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徐華鳳胃癌病逝 醫師籲早期篩檢 抽菸、吃重鹹 胃癌高危險群 - 自由健康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女星徐華鳳胃癌病逝 醫師籲早期篩檢 抽菸、吃重鹹 胃癌高危險群

2011/12/07 06:00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女星徐華鳳抗癌超過3年,仍不敵胃癌病逝。醫師表示,其實胃癌若能早期發現,幾乎可說是一個能治癒的癌症,但臨床發現,患者若是等到有症狀才來檢查,此時約莫只有一到兩成的比例是在早期胃癌階段。呼籲有胃潰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抽菸、嗜吃醃漬品、吃重鹹、家族有胃癌病史等高危險族群,別忘了接受胃癌篩檢。

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肝膽腸胃科吳明賢教授指出,依據臨床統計,我國除了健檢時發現的胃癌,約有半數仍屬於早期癌之外,一般民眾等到上腹部疼痛、飲食後嘔吐、甚至已經有貧血、體重減輕等症狀才來就醫,絕大多數都已經到第三、第四期。

發現期別不同、預後差很大,治療方式也有差異。吳明賢指出,早期胃癌視腫瘤部位等差異,有三種開刀方式可選擇,除了傳統手術切除外,也可採取胃鏡切除、腹腔鏡切除,幾乎可以治癒。但如果發現期別較晚、已經有轉移,此時病灶已經無法以手術切除乾淨,還要配合化學治療等,但仍有一定比例能有5年存活;如果發現得更晚、有時甚至只能採取支持性治療。

根據癌症登記資料,我國一年新增超過3500名胃癌患者。吳明賢指出,包括家族有胃癌病史,或是本身有萎縮性胃炎、「腸黏膜化生」(也就是當胃黏膜因為慢性發炎、萎縮,嚴重時會被小腸黏膜取代,就稱為腸黏膜化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腺瘤、做過胃切除手術等病史,都是胃癌的高危險群。此外,特殊飲食習慣,包括喜歡吃醃漬或燒烤食物、吃重鹹、有菸癮、不喜歡吃蔬菜與水果等,也會提高罹患胃癌風險。

康聯預防醫學診所內視鏡主任林姿伶指出,胃鏡仍然是篩檢胃癌的最佳方式。一旦發現可疑病灶,同時還可以取樣。一般建議40歲後就該開始做篩檢,但由於近年出現不少年輕型的胃癌患者,她建議有家族史、特殊飲食習慣等高危險族群,或是經濟能力允許者,可提早至35歲,甚至30歲就做第一次篩檢。

若是有萎縮性胃炎、腸黏膜化生等病史者,應該半年追蹤檢查一次。部分國人因為不敢吞胃鏡、排斥檢查,林姿伶指出,若民眾真的喉頭反射很強,平常連刷牙刷深一點都會想吐,可以在輕度麻醉的情況下進行。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