐富性或是音樂橋段的精采度,都來得高上許多。也因此如果不以劇情完整性考量,欣賞「指環」直接從「齊格菲」著手也是不錯的選擇。

齊格菲是位對抗古老社會制度與封建思想的自由人,是一位意志堅定能實踐理想的英雄,但因為過於直率而遭到壞人毒殺。

【劇情大綱】齊格琳德逃到森林,生下她與齊格蒙特的愛情結晶齊格菲之後就死去了。侏儒族的迷魅(阿貝利希的弟弟)收養了嬰兒,同時撿起寶劍碎片。迷魅打的算盤是,把齊格菲扶養長大,然後將寶劍打造好,讓齊格菲帶著寶劍到森林裡擊殺巨龍,奪回指環以及眾多財寶。不過,冥冥中的因素,卻讓迷魅一直無法將寶劍打造完成。

【著名樂段】「第一幕前奏曲」可以聽到一堆動機,「思慮動機」、「指環動機」、「鍛鍊動機」、「苦役動機」等。透過銅管、低音弦、木管一將多種動機通通融合,比起一般歌劇不僅管弦規模更大,樂器音色更豐富。

「第二幕前奏曲」,巨人動機出現,巨龍、指環、詛咒等動機也該著上場,這段前奏曲充滿啟發性,音樂有種步步為營的味道!不算是對巨龍的恐懼,而是對命運的挑戰﹗「森林的細語」出自第二幕,描述齊格菲在深山中殺死巨人法夫納所變成的巨龍時的場面。


●諸神的黃昏(Die Gotterdammerung)
【創作背景】「諸神的黃昏」佛旦自始自終沒有登場,這個本來華格納心目中「指環」的主軸人物,到了最後一部已經將焦點位置讓給了人類的齊格菲。「諸神的黃昏」雖然只有三幕,但是加上序幕事實上也還是四幕,呈現起來依然相當冗長。

【劇情大綱】「諸神沒落正代表人類抬頭」,從「萊茵的黃金」、「女武神」、「齊格菲」一直到這部「諸神的黃昏」隱喻著,佛旦已經擁有極大控制權力,卻想擁有「指環」帶來更高權勢時,而不自覺地逐漸走上毀滅的道路,最後只能聽聽烏鴉傳遞的訊息,連登場的機會都沒有,看著命運的發展趨勢而束手無策。

【著名樂段】「前奏曲」一開始的號角聲很低迷,幕拉開,三位命運女神諾倫在對話,內容又像預言又像回顧,鋪陳出本劇的重點。

「齊格菲的送葬進行曲」,在樂聲中將英雄齊格菲的遺體送回季比希家。一位忠誠卻逃不過命運的悲劇英雄。此段是全劇最知名的樂段,不管是錄音或是音樂會經常被單獨演出,音樂瀰漫著命運乖離、悲壯無比的氣質,彷彿在萊茵河上,齊格菲英勇的靈魂始終未散去。


●帕西法爾(Parsifal)
【創作背景】「帕西法爾」是華格納最後一齣樂劇,也是他晚年宗教觀與藝術觀的代表作品。此劇他不再著重戲劇性的發展與張力,而呈現出宗教的昇華淨化,1877年完成詞的部分,1879年完成全曲,首演是在1882年的拜魯特,華格納甚至希望此劇永遠都只在該地演出。尼采當時譏評此劇為「華格納爬向十字架垂死之作」。

【劇情大綱】「帕西法爾」的劇本由華格納自行完成,主要故事參考了:德特洛瓦1190年寫的「聖杯的故事」、十三世紀埃森巴哈的敘事詩「帕西法爾」、作者不詳的十四世紀敘事詩「馬畢諾鍾」三個故事才融合創造而成的。其中有濃厚的拜物精神(聖杯、聖矛),同時創造了純真無知的帕西法爾以及兼具女性救贖與誘惑雙重性格的昆德麗,兩位預言型人物。

【著名樂段】「第一幕前奏曲」由最後的聖餐主題開始。「聖禮拜五的音樂」演奏於第三幕,聖禮拜五的早上,帕西法爾痛改前非,由昆德利施以塗油禮,成為聖杯的守護騎士。


●華格納的藝術觀
華格納自幼喜愛文學藝術,十一歲能寫劇本,十六、七歲開始作曲,十九歲在德雷斯頓的萊比錫布商會堂管絃樂團演奏自己作品,儘管是十分典型的天才人物,但他的正式音樂訓練卻是相當遲且稀少的。

因為創作起步晚,華格納想要跳過挑戰德國最擅長的交響曲,改走另外一條道路。他的決定以及後來的努力,不僅為往後的交響詩發展開拓一條新路,成為音樂史上交響曲過度到交響詩的重要橋樑,更讓歌劇的重心從義大利移轉到德國。

華格納在「未來的藝術」一書中表示,音樂、詩歌、繪畫、雕刻、建築等藝術,在當時是各行其道的,但在未來必須合而為一。而他的樂劇就是在此一理念下完成,題材上有超自然、非現實的神話傳說,並由他親自寫劇本。

綜觀十九世紀的樂壇,前半段由貝多芬獨領風騷,後半段則是華格納的話題天下,他的狂妄令人厭惡,但是表現在音樂上,尤其樂劇的理念卻是空前的偉大藝術。意圖突破貝多芬單以交響樂築起的藝術高牆。

他認為過去的歌劇,主要以音樂為目的,犧牲了詩與文學的特質,因此他發展出未來的藝術樂劇,意圖將音樂、詩歌、文學、繪畫、雕塑、建築合而為一。成為歌劇的新樣貌,樂劇Music Drama,幾乎是他一生創作的全部!

這些樂劇共同的音樂特色是劇中人物之「引導動機」,他以類似白遼士「固定樂思」的做法,引出劇中人的特色,然後讓無限旋律不斷延伸,搭配上華格納獨特的配器、超浪漫和聲,將歌劇發展到極致頂峰。

憑藉著傑出的文學性,以及完善的舞台要素,曾有評論員說,「華格納是現代歌劇所必須呼吸的氧氣,現代歌劇如果離開華格納的藝術,將空洞無物,不復存在。」


版本比較
(由於「妖精Die Feen」一劇沒有收藏到任何錄音版本,因此本回略去此曲討論,待日後再補述。)

●愛情禁忌(Das Liebesverbot)
此劇就連「序曲」的錄音都少有,辛諾波里DG版可說是最新的錄音,一開始鈴鼓搭配三角鐵快速的連擊,聽來令人相當振奮,鼓聲並且富有彈性。整個音樂活力十足地衝出來,銅管齊奏頗有「天方夜譚」裡頭蘇丹王的氣勢。光是為了聽這段序曲,而買整張唱片也值得。

●黎恩濟(Rienzi)
現在經常演出的段落就是「序曲」,當時華格納無論作曲、演奏時的心情都是「孤注一擲」,有點末世英雄的味道,因此有些指揮會以此為準則加以詮釋。辛諾波里DG版,前段弱音的鋪陳相當凝練精準,有他自己一貫的水準,不過個性還不夠明顯。

史托考夫斯基RCA版,大提琴搭配著低音提琴引出的弦樂主題相當精采,史托考夫斯基的詮釋原本就慢得嚇人,似乎要讓聽者深深浸淫在「黎恩濟」的情緒中,從哲學角度來說,這是個過程重於結果的版本,很多高潮前的堆疊反而比高潮本身精采,是個相當容易辨識的個性化演出。若要提缺點,就是給人不夠乾脆的感覺,適合老成的華格納迷。

肯納帕茲布許MCA版度速也算慢,但是與史托考夫斯基不同在於,他並非整段速度放慢,而是巧妙地運用彈性速度,在樂句轉折間低調地變換速度。這是一種相當悶騷的處理手法,而且給人相當抒情浪漫的感動,但史坦伯格卻又保持慕尼黑愛樂的音色端正,沒有一點煽情、鼓噪,因此呈現相當不同的感動。此版儘管音色並非絕美,但錄音自然且極低頻量感不少。

貝姆DG版格外有種莊嚴肅穆,加上維也納愛樂絕佳的弦樂群,我想典型最端正的「黎恩濟」非此版莫屬。無論音樂的鋪陳、高潮的堆疊,此版都有很強的邏輯性,給人十足的信賴感,對初聽此曲的人無疑是標準版本。缺點是錄音效果不算頂尖,比史托考夫斯基RCA版、史坦伯格MCA版都差,相當可惜。

幾個版本比較下來,我發覺這段音樂的低音域十分重要,尤其是低音大提琴拉奏時,這個頻段錄音是否錄得好,直接影響到音樂的情緒表現。而克倫培勒EMI此版就是因為低音提琴錄得好,而顯得萬分精采。跟貝姆的「端正」相比,克倫培勒還多了一份權威穩重,更重要的是弦樂群的感情相當濃郁,高潮的鋪陳也相當精采,整體音樂寬廣厚實、張力十足。

談到派瑞的Mercury版,此曲特色正好可讓底特律愛樂的弦樂群發揮實力,層次豐富的鋪陳、多變的情緒堆疊,各種氣氛派瑞都掌握得相當好,他駕馭整個弦樂的表現,展現令人驚訝的靈巧,不過銅管部分則顯得有些太過粗魯、草率。

再聽肯納帕茲布許的London版單音錄音,他指揮的華格納作品一直有很崇高地位,步調舒緩、聲線長大,整個呼吸相當凝重,相當強調主旋律和對位的配角,有的時候甚至將主、配角的比重對調。是個懷念大師的典型,但對發燒友來說吸引力不大。

●漂泊的荷蘭人(Der Fliegende Hollander)
此劇最常演奏的也是「序曲」,無論什麼曲目,華爾特的錄音,在當時一直是同儕中的最高水準,從這曲聽來也不例外,無論音場規模、音色細節都相當不錯。此版另一個特色是木管獨奏角色吃重,內聲部的層次豐富。

肯納帕茲布許MCA版同樣玩著彈性速度,不過在此音樂進行的拖曳有些過火,整個場面有時幾乎鬆散到崩潰,少了海浪翻攪的狂風暴雨氣氛,戲劇感不夠強。反觀辛諾波里與紐約愛樂的DG版,一開始便強調弦樂群與銅管群的對抗制衡,低調舒緩的過門橋段則重視音色的凝聚力,可說是個「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的版本。

克倫培勒EMI,戲劇性相當夠,尤其是管絃樂團模擬暴風雨的寫實場面,不過木管的過門就顯得太過生硬、不夠柔順。可惜的是鬧熱之餘,此版的深層刻畫不夠,主要原因就是內聲部以及細節的呈現太過草率。

沙瓦利許Philips版一出聲便相當緊湊急促,音樂的緊張懸疑氣氛馬上瀰漫,你可以感覺這是個十分有企圖心的詮釋。果然,雙簧管獨奏的樂段過去,強力鼓聲作響揭開沙瓦利許的野心,他讓維也納愛樂盡情發揮,同時清晰穩健地掌握了音樂進行的步調,是相當精采的「漂泊的荷蘭人」序曲,也是我作版本比較的最大發現,原來沙瓦利許對華格納序曲頗具見地。

巴倫波因與巴黎管絃樂團DG版,很可惜並沒有把法式管絃的精妙表現在這首作品上,溫柔有餘但色彩不足,而且音樂進行的抑揚頓挫也無法像沙瓦利許那樣的果決、精準,此版只能算是平庸之作。再聽派瑞Mercury版也沒有太深刻的個性,簡而言之就是剛正積極,並沒有太多弦外之音,不過底特律愛樂的表現整齊劃一,而且提琴錄得相當有彈性感,發燒等級不錯,尤其是中低音部分。

小澤征爾與柏林愛樂的Philips版,是一個可以跟沙瓦利許與維也納愛樂抗衡的版本,從音樂張力的企圖,樂曲行進的流暢性,高潮起伏的戲劇性等各方面來聽,這兩個版本都在伯仲之間,可以說各自具有獨特的完美效果。如果單比此曲這兩版,可以明顯區分出柏林愛樂與維也納愛樂個性上的差異,前者縝密緊湊、後者優雅華彩。巧的是這兩版錄音都是Philips,而且都是日本版,不過沙瓦利許的錄音時間是1963年,整整跟小澤征爾的1989年相距26年之久。

肯納帕茲布許London版,並不是我要污衊這位指揮的崇高地位,只不過同樣是維也納愛樂,同樣是「漂泊荷蘭人」序曲,但是只要一到高潮緊張處,此版的失真就令人難以忍受,嚴格說來是個錄音效果無法「忠實呈現」指揮技藝的版本。至於貝姆DG的全曲版,初聽感覺效果還好,但越到後來有倒吃甘蔗的感覺,低音穩陣實在,屬於寫實派而非唯美派。

●唐懷瑟(Tannhauser)
此劇最著名的是接連著演奏的「序曲與維納斯堡音樂」,史托考夫斯基的RCA版,將兩段分軌放在一起,「慢」依然是他的特色,不過弦樂群與銅管以對位手法出現的樂段時,兩種樂器對立的性格並不十分清晰,讓人感覺不到掙扎與拉扯,有點太過溫吞。

華爾特與哥倫比亞交響Sony版,一開頭同樣是溫吞的速度,主要用意在突顯後續音樂的快速與張力。溫文儒雅是這個演出的特色,不過就少了點「唐懷瑟」故事的華麗艷光,比較起華爾特對其他華格納序曲的表現,這段顯得不夠精采,頂多能算中庸之作。

肯納帕茲布許MCA版,整個鋪陳段落相當樸素,沒有刻意的裝飾,這樣低調的序奏當兩個對立主題出現時,反倒顯出力量,讓人有種錐心之痛。這也就是詮釋奇妙的地方,在眾多版本中,表面上聽起來這個或許一點也不煽情,但實際撼動人心的效果,可能是這個版本最大,不信你試試。另外,同樣由史坦伯格指揮的EMI版,此版匹茲堡愛樂跟MCA版的慕尼黑愛樂相比,整體管絃的語法優雅度較低,而且這段「維納斯堡音樂」飛快流暢,幾乎令人不敢相信這兩版都出自同一指揮之手。不過無論錄音或整體完整,這段錄音不夠傑出,流於表面效果。

辛諾波里DG版呈現二十一世紀的錄音新標準,儘管你音量開得很小聲,都可以清晰的聽見堂音的共鳴,就像是一位絕世美人,就算燈光昏暗或拿紗巾遮臉,也擋不住她媚惑的眼神。壯盛但卻細緻的銅管吹奏,兼具美感與張力的雙重火力,就連劉顧問都愛不釋手的推薦。請注意,這張唱片並非只有此曲精采,其他段子也絕對不容錯過。

貝姆DG版處理起纏綿的情緒時,總有一點的不協調,主要當然是他的音樂氣質太過剛正,樂句線條嫌硬所致,因此這曲其實我個人並不推薦貝姆版,不夠浪漫。

傑利畢達克EMI版搭配的樂團是慕尼黑愛樂,這個樂團在史坦伯格與傑利畢達克手上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把樂團變成血氣方剛的少年,後者則讓它成為持穩老成的紳士。此版展現「唐懷瑟」序曲初段的堂皇氣勢,又能展現中段的優雅纏綿,更精采的是尾段的凝聚厚實。這樣的唐懷瑟不像因為情慾沉醉在維納斯的溫柔鄉,反倒像是人生面臨抉擇困境,哲學議題高過肉體議題。

克倫培勒與愛樂管絃EMI版,在音色表現上有種獨特的氛圍,凝聚沉靜又帶點低調,與其他人的「唐懷瑟」重視堂皇場面很不一樣。克倫培勒的訴求是直接真誠,沒有一點造作扭捏,彷彿把他對貝多芬交響曲的詮釋精神,也放在這首作品上。整體說來這是一個初聽四平八穩,但是細細品味後卻發覺,能夠伴隨你十數年的演出。

卡拉揚與柏林愛樂的DG版,光是從一開始簡單的銅管合奏,鮮明個性就可以辨識出來,反觀小澤征爾所帶的樂團相同,但手法就沒有如此細膩。卡拉揚在此展現了他的優雅、驕氣、尊貴以及巨細靡遺,柏林愛樂的弦樂質感綿軟宛如絲綢,能夠緊緊地扣住聽者的心靈,的確不愧是一代的管絃大師。

小澤征爾與柏林愛樂Philips版的表現,嚴格說來只算打了半場好球,鋪陳、醞釀都夠味道,不過進入流暢華麗的橋段時,卻出現了俗膩的氣質,音樂的處理太過容易,少了思考、少了張力,相當可惜。

杜拉第Mercury版透過倫敦交響純熟的管絃合聲,以相當穩健的腳步,銅管群與弦樂群的合作搭配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相當精采完美。杜拉第的華格納管絃實力,也因此得到肯定。這是一個被低估的「唐懷瑟」,如果再考慮它低廉的定價,絕對是個該大力鼓吹,吃好鬥燒報的版本。

肯納帕茲布許London版是相當平穩的詮釋,不過大音壓時失真、破音的情況依然相當嚴重,完全破壞華格納管絃美感的平衡。因此這版當作歷史文獻夠格,但作為藝術欣賞品則是見人見智。蕭提Decca全曲版是我相當喜愛的「唐懷瑟」版本,請注意這裡樂團是維也納愛樂,並非芝加哥愛樂,如果有全劇購買的打算,建議你可以好好考慮此版。(待續)



台長: 歐頭
人氣(5,77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7 06:38:0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