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走訪康復之家】其實他們也想好起來 都在為生存而努力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10,558

【實地走訪康復之家】其實他們也想好起來 都在為生存而努力

適逢金馬獎入圍名單揭曉、頒獎典禮前夕,不禁回想起去年此刻的盛況。上一屆金馬獎奪下最佳女主角的賈靜雯,在電影《瀑布》裡飾演一位受思覺失調所苦的母親,從發病後失去工作、住院、最後出院到賣場工作,雖然電影裡描繪出身為精神病友與其家人的困境,女主角仍獲得周遭許多人的善待及幫助。這也許是鍾孟宏導演的溫柔,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似乎還沒找到方式如何好好地接住精神病友們。

「不要再問我『你還好嗎?』,我會想辦法好起來。」──當精神病友努力地想要回歸社會時,我們準備好了嗎?

社區精神復健機構 搭起病友重回社會的橋梁

康復之家(簡稱康家)為社區精神復健體系的一環,主要收治慢性、狀況穩定的精神病友。一般精神病者在急性期會在醫院做治療,過了急性期後,則可透過醫院精神科醫師評估轉介,或是依個人/家屬意願申請入住康家,目的是讓病友學習如何和其他住民相處、訓練生活機能,為日後回歸家庭、社會,甚至是找工作提前做好準備。然而,在社會大眾普遍對於康家及整體精神醫療網相對不了解的情況下,對於設立在自家附近,或是學校旁的精神復健機構難免會感到恐慌,有些社區在得知康家要在自家附近設立時就拉起白布條抗議,房價下跌、影響生活品質都是原因,部分居民甚至會向民意代表陳情,認為病友會造成社區、校園維安問題,提出精神病友就應該在城市遠郊休養的想法。台北市長柯文哲在面對類似議題時也曾坦言:「作為一個醫生不知該怎麼看這件事。」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實地走訪位於萬芳國小對面的莛苑康家,秋日暖陽透過大面大面的窗戶灑落進來,寬敞明亮的空間設置是莛苑給人的感覺。此時住民們正陸續用完午餐,整理著自己的用餐環境。有些住民們對外人的來訪感到興奮好奇,瞪大眼睛盯著我們看,而空氣裡也逐漸浮現些微的躁動。其他住民有些在自顧自地做著自己的事、有些則是到外抽菸,享受一點自由的空氣。時不時也能聽到住民在跟照顧者討價還價不想回房午休、想吃點心,不知道是因為疫情暴發以來難得有來自外界的人到訪,他們似乎找盡理由想一窺我們的一舉一動。康家裡大多數住民為思覺失調患者,其他還有自閉症、躁鬱症患者等。面無表情、眼神渙散、情緒低落或亢奮、固執不變,都是這裡常見的臉孔。這裡就像是一個小型社會,甚至讓人想起了寄宿學校。來自各地的人,因為不同原因聚集到這裡,目標卻很相同,他們都想要好起來,都在為生存努力著。有人曾經逃跑,在經歷病情惡化、急性住院後,自己希望再回到康家復健;有人努力地學習情緒控管,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家人和睦相處。康家對這些病友來說就像個避風港,功能相對好的住民甚至能白天工作、晚上再回「家」休息。康家也像是病友與家屬間的磨合劑,在家屬和病友還不知道怎麼一起生活的時候,提供一個讓雙方喘息的機會。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示意圖。圖片來源/Pexels)

在標籤底下,其實他們也只是一般人

「希望能順利找到工作,能交到新朋友」、「會很想家人,謝謝家人包容我,我很愛他們」,ㄧ位因思覺失調而入住康復之家的病友在本次訪談中提到。兩年前產後開始出現聽幻覺、心情不好時會有自傷行為的她,在經過醫院急性期治療後,轉介到康家復健。她提到在康家一年多的時間裡最喜歡的是康家安排的上課時光,雖然有時候還是會覺得自己不夠好,耳裡偶爾還是會傳來叫自己出去的聲音,但這並不影響她努力想要回歸社會的心,目前也已經有透過康家轉介在心路基金會做職業輔導。對於日後要重回社會及家庭,她雖然說不會太擔心,但實際上,在她重回社會的漫漫長路中,前方還有許多挑戰及不友善的眼光。她確實是病人,而她自己也很清楚這個身分。但除此之外,她同時也是一位想回家的女兒、想照顧小孩的母親、想找工作交朋友的人,這與我們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我們可以害怕與我們不同的人事物,然而在了解過後,我們能不能放下一點點戒心,去理解慢性精神病友其實跟我們一樣,在精神病的標籤底下,其實他們也就是一般人而已。

近年來因為隨機殺/傷人事件頻傳及媒體大篇幅報導下,大眾不免會將精神病友貼上危險的標籤。設立在社區裡的精神復健機構(康復之家、精神護理之家、日間型機構等)也常遭受到附近居民的反彈,而這些機構卻是幫助慢性精神病友重回社會非常重要的一環。其實在面對精神病友時感到恐懼、害怕都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是人的本能,對於跟自己不同或是「異常」的人事物存有戒心。去污名化、撕下標籤等口號也正因如此而顯得困難。然而慢性穩定的精神病友真的有這麼「與眾不同」嗎?根據目前國際間的研究,大多數慢性精神病患在經過規律及良好治療後可以正常生活。社區精神復健網的設立,能夠在社區裡提供一個對病友友善支持的環境,讓他們在規律服藥、病情穩定的情況下,有可以重新與社會牽起連結的機會。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示意圖。圖片來源/Pexels)

用理解代替恐懼,慢慢填補社會安全網的漏洞

莛苑康家負責人以台北市為例,提到:「台北市精障患者遍佈各個社區角落,很多都是相對弱勢的族群,部分甚至沒有人可以協助他們就醫治療,而讓這些沒有接受治療的精神病友存於社區才是令人擔憂的未爆彈。」社區大樓總幹事也承認一開始聽到大樓內要設立康家感到非常恐懼,覺得這類型機構就像是不定時炸彈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意外。一開始會收到一些居民投訴,然而隨著時間推進,投訴量愈來愈少,居民也愈來愈可以接納這些病友。他也提到康家有定期提供社區服務、舉辦講座,讓大樓住民對他們多了一分認識,少了一分恐懼。社區內康復之家的設立,其實就是讓慢性穩定的精神病友在還沒準備好回歸社會前,能夠有機會與同儕互動、學習日常生活技能的地方,有些康家也會代替管理藥品,幫助病友能按時服藥。這類型的機構不僅能協助病友維持身心功能,也能搭起他們重回社會的橋梁,一點一點地將社會安全網的漏洞補起來。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而在校園方面,位於莛苑康家對面的萬芳國小張主任在接受訪談時坦言他其實並不了解康復之家是在做什麼的,也不清楚國小對面有這樣的機構存在。而在經過解釋社區型復健體系及康復之家的用途後,他對於社區中能有提供精神病友復健、協助他們重回社會的機構是抱持著樂見的看法,認為社會上的確需要有這些地方提供穩定的精神病友幫助。站在教育者的立場,張主任強調教導孩童接納及保護自我安全是校方的優先考量。他也強調,他並不認為康家這類的機構設立等於會對校園造成安全威脅,而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本來就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事物及多元環境,如何接納尊重不同於自己的人及畫出自我界線,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課題。

病患眼神中的迴避,是思覺失調常見的症狀之一,儘管如此,許多慢性精神病友還是期許自己能夠慢慢地拉近與人群的距離,而康復之家等社區型復健機構提供了他們一個機會。我們呢?準備好不再迴避,握住他們努力伸出的手擁抱他們了嗎?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關於作者|柯芝宇,現為不分科住院醫師。在為期兩個月的社區醫學訓練中接觸到社區精神復健體系,參訪了地方的康復之家以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在後續追蹤時發現大多數民眾對社區精神復健相對不了解,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能夠對慢性精神病友以及社區復健體系有更深的了解。

<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讀者投書

歡迎您投稿「康健名家觀點」,分享您的專業知識與觀點想法。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