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構築信念,信念引導群眾

文◎編輯部

0
585

  一個人的信念決定了他的選擇,而其價值觀又影響著他的信念。倘若主管要讓夥伴堅定信念、充滿信仰地從事保險行銷工作,就必須幫助夥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價值觀雖然看起來抽象,但很重要,如果嘗試概括,它是一種判斷對錯時的取捨標準,也可以說是一種深藏於內心的準則。因此,價值觀能夠指引一個人做出某些行為。

  舉個例子,擁有「誠信」這個價值觀,可以提升他人對自己的信任程度;擁有「關懷」這個價值觀,能讓人關心他人、瞭解他人的困境,進而對他人產生同理心。同理的,價值觀亦有助於行銷與團隊管理。

  人對每件事都有自己的價值判斷。而價值觀在心中排定的優先順序,將決定人的行為與結果。舉例來說,當一個新人即將加入團隊,代表他要進入完全不同的環境,即將發生的結果只有2種:一是他因不適應而離開;二是團隊的愛改變了他,於是他選擇留下來。

  愛源自於團隊的氛圍與環境,因為愛,夥伴願意做出調整,把原本放在心中非第一順位的價值觀調整成與團隊一致。因此,團隊主管必須透過不斷講解,讓夥伴深刻理解各項價值觀的重要性。

釐清價值觀的重要性

  內心是判斷一件事是非對錯的起點,它決定人的情緒、動機,以及對周遭環境的回應。為此,一個優秀的人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信念,使生活中的每一刻都不會偏離信念。

  與此相反,不快樂、表現不好的人,往往是因為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又習慣用自己的價值觀為別人定位,這類人通常喜歡抱怨、放大自己的論點,給人不穩定的感覺。

  對個人及組織而言,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業務員,或是團隊將來要成為什麼樣子,關鍵在於釐清價值觀。因為任何事業生涯成功的起點都在於勾勒自己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想像,只要清楚這一點,人的方向就會很明確,步伐也會很穩健。也就是說,對個人及組織而言,不管是業務成功的起點,還是事業生涯成功的起點,都取決於價值觀。


何謂無形中形成的價值?舉個例子:社區內原本沒有什麼吃的可買,但有一個人看到商機設置攤位,在此賣臭豆腐,最終形成群聚效應,不僅賣臭豆腐的攤販存活下來,還吸引了其他攤販來此設點形成夜市,這就是無形中形成的價值。

  而一支團隊中某些夥伴的錯誤行為,主管若不及時制止,就會在無形中形成錯誤的價值,比如遲到5分鐘、早會時玩手機等。這些小動作雖然看起來不嚴重,但主管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原本團隊所設置的準則就會在不經意間被破壞。

  這個無形中形成的錯誤價值,最終會侵蝕基本價值,甚至核心價值。因此,無形中形成的價值是否應該存在,要用團隊現有的核心價值與基本價值來評判,不適合的要馬上處理。

  標竿價值則是為了眼前的目標而特意形成的價值,若團隊想要強調效率,效率就會成為現階段的價值導向,這種價值屬於短期、暫時的;而基本價值是團隊正確的價值觀,如果還未建立就要一再植入,直到建立起來為止。

  而最內層的核心價值,是不容許被撼動的。如果價值觀是正確的,但在團隊運作中仍需有彈性,允許夥伴在錯誤中學習,可以先歸類為基本價值,而不是核心價值,因為核心價值就是一塊鐵板,不容撼動。因此,一位優秀的主管應該在核心價值範疇內提出自我要求,而對夥伴的要求則在基本價值範疇內,保持基本彈性,引導改善。

  不過,價值觀仍然有可能發生改變,會隨著時間及我們身處環境而變化。團隊主管需要清楚地知道,不同規範放在不同的價值範疇,所展現出來的效益就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