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拉是誰?從擦鞋童到巴西總統「政壇不死鳥」三度入主晨曦宮 喊話經濟巨輪再次轉動 魯拉對中態度又是什麼?

魯拉確定當選巴西新任總統,在日前進行的總統大選第二輪決選投票,以50.9%得票率,險勝尋求連任的波索納洛49.1%。魯拉是誰?除了三度贏得總統大位,魯拉還寫下哪些政壇傳奇?

魯拉當選巴西新任總統,三度入主晨曦宮。圖片來源:AFP
魯拉當選巴西新任總統,三度入主晨曦宮。圖片來源:AFP

「政壇不死鳥」VS「巴西川普」魯拉總統得票率險勝波索納洛

巴西是南半球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第四大民主政體,僅次於印度、美國、印尼,選民超過1.5億人;由於全面採行電子投票系統,計票結果很快揭曉。

10月2日,巴西舉行總統大選,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獲得48.43%支持票,勝過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的43.20%,但因票數沒有超越50%的當選門檻,必須進行第二輪投票分出勝負。

10月30日,巴西總統第二輪投票登場,戰況空前激烈,兩人支持率不相上下,最終魯拉以50.9%得票率,險勝波索納洛的49.1%,以約213萬票差距,重返巴西總統寶座。這是巴西30多年來,票數最接近的一次總統大選。

不過,截至台灣時間11月1日17時,波索納洛仍未公開承認敗選,而他自就任總統以來,便不斷質疑巴西電子投票系統的公正性。這次波索納洛成為巴西史上第一位無法連任的總統,是否會提出相關訴訟,還有待觀察。

延伸閱讀》魯拉當選巴西總統!與拜登通話內容曝 波索納洛尚未承認敗選

文盲農工之子到一國總統 魯拉政第四次參選才成功

魯拉現年77歲,1945年出生在巴西東北農村的一個貧困家庭,是文盲農工之子,教育程度僅小學五年級。魯拉兒時當過擦鞋童,之後到工廠做工,19歲發生事故失去左手小拇指,意外成為魯拉一個有力的勞動階級印記。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魯拉之所以走上政壇,可以回溯至一場綁架案。魯拉的傳記作者兼朋友莫賴斯 (Fernando Morais)透露,1960年代初期,魯拉勤於工作,對足球的興趣遠比政治來得高,曾有一名地下共產黨特工,試圖在教堂外招募魯拉時,還被他生氣地拒絕。直到目睹工人低薪日常、軍事政權鎮壓,糟糕的生活條件成了敲醒魯拉的一記警鐘。1975年,魯拉的兄弟遭到安全部隊綁架,成為壓倒魯拉的最後一根稻草。

此後,魯拉全心投入街頭勞工運動,並在1979年領導了一系列巴西軍事獨裁時期最大規模的罷工,這也鞏固魯拉在工會領袖的地位。1980年,魯拉創立巴西勞工黨(PT),加速了1988年巴西軍事獨裁政權的垮台。

1989年、1994年、1998年,魯拉三次參選總統選,縱使三度落敗,也沒有澆熄他從政的念頭。2002年,魯拉再度挑戰總統大位,成功以巴西首位工人階級總統之姿就職,成為中下階級的希望,帶領巴西政治從保守主義轉型,走向擁抱左派與勞動階級利益的道路。

延伸閱讀》從擦鞋童、工會領袖到巴西總統!魯拉傳奇續演 挪威:將恢復亞馬遜雨林保護計畫

魯拉創造巴西「黃金年代」帶領國民脫貧、走向國際

魯拉上任後,他的左翼背景讓部分群眾憂心,是否會帶領國家走向貧困。魯拉則用行動證明,在2003至2010年兩屆總統期間,大力推動社會制度改革,包括家庭補助金、零飢餓計畫等,致力協助巴西人脫貧、讓窮困家庭的孩子上大學,並提高巴西工人階級地位。

濟貧的同時,魯拉不忘兼顧經濟發展與財政穩定,振興石油業,一度讓巴西晉升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此外,魯拉也積極參與國際重大議題,在伊朗核協議與氣候變遷議題中,發揮重要作用;並且爭取到主辦世界盃足球賽與夏季奧運會的機會,成功讓巴西躍上世界舞台。

依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數據,巴西人均GDP,在魯拉任職期間增長三倍,是南美洲一方之霸。2011年魯拉卸任時,支持度超過80%,就連前美國總統歐巴馬都盛讚魯拉是「地球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許多巴西民眾也都相當感念魯拉執政的「黃金年代」。

魯拉涉嫌收賄曾入監580天 出獄自比「曼德拉」浩劫重生

2014年,巴西展開「洗車運動」(Operation Car Wash),旨在打擊巴西石油公司的腐敗與洗錢行為。2017年7月,魯拉遭控收受建築公司的賄賂,儘管他長期以來堅稱這些指控子虛烏有,但捲入相關案件,還是為魯拉多年來的好形象,蒙上一層陰影。

2018年,魯拉被判刑12年,引來支持者抗議,更有人認為這是有心人士在「政變」。為此,魯拉在獄中度過580天,政治生涯一度告終;2021年巴西聯邦最高法院確定廢止魯拉有罪判決的決定後,魯拉的政治權利才被恢復。

「我在監獄裡保持冷靜,像曼德拉準備了27年那樣,做好自己的準備。」出獄後的魯拉,自比前南非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美國民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印度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等人,強調自己是歷經囹圄後更茁壯的政治家。

延伸閱讀》從總統變囚徒再成總統 魯拉上演政壇驚奇逆轉

拉美向左轉國家再+1 魯拉誓言團結分裂的巴西

如今,魯拉重返巴西總統府晨曦宮(Palácio da Alvorada),再次掌舵這個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他承諾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包含擴大安全網、降低通膨、提高最低工資、消除飢餓、改善弱勢者生活等,誓言「經濟的巨輪將再次轉動」。

魯拉亦喊話採行新稅制,以提高公共支出;宣布減少碳排放,增加對亞馬遜地區保護措施;並將恢復多邊國際政策,重拾巴西的區域領導角色。魯拉在勝選演說中明確地告訴支持者,他會讓分裂的國家團結起來。

而魯拉的勝選,無疑是再次強化拉丁美洲政壇「向左轉」的趨勢。2018年以來,墨西哥、哥倫比亞、阿根廷、智利與秘魯,都掀起左翼拉下現任者的浪潮,外界認為,這次魯拉當選,反美、反壟斷、反自由貿易協定等立場,很有可能被延續。也有分析家指出,拉美左升右將的趨勢,應和新冠疫情導致南美洲經濟困境有關。

巴西國內外困境夾攻 魯拉難逃執政挑戰

魯拉過去曾帶領巴西迎來一波黃金年代,然巴西現況早已今非昔比,這次回歸總統大位,魯拉將面對一連串考驗,選後如何修復社會撕裂,帶巴西經濟走出疫情與全球衰退的陰霾,坐穩拉丁美洲大哥之位,都是魯拉逃不掉的難題。

從得票數字可知,目前巴西國內兩極分化嚴重。巴西各州新當選的州長,也都紛紛表態支持波索納洛還是魯拉;加上國會仍由波索納洛所屬的自由黨(PL)占多數席次,未來魯拉勢必要多方結盟才能推動政策。

外部挑戰方面,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俄烏戰事、全球供應鏈危機等,在在挑戰魯拉的執政能力,情勢遠比2003年嚴峻,「蜜月期」恐怕不長。

魯拉對中態度為何?專家:可能加入一帶一路

魯拉上任後,巴西對中國大陸的態度是否改變,亦引發各界關注。選前魯拉曾示警,巴西家電和通訊產品多來自中國,擔憂中國企業衝擊巴西經濟。但魯拉也提到,巴西應從美中競爭中獲取利益,採取模糊的外交政策,哪邊更有利就傾向那一國。

而波索納洛執政期間,雖然屢次批評中國,造成兩國關係惡化,但中巴貿易與投資並未因此減損。這回魯拉當選,巴西聖保羅州工業聯盟貿易及國際關係局長普拉澤瑞斯(Tatiana Prazeres)認為,兩國合作可能進一步推至科學科技領域,巴西也有可能加入一帶一路計畫。

普拉澤瑞斯並分析,比起波索納洛積極推動巴西加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魯拉可能更聚焦於開發中國家組成的金磚四國(BRIC)。鑑於巴西、中國同為金磚四國成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表示,中國願意和魯拉共同合作,推動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邁上新台階。

延伸閱讀》左派前總統魯拉回鍋 巴西可能加入「一帶一路」重返親中路線

實習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廖梓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