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透視

廣播七十五年系列(五)賽馬廣播細說從頭

2003-09-15
董驃具有三十多年的「講馬」經驗。
賽馬評述員必須對馬匹具充份認識。
賽馬是香港普羅大眾喜愛的娛樂,每逢跑馬的日子,馬迷紛紛走到電視機前或提起收音機,收聽或收看賽馬消息。賽馬在香港廣播歷史早已佔有一個重要席位,其中,三十多年來一直深受馬迷歡迎的資深馬評人董驃,在賽馬廣播也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由香港電台舉辦的「香港廣播七十五年--口述歷史座談會」在七月廿二日以「賽馬廣播」為題,邀請董驃出任嘉賓,分享他在馬圈及賽馬廣播方面的經驗。

年屆七十的董驃,與馬匹結緣的日子亦達到七十年之久,原因是他出生的地點就在馬房。他的名字「驃」,解作馬匹奔馳的形態,亦可解為驍勇強悍的人,這正好充份反映其與賽馬之緣份,以及在評述賽馬時顯現出來的率直和敢言個性。


幼承師訓看通馬性

香港的賽馬歷史始於一八四六年,到一八八四年香港賽馬會正式成立,而早期的賽馬一直為英國人的天下,到戰後才逐漸讓華人參與。三代從事馬房工作的董驃認為,開放予華人參與,主要因為英國人意識到,賽馬活動要有利可圖,必須讓華入加入。早年能夠晉身成為騎師的華人,都是身份顯赫的人,不是大行經理,就是具官階的華人,他們擔任騎師也只不過是業餘性質。

早年的馬伕屬於世襲的行業。董驃說,未必所有成員都可以承繼家族的事業,只有那些具備潛質的才會被挑選出來,並須加以訓練,所以他自小不斷接受訓練,當年教導他的師父數目眾多,每項細節如上馬、認識馬匹、看通馬性等都由不同的師父教導。而要學有所成,他認為必須靠「偷師」,要細心從旁觀察,才可以掌握當中的竅門。由於自小經過訓練,他對馬匹的認識都充份發揮在其賽馬評述當中,即使在大霧當中,董驃亦可以從馬匹的形態,分辨出各匹參賽馬,毋須依靠彩衣或號碼來辨認。

董驃的講馬生涯始於一九六七年,當年麗的電視轉播賽馬,把董驃羅致其下,直至七十年代初麗的曾因播映回力球而暫停轉播賽馬,董驃轉而加盟香港電台。由於對馬匹有深入的認識,所以他在評述中,聲色俱厲,予馬迷獨到的看法和分析。在電視賽馬當中,他一直堅持簡單的製作組合。他指出,評述賽馬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講稿,只是因應現場環境,以及鏡頭所到之處作描述,所以節目根本不用編劇和編審,只要有導演和攝影師就已經足夠了。他又自滿地表示:「鏡頭下的框框是一門學問,我可以講到觀眾看到的東西,即使是觀眾講不出的東西,我都可以一一的交待出來。」

香港的賽馬活動曾經出現過一些意外,如在一九八四年的時候,騎師戴利策騎馬匹「銀星一號」參賽時墮馬身亡。董驃指出,早在意外之前,他曾經指出「銀星一號」並非良驅,因為這匹馬「翻白眼」,屬於沒「心肝」的類型,容易因驚慌而做出一些與人同歸於盡的行為。他指出,不同人對不同馬有所喜好,但他喜歡一匹馬,先會從馬的德性出發,有些馬匹天性善良又忠心,即使不經意被你踩踏到,牠也不會反抗,這些屬於高貴馬,反之,有些馬就不大可靠。


評述賽馬的竅門

賽馬活動在興盛的時期,曾經令到萬千馬迷如痴如醉,茶餘飯後都對賽事談得津津有味。不過,賽馬的受歡迎程度大不如前,一年比一年遜色,就以剛結束的二零零二至二零零三年度的馬季為例,總投注額只為七百一十億元,較上一季度減少了百份之八點五,比對九七至九八年度的九百一十億元,更加大幅滑落逾兩成。

賽馬的活動受歡迎程度大不如前,除了因為經濟的因素之外,董驃認為,與現時的賽馬評述水平亦有相當的關係。他說,不同馬匹都會有人投注,比賽輸了馬迷都希望知道眼光失準的原因,究竟是在正常或不正常的環境下輸錢?但現時的賽馬評述都不能為馬迷解開謎團,所以對投注的興趣減少了。以前酒樓茶市人人都會討論賽馬,但時至今天,酒樓之內甚少人談論賽馬問題,因為他們都覺得沒有特別的地方可以談論。另一方面,有些本身有閒錢賭馬的馬迷,也失去投注意慾,因為資料不足,落注時都不知可以依靠誰的分析。此外,董驃又認為,賽馬活動要成功吸引馬迷,需要有一批偶像,偶像可以是騎師、練馬師、馬匹、馬房或評述員,馬迷為一睹偶像風采,自然會走進馬場。

現時的馬評人在評述和預測賽事的時候,往往在馬匹的血統和往績方面加以落墨,董驃對這些分析手法不以為然。他指出,紀錄的內容報章早已有記載,況且紀錄是死的,而馬是生的,馬匹以往的成績未必可以代表今天的表現,因為馬匹每次出場的狀態都不同,同時可以透過操練來加以改善。至於血統方面,這些數據亦未必可靠,即使是同父同母,兩匹馬的實力可以十分懸殊,當中一匹可以歸入一班馬,另一匹屬於六班馬,所以分析馬匹,不可以盡靠這些資料。他又認為,馬評人本身應具有相當的認識和體會,所以會建議一些評述員在假日嘗試去騎馬,以便對馬匹多一點認識。


馬評人的專業操守

賽馬雖然為香港人提供不少娛樂,但這項活動始終帶有賭博的色彩。董驃認為,由於賽馬屬於一種賭博活動,所以馬評人也應有其專業操守。在評述賽事的時候應該是認識多少就講多少,不懂的就不要胡亂說話,因為這樣會累及很多人。他說:「我講馬的原則是教人不要狂賭,只可以作為娛樂。」他認為,倘若馬迷只專注於賭博的話,所有的賽馬分析和貼士也是沒有甚麼作用,豪賭的人只會注重賠率,專門挑選一些冷門馬。事實上,即使是馬評人,也經常在賽馬投注中失利,因為賭博始終要靠運氣。

足球博彩活動在八月份正式推出,一般相信會對賽馬造成很大的衝擊,董驃亦有同感,認為足球博彩對賽馬的影響相當深遠。沒有賭波的出現,賽馬活動受歡迎程度已大不如前,賭波活動正式推出,要挽回賽馬的頹勢,恐怕更加困難。

新一季的馬季已經開始,賽馬活動受到足球博彩的影響會有多大,而賽馬廣播的受歡迎程度發展會否進一步出現萎縮,相信答案會逐漸浮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