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集/“正生”骗局敲警钟\龙眠山 _大公网

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正生”骗局敲警钟\龙眠山

2024-01-19 04:02: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基督教正生会涉嫌串谋诈骗5000万元善款,4名董事被捕,另有3名已经离境的董事被通缉,包括正生书院校长陈兆焯和正生书院校监林希圣。正生涉及“借善行骗”固然令人震惊,更令人费解的是,一间多年来争议不断的所谓慈善机构,为何能一直捞得风生水起,主谋甚至从容卷款着草海外?

  正生会的收入来自正生书院,而正生书院专门招收边缘青年,一度有“禁毒先锋”之形象。但十多年前,正生书院被揭账目混乱,开设旅游公司、经营会所,并在日本购买地皮,这显然违反了善款不得用于境外及非慈善目的之规定。廉政公署曾立案调查,惜查无所获。近年来,正生的生意越做越大,甚至到美国及英国开“分店”。

  正生书院是一所非常奇怪的学校,它是注册的私立学校,但学生的学费九成来自政府资助,是全港唯一用公帑支持的私校。每名学生每月学费逾万元,以约百名学生计,正生月入逾百万元。另外,正生的收入还来自政府禁毒机构拨款、市民赠予及公众募捐等。但另一方面,正生的校舍破烂不堪,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欠佳,钱都到哪里去了?

  如今东窗事发,人们的疑问找到了答案,正生书院很可能是一个“道具”,学生则是“摇钱树”,诈骗集团通过“卖惨”发黑心财。打着宗教、慈善机构之名,则是伪装。

  “慈善”、“伪善”一字之差,谬以千里。香港的慈善机构众多,良莠不齐,借善行骗伎俩屡屡得逞。此次警方果断执法固然值得肯定,但事件反映香港在对公众筹款及慈善机构的监管方面存在漏洞,导致市民的爱心一再被利用、滥用。正生骗局又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有关部门应研究完善法例,扎紧藩篱加强监管,防止再出现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