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叶山茶_360百科
2022-12-09 14:35:17

杜鹃叶山茶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分华自屋三析量到强富裂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手门盟层跑地别 :
植物
植物
编辑分类

杜鹃叶山茶(学名:Camellia azalea C. F. Wei)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2.5米,最高约5.0米,冠幅0.5-1.0米,树体呈矮冠状,嫩枝红色,无毛,老枝灰色。叶革质,倒卵状长圆形,有时长圆形,长7-11厘米,宽2-3.5厘米,上面干后深绿色。花深红色,单生于枝顶叶腋;直径8-10厘米;苞片与萼片8-9片,倒卵圆形,最内数片长1.8厘米,外面无毛,内面有短柔毛,边缘有睫毛,花瓣5-6片,长倒卵形,外侧3片较短,长5-6.5厘米,宽1.7-2.4厘米。蒴果短纺锤形,长2-2.5厘米,宽2-2.3厘米,有半宿存萼片,果爿木质,3爿裂开,每室有种子1-3粒。四季开花不断,盛花期是7-9月份,持续至次年2月。

是自然分布于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鹅凤嶂自然保护区河尾山林场红花潭溪流河谷两岸,此处森林茂密、人迹稀少、生态环境较好,年平均温度22.1℃,海拔217-237米。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耐阴能力强,稍耐寒,喜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

植株整齐,花大色艳,且其花期为夏季,而山茶属花期多为冬季,因此又是山茶花期育种的珍贵材料,从一发现就备受园林界推崇。可盆栽置于阳台、露台、室内等处观赏;亦可栽培于草坪、林缘等处。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5年 ver 3.1)--极危(CR)。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极危(CR)。列入《中国国家保护植物》--Ⅰ级。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

(概述图参考来源: )

基本信息

  • 山茶科

  • 山茶属

  • 亚属

    山茶亚属

  • 杜鹃叶山茶

  • 亚种

  • 变种

  • 命名者及年代

    C. F. Wei,1986

  • 保护级别

    极危(IUCN标准)

折叠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小乔木,高1-2.5米,最高约5.0米,冠幅唱亚0.5-1.0米,树体呈矮冠状,嫩枝红色,无毛,老枝灰色。叶革质,倒卵状来自长圆形,有时长圆形,长7-360百科11厘米,宽2-3.5厘米,上面干后深绿色,发亮,下面绿色,无毛;先端圆或钝,基部楔形,多少下延,侧脉6-8对,干后在上下两面均稍突起,全缘,偶或近先端有少数齿突,叶柄长6-10毫米。

花深红色,单生于枝顶叶腋;直径8-10厘米;苞片萼片8-9片,倒卵圆形,最内数片长1.8厘米亲该铁呢倍毫顾穿办河留,外面无毛,内面有短柔毛,边缘有睫毛,花瓣5-6片,长倒卵形问波半呢跑特受袁理矛,外侧3片较短,长5-6.5厘米,宽1.7-2.4片放蛋它找倒号督数厘米,内侧3片长8-8.5厘米,宽2.2-3.2厘米,无毛,先端凹入,多少有睫留益同班才说毛,雄蕊长3.5厘米,花丝管长1.3-1率却半.6厘米,游离花丝长1.5-2厘米,子房3室,无毛,花柱长3.5厘米,先端3裂,裂片长1厘米。蒴果短纺锤形,长2-2.5厘米,宽2-2.3厘米,有半宿存萼片,果爿木质,3爿裂开,每室有种子1-3粒。四季开花不断,盛花期是7-9月份,持续至次年2月。

折叠 编辑本段 产地生境

杜鹃叶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个山茶物种,其自然是分布于广东省阳春市鹅凤嶂自然保护区河尾山林场红花潭溪流河谷两岸,此处森林茂密、人迹稀少、生态环境较好,年平均温度22.1℃,海拔217-237米。杜鹃叶山茶植物群落呀果物感掌们袁兵今林极其丰富,但结构比较简单,可分为乔灌草3层,其中乔西同重木和灌木数量最多,其次是草本和藤本。植物区系以泛热带成分为优势,具有明显的热带地兵住北缘性质。茶花市场也少见,仅有少量栽培品种在中国广西、广东、云南、四川、浙江、福建等地种植。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耐阴能力强,稍耐寒,喜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

折叠 编辑本段 生长习性

杜鹃叶山茶具有1-8个花芽,簇生于枝条顶端或单生于枝顶福全护局二谓育或叶腋。不同学者对杜地实缺孔鲁得向属鹃红山茶花芽分化时期划分标准不一致。朱高浦等将其划分为5个时期,依次为花芽发育初期-花芽发育前期-花芽发育中期-花芽发育后期-花芽发育末期;李辛新率整形与改末雷等将其划分为6个时期,依次为生理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李建光将其划分为7个时期,依次为花芽初现期-花芽膨大期-花蕾初现期-花蕾膨大期-初始露红期-露红膨大期-开花期。

折叠 编辑本段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和嫁接繁殖,生产中多采用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

折叠 播种

由于杜鹃叶山茶自然条件下授粉结实率低,种子大部分为败育象许上效践证不演测论,因此大部分地区用种子繁殖比较困难。但以杜鹃叶山茶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时必须朝比采用播种繁殖。首先,根据杜鹃叶山茶的生存环境,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支未、排水性能良好、呈微酸性的土壤作为苗圃地,细致整地,施足基肥,撒入生石灰对苗圃地进行消毒。其次,挑选饱满的种子,剔除受损和虫蛀的种子后生百镇核反续包他粉围采用条播,冬、春季均可临刑强拿绝播种。播种时要将种脐侧放,以利幼苗生长。最后,播种后要盖上一层细肥土,再覆盖一层薄草,保温保湿,以使种子尽早发芽和出土。幼苗出土1个月后,每月施入粪尿或化肥。

折叠 扦插

宜在5期乡绝讨材径费-6月或9-10月进行,扦插床可设在大棚内伟里,苗床采用铺沙的方式,沙子厚度15厘米左右,上面再铺15厘米厚的砂壤土。也可采用装杯的方式,基质以珍珠岩:蛭石:泥炭土1:1:1的比例混合为好。在扦插前一周,进行杀菌处理,可使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并在扦插前一天浇透清水,以基质湿润为宜。扦插时北降殖复,挑选没有病虫害,当年生长健壮嫩枝顶芽的枝条,每段插条长5-8厘米,一般插穗都具有1-2个叶片。插穗剪好后,可用激素处理,促进提早生根。方法是用100毫克/升的生根剂速蘸插穗基部后,按株行距10厘米×10厘米的密度扦插于苗床基质中或容器杯中,插穗的叶和芽一定要露出地面,叶面必须朝上,入土深4-5厘米。插后喷适量水,覆盖塑料薄膜,并在薄膜上遮盖遮光率为75%的遮阳网,以保证不受大风大雨的袭击和强阳光直射。

旧到曾杜鹃叶山茶嫩枝扦插最怕高温干燥,需要凉爽的新鲜空气,空气相对湿度以导务仅急上号注轮走操适在85-90%之间为好。如果苗床温度过高,超过25℃时要揭开塑料薄膜,进行雾状喷水,加强通风,降低床内温度。一般情况下,插穗经过激素处理,伤口愈合快,15-20天便可愈合生根,40-60天后就能长出新根。采用苗床扦插的,待其根系长出后,可将其移入营养袋内进行定植。若留床内生长,应加强肥水管理,使扦插苗芽眼萌发,到次年3月便可从苗田良床挖起,定植移栽。扦插苗一般培育3年后,便可开花。

折叠 嫁接

家增足齐愿油茶种子育成的小苗或选述著阿用油茶大树做砧木嫁接。最佳毫奏慢预流几会早等一嫁接时间为2-4月,方法可用腹接、切接和劈接。选取优良母株上部一年生无病虫害的健壮枝做接穗,以顶端芽眼饱满的枝星艺厚条嫁接成活率高、抽梢快。接后要保证接穗不受日晒雨淋,应搭好棚膜及遮阴网。嫁接成活后,及时除去砧木抽生的多厚特下海利块术个侧芽,0.5-1个月接穗就能长到1厘米高,2个月后可略松绑扎的薄膜条还滑左装是,但不能全松,待新梢生长到20厘米以上时可解开错环装叶命括薄膜条。同时要结合浇水施稀薄肥液,促进新梢生长健壮,如果新梢上抽生花蕾,则要及时摘除,以利营养枝生长。

折叠 组培

杜鹃叶山茶组培繁殖育苗方面也取得一定的进展。罗晓莹发现,杜鹃叶山茶实生苗的茎段和茎尖是进行组培快繁的最适外植体,诱导腋芽萌发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MS+6-BA让云将绝训布陈船1.0毫克/升+IBA0.01毫克/升+GA310毫克/升+2.5%蔗糖,萌发率达60%,且对继代生长有利;诱导腋亚有芽苗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1.0毫克/升+0.5%活性炭+1.5%蔗糖,且接种前以10毫克/升IBA浸泡芽条基部20-30分钟对诱导生根最有利。

蔡静如等用杜鹃叶山茶实生小苗的茎段作外植体,在MS+6-BA1.0刘距乐老总乙阿款毫克/升+IBA0.01毫克/升+GA310毫克/升培养基上诱导腋芽萌发,萌发率可达68%,当将这些萌发的芽连同原来的茎段转入添加有0.2-0.4毫克/升6-BA的培养基上后,74%的侧芽能里足养金晚们段势争形成丛生芽,芽条的伸长培养基为1/2MS+IBA4毫克/升+0.1%活性炭,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8毫克/升。

吴有光等用杜鹃叶山茶幼嫩茎尖为外植体,经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3个阶段,最终形成组江就适怎还胜历多照培苗,3个阶段培养基配方依次为MS+0.2-0.8毫克/升ZT欢好氢防每约国装首+6-BA1-2毫克/升+NAA0.5-1毫轴价扩他优克/升+PVP2-3克/升+2-3%蔗糖、MS+ZT0.2-0.8毫克/升+6-BA1-2毫克/升+2ip(异戊烯腺嘌呤)1-2毫克/升+IBA0.05-0.1毫克/升+PVP2-3g/L+2%-3%蔗糖、1/2MS+NAA0.7毫克/升+IBA0.5毫克/升+6-BA0.01毫克/升+15%蔗糖+AC0.8克/升。

折叠 编辑本段 栽培技术

地栽

选地栽植:生长适温20-30会缺合苏℃,种植宜选择温暖、湿润环境和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土壤pH值在5.5-6.5之间。整地时要深翻晒垡,并做成120厘米左右宽的高畦。以2-3月或9-10月带土团移植为佳。杯苗、嫁接苗全年内均可移栽定植。株行距以1米×1米为好,栽后及时浇透定根水,并在新芽生长期内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水肥管理:杜鹃叶山茶喜湿润环境,充足的水肥可以使植株长势旺盛,枝条油绿光亮。在日常养护中,要视土壤干湿程度浇水,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同时也要加深园地沟系,大雨天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水大烂根。遇到干旱要及时进行灌水。每年的早春、夏季、秋后各施1次腐熟有机肥,或在生长期内,每月施1次氮、磷、钾比例为3:2:2的三元复合肥,以促使植株枝叶茂盛、花多色艳。同时在整个生长期内,每半个月向叶面喷施1次0.1-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促使开花和花芽形成。施肥时切勿施用未腐熟的生肥,每次施入量不宜过多,否则易导致植株脱水,根系腐烂。

整形修剪:从小苗到大苗,再到培育出可供观赏的成品苗,至少需要3-4年的时间,在这个相对较长的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6-10次修剪。生长位置不理想,生长过多、过密、过弱的枝条,以及基部砧木上萌发的无用枝等均应剪除。同时采用撑枝、拉枝等方法来调整枝条生长角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折叠 盆栽

选土与栽植:进行盆栽生产时,盆土宜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黄土或腐殖土,或将泥炭土与河沙按2∶1的比例混配,切忌大盆栽小株,否则盆土潮湿易导致烂根。栽植应在春季萌芽前进行,移栽时尽量保持根系完整,防止出现枯萎现象。上好盆后应浇透水,用遮阳网遮阴,以提高成活率。在新梢生长期,上、下午要及时将遮阳网掀开,使幼苗接受光照;中午阳光过强时需盖上遮阳网,防止嫩叶灼伤。

肥水管理: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生长季节始终保持盆土湿润,遇到高温干旱天气,要辅以叶面和环境喷水。梅雨季节要防止盆土内积水,否则易引起根部腐烂而致死。在生长旺季,可每月追施1次经过充分腐熟的豆饼肥,也可于盆土四周埋施少量多元缓释复合肥颗粒,但不宜多施肥。还可浇施1000-2000倍的花多多水溶性肥料,时间从4月开始,每半个月追施1次,8月需减少至每月1次,9-10月停止施肥。

其他管理:盛花期在6-11月,即使在气温达38℃以上的7-9月,杜鹃叶山茶依然满树红花。最好将其摆放在光线充足、温暖湿润、通风较好的场所,如果栽培管理得好,一年四季都可以开花。栽培过程中,培育出枝条繁茂、株形较好的杜鹃叶山茶盆栽苗时应适当剪枝,但修剪不宜过重,剪掉一些病弱枝和过密枝即可。盆栽一般1-2年换盆翻土1次,同时在花蕾生长期疏除过多的花蕾,以促使开出的花大而艳。

折叠 编辑本段 病虫防治

杜鹃叶山茶抗性强,大面积种植很少有病虫为害,不过有时也有叶斑病、炭疽病、卷叶虫、介壳虫、蚜虫和红蜘蛛等为害。

折叠 病害

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造成病叶脱落,多数是由于环境闷热、不通风和潮湿所造成的,发病初期,选用百菌清800-1000倍液,连续喷两次防治,也可喷洒50%代森铵1000倍液防治。

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多在叶尖和叶缘处,枝梢、果实和花蕾等部位也有受害,引起落叶和落花。防治方法:可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6-9月盛发期,应每半个月喷洒1次炭疽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如果病害严重,可5天连续用药2-3次。

折叠 虫害

卷叶虫:又名卷叶蛾、黏叶虫。幼虫咬食新芽、嫩叶和花蕾,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防治方法:可人工捡除被害叶中的幼虫,或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

介壳虫:为害部位都在阴暗不通风处,造成植株的枝、叶枯黄,甚至整株死亡。防治方法:发现有介壳虫时,可喷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速扑杀乳油800-1000倍液。

蚜虫:群聚在叶片、嫩茎、花蕾和顶芽上为害,造成植株叶片皱缩、卷曲以致脱落。防治方法:零星出现时,及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1%灭杀毙2000-3000倍液等喷杀。

红蜘蛛:体型微小,又隐藏在叶背面,为害初期不易被发现,严重时新叶的叶色变喑绿色,甚至脱落。防治方法:5-8月经常仔细检查新梢叶背,发现红蜘蛛及早防治,可选择专杀螨虫的药剂喷杀。若有其他食叶害虫为害,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1500-3000倍液喷杀。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价值

植株整齐,花大色艳,且其花期为夏季,而山茶属花期多为冬季,因此又是山茶花期育种的珍贵材料,从一发现就备受园林界推崇。可盆栽置于阳台、露台、室内等处观赏;亦可栽培于草坪、林缘等处。

折叠 编辑本段 保护现状

折叠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5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极危(CR)。

列入《中国国家保护植物》--Ⅰ级。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

折叠 种群现状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广东省阳春县(今阳春市)的鹅凰嶂被发现。野生数量稀少,花卉市场上也少见,曾经由于野蛮盗挖濒临灭绝。分布区域很窄,在八甲大山次原始森林山林场红花潭处有小面积生长。经中国林业科学院证实,世界上只有阳春市八甲镇是"杜鹃叶山茶的原产地,20世纪80年代,原存879株,杜鹃叶山茶因此被誉为大熊猫"。

折叠 保护措施

为了有效保护"植物大熊猫"杜鹃叶山茶,鹅凰嶂自然保护区成立了巡护队,并在杜鹃叶山茶分安装了红外视频监控系统,经过努力的保护和繁育,野生杜鹃红山茶数量已经达到1039株(截至2010年)。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品种

  1. 南粤红霞(Nanyue Hongxia):花径12-13厘米,花艳红色,泛绒光,花瓣7-10枚,宽圆形,花瓣厚实,平直,花药金黄色,花丝淡粉红色,盛花期6-12月,温暖地区可四季开花。系中国广东棕榈谷茶花园培育的红山茶变异品种。
  2. 红星映粤(Hongxing mingyue):花径8-11厘米,花艳红色,泛绒光;花瓣5-7枚,长条形,近平铺,偶有五角状,花药金黄,花丝淡粉红色,盛花期6-12月,温暖地区可四季开花。系广东棕榈谷茶花园培育的红山茶变异品种。
  3. 杜鹃宝珠(Dujuan Baozhu):托桂型,花红色,外轮为大花瓣,花心的雄蕊几乎全部瓣化为小花瓣,呈球状聚集凸起。
  4. 花杜鹃茶(Hua Dujuan Cha):花径6-10厘米,是以红露珍为砧木杜鹃红山茶为接穗嫁接后的变异品种。花桃红色,花瓣缀白斑,5-9枚,长4.5-8厘米,花期夏至冬季,有时全年开花。

阅读全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