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診吃了17年的降血壓藥,當初的診所會賠償嗎? - Mobile01

誤診吃了17年的降血壓藥,當初的診所會賠償嗎?

58歲婦人患17年高血壓竟「不藥根治」 醫查出病因是這個
17年的高血壓不藥根治!58歲婦人有17年高血壓史,原都在診所拿藥控制血壓,最近血壓偏高到醫院心臟科就診,醫師另給她抗焦慮藥物,後來轉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就診,診斷為左腎上腺皮質增生,造成「原發性醛固酮過高症」,經泌尿科醫師手術切除左側腎上腺後,1周後血壓即恢復正常,已經停藥三個月,也無須再服降血壓藥物。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子源說,高血壓病人通常須終生服藥來控制血壓,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併發症。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7至2020年之間,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台灣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達26.8%,推估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分析2021年國人死因,高血壓性疾病的死亡率以及排行都呈現上升趨勢,也因此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王子源說,台灣有9成高血壓屬於原發性高血壓,病人只要按時服藥,血壓掌握應無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有10%的高血壓病人是續發性高血壓,全台約53萬人,即是另有病因才導致血壓偏高,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腎上腺醛固酮分泌過多引起的「原發性醛固酮過高症」,如果病因是單側腎上腺瘤或是增生,只要能早期精準診斷,經由手術切除病灶的腎上腺,是有機會根治高血壓的。

王子源說,續發性高血壓病人,初發年齡約在30歲以前或50歲之後,病徵是定期服藥血壓仍居高不下,原發性醛固酮過高症約有二到三成的病人患有低血鉀,如果病人有高血壓、抽血時發現低血鉀,便有可能是原發性醛固酮過高症。至於大部分沒有低血鉀的病人,則須要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

他說,有血壓控制困難的病人,可至新陳代謝科尋求醫師協助診斷,也許就是原發性醛固酮過高症惹的禍,引發續發性高血壓。
原址
剛進股市的萌萌噠小白,請大家多多關照。
這種需要長時間用藥的疾病
最好一開始就到大醫院再次檢查,確認
我的中醫師說如果身體沒異樣還吃降血壓藥 以後會變成失智症
wllee9918
我倒是覺得這個中醫師說的話才是失智
mimiro5 wrote:
王子源說,續發性高血壓病人,初發年齡約在30歲以前或50歲之後,病徵是定期服藥血壓仍居高不下,原發性醛固酮過高症約有二到三成的病人患有低血鉀,如果病人有高血壓、抽血時發現低血鉀,便有可能是原發性醛固酮過高症。至於大部分沒有低血鉀的病人,則須要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


文章有說誤診嗎?!!!
只是花了17年的時間才找到"病因"
莫名其妙
ramon555 wrote:
文章有說誤診嗎?!!!
只是花了17年的時間才找到"病因"
莫名其妙


當初醫生不仔細點找病因,直接省事叫她吃慢性病藥,不是誤診是什麼?
那些慢性病藥對人很傷身的~還吃17年
現在好醫生很少了~唉!
剛進股市的萌萌噠小白,請大家多多關照。
pighead.jen wrote:
這種需要長時間用藥的疾病
最好一開始就到大醫院再次檢查,確認


yes~要多看幾家醫院,也許你現在花這幾家掛號費及檢查費
,但好過你未來花長時間用藥費~及那些長時間用藥副作用傷身
我之前就是沒多看幾家才會這樣,如下~
唉,已經可以確認白點5年多的青光眼眼藥水了~無奈阿
所以很痛恨這種醫生~那些醫生應該跟藥商有收回扣才會常亂開藥
他們亂開藥,對他們沒影響到,頂多他們說,吃藥總比不吃藥好,但畢竟身體是你自己的~那些藥都會有副作用
剛進股市的萌萌噠小白,請大家多多關照。
pighead.jen
我家人也有碰過對病人的需求無要無緊的醫生,當下我就直接轉到台大去,台大的醫生就非常積極的給予治療和建議
mimiro5 wrote:
當初醫生不仔細點找病因,直接省事叫她吃慢性病藥,不是誤診是什麼?


為什麼會得高血壓?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2種:

1.原發性高血壓:
96%以上的高血壓原因不明,主要為體質的因素,大部分高血壓與遺傳及年齡有關,再加上環境因素,如體重過重、攝取過多鹽分及脂肪、酒精及吸菸、緊張、壓力等心理社會環境刺激及缺乏運動等因素造成。

2.續發性高血壓:
腎臟疾病、內分泌疾病、神經系統、主動脈狹窄及藥物副作用等因素所造成。

將來你萬一有高血壓,看你的醫生會不會主動幫你找病因!
這個簡單要找出病因不難
安排住院5天
照X光 照核磁共振 照電腦斷層掃描
抽血一次就抽10幾管 能驗的全驗
從頭做到尾分析一下才能下出結論
要符合西醫標準流程
我是雪莉 wrote:
我的中醫師說如果身體沒異樣還吃降血壓藥 以後會變成失智症


天呀,怎麼會有這種認知


等你有異樣的時候,再吃,就來不及了。


這位中醫師,要是我,一定再也不去掛他的號。
平安、健康最重要
ramon555 wrote:
文章有說誤診嗎?!!!
只是花了17年的時間才找到"病因"
莫名其妙


只能說

每一個人,看到同一新聞是,所能理解、連想的,會差很多。

這也是,現在會有一堆紛紛擾擾的原因。

閱聽者的背景知識真的非常重要。

難怪現在醫師很多都會錄音來自保是有原因的。

醫療、法律相關比比皆是。
平安、健康最重要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