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大排檔!十月初五街「秋記」 東周網【東周刊官方網站】
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eblog >  濠飲濠食 >  回味大排檔!十月初五街「秋記」

科公子

科公子,自命麻煩嗜吃人,為食絕不妥協,可以不理價格高低環境好壞,一切味道先決,心願盡嚐各國最傳統菜式。香港人長居澳門工作,再忙也好,發誓三餐不准吃得不好。
回味大排檔!十月初五街「秋記」
發表於 11-09-2018 12:00 AM

大排檔是港澳居民集體回憶,今時今日買少見少。但考慮到地方面積及人口,個人感覺澳門大排檔數目比例上較香港多,而廟前大排檔更是濠江一大特色,例如永樂戲院旁邊的蓮溪廟、觀音堂外的骨煲檔等,如果有外國朋友來澳門探我,我必定帶他們到這些大排檔打打卡,皆因在這裡吃小炒喝啤酒,太有特色了。

你問我這類大排檔食物好吃嗎?我想分享以下親身體驗:有日華燈初上,與友人到某大排檔用膳,店員是一個女小學生,過來乖巧地問:「哥哥你哋食乜嘢呀?」(孺子可教!起碼無叫叔叔)落單後,只見她走到爐頭前,向掌廚的爸爸清晰地落單,之後便逕自返回自己摺枱,靜靜地繼續做功課,但仍一眼關七,若見到父母落單炒菜傳菜分身不暇,立即補位幫忙。你問我當晚吃過甚麼,我是完全忘記;味道如何?印象中不過爾爾,但我體驗到的,是澳門小社會小家庭,為口奔馳的同時仍然保持的人情味,我覺得這才是現時光顧大排檔的緣由。

踏入九月天氣微涼,又勾起我坐街邊吃大排檔的意慾。上周老友昌哥突然興之所致,約我到十月初五街「貓叔」大排檔開餐,欣然赴約。該檔口其實就是著名冰室「南屏雅敘」斜對面的「秋記」,該店在老澳門以至遊客之間都頗有名氣。為什麼我們叫該店做「貓叔」?這是因為老闆長期在爐頭炒餸,習慣邊炒邊隊啤酒解熱解喝,常常飲到面紅耳赤醉住炒菜,所以我們為他改了「貓叔」這個花名。

幫襯開「秋記」都知,這裡大概傍晚六時開檔,晚上十時許至十一時賣光食材便收檔。我與昌哥差不多一開檔就到,已經要坐最後一張枱了,但客人絡繹不絕,店家大姐始終沒有放過我們,引用內地所謂的「湊合湊合一下」,要求我們坐埋一齊,讓後來的客人搭枱。了解的,大排檔壓根兒就應該是一班街坊齊齊逼、齊齊食、熱熱鬧鬧的氛圍。

踏入九月天氣微涼,又勾起我坐街邊吃大排檔的意慾。上周老友昌哥約我到十月初五街「秋記」大排檔開餐,欣然赴約。

 

「秋記」大概傍晚六時開檔,晚上十時許至十一時賣光食材便收檔。我與昌哥差不多一開檔就到,已經要坐最後一張枱了。

昌哥把點菜全權交我負責。幫襯「秋記」的顧客,幾乎都會親自走到餸菜架打量一番,自行挑選當日新鮮食材,或參考店員大姐的推介。「食九肚魚啦,街市宜家唔係日日有新鮮貨架!啲蝦都好新鮮,椒鹽餸啤酒最啱(好!如果想食多款魚呢?)黃鱸魚啦!大大條又新鮮,有幾枱都食,不過貴啲!(有幾貴?)條魚一斤多點…百二元有無問題?」在大排檔,過百元一度菜的消費或許已經有點貴,但在外用膳、以這個價錢便吃到新鮮靚魚,太超值了吧。

點好菜,還是不願返回自己餐桌,一直盯着「貓叔」和夥計,站在爐頭烈火前拋鑊炒菜的英姿,勾起濃厚食慾。大排檔出菜效率就是快,才飲不了幾口啤酒,黃鱸魚已做好上桌:魚以油浸方式做,雖然食材不是餐廳慣用的貴價筍殼,但起碼做到皮香脆肉鮮嫩,加上份量十足,性價比是相當高。

幫襯「秋記」的顧客,幾乎都會親自走到餸菜架打量一番,自行挑選當日新鮮食材。

 

當晚我揀了黃鱸魚、九肚魚及鮮蝦做菜。一斤重的黃鱸魚只賣百二元一條,太過超值。

 

點好菜,還是不願返回自己餐桌,一直盯着老闆「貓叔」和夥計,站在爐頭烈火前拋鑊炒菜的英姿,勾起濃厚食慾。

 

黃鱸魚以油浸方式做,雖然食材不是餐廳慣用的貴價筍殼,但起碼做到皮香脆肉鮮嫩,加上份量十足,性價比是相當高。

緊接是兩度椒鹽菜式。「秋記」椒鹽蝦雖然不是用海蝦入饌,但起碼肉質新鮮彈牙不會霉口,加上蝦頭爆得香脆,餸啤酒真的太夾。至於九肚魚,當然也無暇像外間小菜館般花手工去掉魚骨,但外層脆香和魚肉的鮮嫩都做得完美,我認為是該店的招牌菜了。

椒鹽蝦雖然不是用海蝦入饌,但起碼肉質新鮮彈牙不會霉口,加上蝦頭爆得香脆,餸啤酒真的太夾。

 

九肚魚沒有像外間小菜館般花手工去掉魚骨,但外層脆香和魚肉的鮮嫩都做得完美,我認為是該店的招牌菜了。

 

閱讀(16920)


昔日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