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榮光歸烏克蘭」:全球數以十萬民眾集會反俄侵略

全球數以十萬計民眾在周末期間走上街頭抗議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gather in Tiergarten park to protest against Russia's invasion of Ukraine on 27 February, 2022 in Berlin, Germany.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gather in Tiergarten park to protest against Russia's invasion of Ukraine on 27 February, 2022 in Berlin, Germany. Source: Getty / Sean Gallup/Getty Images

全球各地數以十萬人在周日(2 月 27 日)走上街頭、穿上烏克蘭旗幟藍黃顏色的衣服,抗議俄羅斯侵略鄰國烏克蘭。

由德國柏林、伊拉克巴格達,以至厄瓜多爾基多,甚至俄羅斯聖彼得堡,示威者都同聲高呼俄羅斯總統普京「可恥」,有人揮舞寫上「謀殺兇手普京」或「停止這個怪獸」等標語的橫額。
單在德國首都柏林,警方就估計約有至少十萬人出席集會;捷克首都布拉格有七萬、荷蘭阿姆斯特丹 1.5 萬人。不過,柏林示威活動的主辦單位卻表示出席者人數更是警方估算的五倍;大批示威者聚集在俄羅斯大使館旁邊的勃蘭登堡門。

雖然警方嚴陣包圍俄羅斯外交官員居住及工作的大使館外圍,仍無阻部份示威者在前門外聚集,並高叫口號「願榮光歸烏克蘭」(glory to Ukraine)及頌唱烏克蘭歌曲。

現年 49 歲的示威者基勒(Hans Georg Kieler)說:「我認為,德國展現出她支持歐洲的民主,是相當重要。」他又表示,支持德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決定,但亦指「我們可以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支持」。

同樣在場的烏克蘭人莫伊謝耶娃(Valeria Moiseeva)說:「我個人對俄羅斯感到失望,我憎恨俄羅斯、憎恨所有俄羅斯人。」

現年 35 歲懷有身孕的莫伊謝耶娃表示,她的母親目前在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的地窖裡匿藏,以試圖避開炸彈。

她說,自己必須參與示威,因為「除此以外,我就沒其他事可以做」。

「狂人」

在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約有 400 人無視嚴格的示威法規舉行集會,高舉寫著「向戰爭說不」、「俄羅斯人回家吧」、「烏克蘭要和平」等口號的海報。

全國周日有超過二千人因參與示威集會被拘留,另外過去一星期亦已有數以千計人亦因參與抗議活動被捕;但仍無阻民眾繼續走上街頭發聲的決心。

現年 35 歲的工程師維洛霍諾夫(Vladimir Vilokhonov)於聖彼得堡向法新社(AFP)說:「可惜的是,我們中(參與示威活動)的人數只有數百、或者數千,而非數百萬。」
捷克首都布拉格(Praha),數萬人聚集在市中心溫塞斯拉斯廣場(Wenceslas Square),其中包括來自首都 300 公里以外、該國東南部城鎮烏赫爾堡(Uherske Hradiste)的諾沃特尼(Roman Novotny)。

他拿著一幅批評普京的橫額,向法新社記者說:「我們所有人都要盡其所能。」

「這是一個艱難的處境,因為這個狂人擁有核武。我認為他已將自己由整個世界中切斷出來。」

19 歲學生利普科娃(Eliska Lipkova)頭上綁上藍黃絲帶,並表示大批民眾走上街頭可能是「由於我們最近亦有類似的經驗,我們亦曾處於相同的境況」。她說指的,是 1968 年蘇聯領導的軍隊,入侵並佔據了捷克斯洛伐克。
在立陶宛,白俄羅斯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Svetlana Tikhanovskaya)率領數以百計白俄人走上街頭,抗議明斯克容許普京的軍隊利用白俄羅斯作為攻佔烏克蘭的「跳板」。

示威者高呼「白俄羅斯萬歲」及「願榮光歸烏克蘭」等口號,強調他們需要向世界展示,白俄羅斯普羅大眾並不支持(俄羅斯)攻打烏克蘭。

目前在立陶宛流亡的季哈諾夫斯卡婭向記者說:「我們的烏克蘭人弟兄,不會原諒我們的緘默寡言。」

39 歲的運輸工人比格爾(Sergei Bigel)猛烈抨擊白俄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說:「這是對全球的一個恥辱,好像在朋友的背後捅刀。」

在位於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的俄羅斯大使館附近,一批婦女亦發起示威活動,部份人手持寫著「普京=殺手」及「去地獄吧」等標語的橫額,其他人則手持花圈。
在丹麥,一萬人齊集在位於哥本哈根的俄羅斯駐當地大使館,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行動。首相弗雷澤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亦在場。

她向在場群眾說:「俄羅斯作出的恐嚇,是恐嚇你們所有人、是恐嚇整個歐洲。」又對烏克蘭人說:「我們與你一同高呼喊叫。」

在澳洲各主要城市,周末期間亦有舉行聲援烏克蘭的集會。
Martin Place protest in solidarity with Ukraine
Martin Place protest in solidarity with Ukraine Source: SBS/ Koma Cheng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8 February 2022 10:49a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2:55pm
By SBS News, Winmas Yu
Source: AFP,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