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到的腦退化 輕度認知障礙 - 明醫網

早到的腦退化 輕度認知障礙

[2012-08-29]

認知障礙症(又稱老人癡呆症或腦退化症)是一個緩慢的退化過程,許多人都想盡早發現、及早醫治, 因而衍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的概念──老人家有點失魂、有點健忘、思考有點混亂,卻總算生活如常,究竟算是病了沒有?

撰文:謝慧心

攝影:周耀恩、徐子豪、譚志榮

部分圖片: Getty images

人到老年「矇矇地」,變得善忘又糊塗,從前人們視之為理所當然,現在大眾很容易意識到「腦退化」、「老人癡呆」的可能性。其實「老人癡呆症」是個籠統的名稱,它包括十多種不同種類的腦部退化疾病,例如最為人熟悉、主要影響記憶力的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或是受許多慢性病影響的血管性癡呆症(Vascular dementia)等等。

開始轉差之後 正式確診之前「不同種類的腦退化都不會突然發生,而是一個演變、衰退的過程。」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郭志銳指出,現時醫生診斷時主要考慮兩大條件:徵狀對日常生活影響多大?能否獨立生活?一個人由正常演變到腦退化,中間都會經過「過渡期」──在認知能力開始衰退之後、到正式可被確診之前的時間,該如何理解?這就是近十年,醫學界提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簡稱MCI)概念的背景。

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林翠華教授認為,MCI不算是一個「病」,準確點形容該是一種「高危狀況」。「腦退化疾病或需十幾廿年才有明顯症狀,能被診斷出來。在此之前,腦部開始退化,日常生活功能的影響卻不大,例如記性、組織力差點,但仍可照顧自己。」她續稱,「病」之所以是病,因它有既定的疾病過程,即其徵狀可以有系統及可靠地估計及展望,「但MCI不一定會差下去。絕大部分研究顯示,數年後有三成以上MCI人士都沒有轉變,可能繼續有少少差,但沒再轉差下去,甚或有些人會有進步。」

郭志銳形容,這些腦部退化的迹象可以很細微。「做老人科,我們經常問老人家為何會跌倒?通常是有事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例如應該專心行路時,突然有人拍拍他,他便跌倒了,因為見到那人時他心裏想:這是誰?回想但又不認得,諗諗吓已經跌低了。」

所以,確認退化的開始,對某些人來說,可提高警惕性。郭志銳解釋,MCI不僅影響記憶力,還有其他認知上的問題。「若尚在工作,是公司高層,辦事能力、判斷力轉差可能使自己作出不明智的決定。」所以,MCI的首要標準,是當事人主動投訴自己有認知上的問題。「這點好重要,全主動投訴,反映那人也覺得自己的問題對生活構成困擾才會找醫生。」

練腦, 練到老

林翠華指,早年中大曾進行一項社區研究,隨機抽樣454位長者參與,跟進他們五年後演變為認知障礙症的比率。在研究開始時有127位長者屬MCI,五年後他們有31.5%診斷患上不同類型的認知障礙症;而其餘327名健康長者,則只有7.9%。如此可推算MCI組轉差至認知障礙症的比率,較普通人高出四倍。

為什麼即使有MCI,仍然有些人可以平穩不變,有些則明顯轉差?林翠華指,現時MCI並無藥物可減慢退化速度,不過一些有益腦部健康的活動,應有正面作用:

運動:各類型的運動都有幫助,原因非常多元,一是直接增強心血管功能,較少有心血管疾病問題,有助改善腦部血液供應,腦細胞吸收養分較好;另是肌肉運動可提升血液內的神經介質含量,這些神經介質有助保護腦細胞,使其不易退化,也可改善情緒。此外,不同運動模式涉及平衡力、專注力的鍛鍊,給腦部帶來長時間的刺激。

香港曾有研究比較長者練習太極或普通拉筋運動一年的改變,結果發現,練太極的長者患認知障礙症的比率較低;澳洲另一研究,則發現有定期運動(如步行或家居運動)的長者,認知功能會較好。

認知活動:包括不同類型的活動,如下棋、看書、寫書法、打牌甚至參加社區講座等。曾有一些社區調查,發現長者參加不同的社區活動,若類型多、時間長,兩年後認知功能的退化較少。

參加活動,包含許多不同元素的鍛鍊:學習可鍛鍊腦部神經網絡,使其密度較高,如「儲錢」般令腦部有更多儲備,在開始退化時,便能夠補償退化的認知功能缺損,如懂得運用其他方法,應付日常生活需要。有研究指,即使中年才開始參加認知活動,仍可令老年後的記憶功能保持得更好。林翠華指,其重點是提倡長者不斷學習的生活模式,所以自學亦有同樣好處。

食療:郭志銳曾於老人宿舍進行食療的研究,發現長者若每天吃兩份水果,可減慢腦部退化的速度。他解釋,蔬果含有的維他命、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micro﹣nutrient), 本都有益腦部健康, 只是年老後,長者的食物選擇都變得單調,不如年輕時那麼全面,天天都吃相同食物或吃得太清淡,容易變為維他命與礦物質攝取不足。另是維他命B12,它只可從肉類與奶類攝取,若長者為素食,應考慮服用維B12補充。

可以驗M C I 嗎?

要評估MCI,現時可使用一些問卷或臨牀觀察作初步診斷。林翠華指,若透過一些簡易問卷發現可能有問題,長者可先找家庭醫生檢查身體,因為許多身體狀況或情緒問題,都會影響記憶。若希望接受認知功能測試,可轉介相關的志願機構或記憶診所。

若是高危人士,如有家族病史,林翠華建議可考慮接受腦部生理檢查,如磁力共振檢查大腦有否萎縮(如負責記憶的海馬體萎縮,反映患阿茲海默氏症的機會較高);或是功能性造影檢查,檢視大腦內的乙型澱粉樣蛋白(beta amyloid)有否不正常沉澱,「若有不正常沉澱,這類人士即使認知能力只有輕微退化,日後演變為阿茲海默氏症的機會已知較高。所以可說既是MCI,也是臨牀前期的認知障礙症(pre-clinical Alzheimer's disease)。」

隨着人口老化,醫學界都在全速研究認知障礙症的治療方法。美國總統奧巴馬最近更批出1.5億美元的研究資金以研究預防腦退化症的藥物。郭志銳指,這項研究正正希望找出MCI人士參與,測試使用一種專門針對乙型澱粉樣蛋白的新抗體(antibody)來干擾此種蛋白,對紓緩阿茲海默氏症的幫助,「但問題是若病人已發病便太遲。因為理論上,藥物介入愈早,療效愈好。」

--------------------------------------------------

用遊戲來練習

遊戲一:計數

目標:鍛鍊專注力、運算能力
玩法:組員輪流一邊順序數1-10,一邊派出手上數字卡,若卡上數式的答案,與自己數出的數字相同,便要摸摸鼻子。

遊戲二:層層疊

目標:鍛鍊判斷力、觀察力、手眼協調、策劃能力
玩法:一如大家認識的層層疊,留意對長者來說,要決定抽出哪一條木條才正確,還要穩陣地完成,難度分不少。

遊戲三:砌字

目標:鍛鍊觀察力、策劃能力、判斷力、社交能力
玩法:將不同部首,砌成一字。小組一起玩,長者對談之間,可增加和別人溝通的機會。

--------------------------------------------------

MCI的由來

郭志銳指,MCI這概念約於十年前,由美國東岸一位著名的腦神經學專家Dr.Ronald Petersen提出,當時他於美國Mayo Clinic一個專門照顧阿茲海默氏症的中心工作,期間接觸到許多中、老年人士表示自己情況變差,懷疑有腦退化症而求診。

然而,神經學專家評估後發現這批病人未算可診斷為腦部退化,但又的確不是正常,而是較正常人表現略遜,因而發展出MCI概念,包括三大條件:

主動投訴:當事人主動表示自己記性差,而非醫護人員找出的個案。

仍能正常生活:其認知問題未有影響生活,他們大致上可照顧自己,勉強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

測試表現稍遜: 在各項認知功能測試(cognitive test)的得分,的確較同齡人士為低。

--------------------------------------------------

I N F O :MCI小組

賽馬會耆智園正籌備一個專門為MCI人士而設的認知功能活動小組,該中心透過自行設計的教材,給予MCI人士不同種類的訓練,包括運動、記憶力、專注力、判斷力及社交生活等,預計是每周一次約半天的活動。

--------------------------------------------------

簡易測試MCI

變得「無記性」是個很模糊的印象,何況人到老年,退化總是難免。但一些簡單的測試,有助分辨MCI個案。在林翠華教授的研究中,下列三條問題可作簡易測試,經受訓的社工或義工都可替長者做初步評估:

第一部分:問卷

在過往一個月內,你曾否有擔心以下問題:

1. 你有冇唔記得自己將東西放在哪裏呢?

2. 當見到相熟朋友時,你有冇唔記得他們的名字呢?

3. 你有冇在談話後即刻唔記得對方所說的話呢?

4. 你的記憶力有冇問題呢?

5. 你有冇覺得你的記憶力比周圍同年紀的人差呢?

解說:若五題中有三題答「是」,約六成機會有記憶缺損。林翠華指,通常問時對方都會答「梗係有!」故要多追問是一次半次,還是經常發生?自己是否很擔心這情況?通常不擔心即情況並不嚴重。而此問卷不適合年輕人使用,因有許多環境因素可令人記性欠佳。

第二部分:記憶功能檢查

給對方說十件不同種類的東西,嘗試記幾次,十分鐘後再回想並覆述。

解說:健康的長者可記六個或以上,一般長者可記憶四至五個,若是MCI則只能記兩至三個。這是測試長者的片段記憶。

第三部分:一分鐘內盡量講出動物名稱

解說:最叻的長者可講到廿幾種動物名;普通長者亦可講出十二至十三種,屬正常;若只能說出六七種,表現稍遜有機會是MCI;若僅兩三種,情況較差可能已是認知障礙症。林翠華指, 這除了測試長者的語言表達能力, 也涉及語意記憶(symmetric memory),即能分辨動物與非動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