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嘯意識日|記住關于海嘯的這些小知識,關鍵時刻能救命-新華網
新華網 正文
世界海嘯意識日|記住關于海嘯的這些小知識,關鍵時刻能救命
2020-11-05 09:34:4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11月5日

世界海嘯意識日

 

海嘯帶來的災難

大家或許有所耳聞

但究竟什麼是海嘯?

海嘯前的徵兆有哪些?

遭遇海嘯時怎樣及時避險?

許多人還是一頭霧水

 

今天

分享一些關于

海嘯的小知識

一起來了解

海嘯是什麼?

海嘯,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産生的破壞性海浪,海嘯的波速高達每小時700到800千米,在幾小時內就能橫過大洋。海嘯的波長可達數百公里,可以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

在茫茫大洋裏,波高可能不足一米,但當到達海岸淺水地帶時,波長減短而波高急劇增高,波高可達數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墻”。

什麼情況下會引發海嘯?

海嘯由地震引起海底隆起和下陷所致。海底突然變形,致使從海底到海面的海水整體發生大的涌動,形成海嘯襲擊沿岸地區。

海嘯不同于其他海洋災害,雖然海嘯在遙遠的海面只有數釐米至數米高,但由于海面隆起的范圍大,有時海嘯的寬幅達數百公里,這種巨大的“水塊”産生的破壞力非常巨大,嚴重危害岸上的建築物和人的生命。

從有關數據來看,海嘯高達2米,木製房屋會瞬間遭到破壞;海嘯高達20米以上,鋼筋水泥建築物也難以招架。

海嘯前的徵兆有哪些?

地震引發的海嘯登陸之前,會有一些非常明顯的宏觀前兆現象,在海邊生活、工作、旅遊的人們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發現。

常見的海嘯登陸宏觀前兆現象大致有四種:

一是海水異常的暴退或暴漲;

二是離海岸不遠的淺海區,海面突然變成白色,其前方出現一道長長的明亮的水墻;

三是位于淺海區的船只突然劇烈地上下顛簸;

四是突然從海上傳來異常的巨大響聲,在夜間尤為令人警覺,其他的還有大批魚蝦等海生物在淺灘出現;海水冒泡,並突然開始快速倒等異常現象。

遇上海嘯該如何避險?

海嘯的特徵之一是速度快,地震發生的地方海水越深,海嘯速度越快。海水越深,因海底變動涌動的水量越多,因而形成海嘯之後在海面移動的速度也越快。因此,如果收到海嘯警報,即使沒有感覺到震動,也要立即離開海岸。

如果發現潮汐突然反常漲落,海平面顯著下降或有巨浪襲來,馬上以最快速度撤離岸邊。海嘯前的海水異常退去往往會把許多海産留在淺灘,這時千萬不要去撿魚或看熱鬧,迅速逃命至內陸高處才是要緊的。

海嘯來臨時,不要駐足觀望,要立即逃離海岸。

發生海嘯時,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應該馬上駛向深海區,因為在海嘯中,深海區比海岸更加安全。

如遇海嘯,應該盡量牢牢抓住能固定自己的東西,而不要到處亂跑,海浪襲來時要屏住一口氣盡量抓牢,不要被海浪卷走。

海嘯時不慎落水怎麼辦?

一般而言,對于地震引發的巨大海嘯,人們如果不是事前預知,很難做到及時防禦。如果海嘯來臨時,不慎落水該怎麼辦呢?

如果在海嘯來臨時不幸落水,要盡量尋找身邊的木板等漂浮物,同時注意要避免和其他硬物碰撞。

如果溺水,要及時清理溺水者鼻腔、口腔以及腹部吸入物,將溺水者的肚子方在大腿上,從後背猛力擠壓,直至溺水者將海水雜質等穢物吐出。

注意,不要喝海水,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鹽分,不僅不能解渴,甚至會透支身體,讓你出現幻覺,導致精神錯亂甚至死亡。

資料來源:四川省地震局、科普中國、中國天氣網、國家海洋預報臺等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夢霖
載入更多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7111126697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