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_百度百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境内公办高校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收藏
0有用+1
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简称“杭电”,位于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是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硕士推免权和全球雅思考点。对口支援衢州学院 [1-3] [5] [9]
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先后隶属于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设有19个学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开设48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教职工2600余人,专任教师18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8000余人。 [5]
创办时间
1956年
主管部门
浙江省 [25]
图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外文名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简    称
杭电
创办时间
1956年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
理工类
主管部门
浙江省 [25]
现任领导
吴卿 [44](党委书记)陈积明 [44](校长)
专职院士数
3
本科专业
48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
硕士点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6个 [5]
院系设置
19个学院及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
校    训
笃学力行、守正求新
校    歌
杭电之歌
校庆日
3月20日
地    址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开发区白杨街道2号大街1158号
院校代码
10336
主要奖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
国内第一台生物3D打印机
知名校友
王东升戴珊刘体斌郑钧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浙江电机专科学校

1956年3月,创建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隶属第二机械工业部。
1958年6月,学校更名为杭州航空工业学校,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
1958年12月,学校下放,与浙江机械专科学校(现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机科合并为浙江电机专科学校,隶属浙江省机械厅。
1961年4月,更名为浙江机械工业学校,隶属浙江省机械厅。
1962年11月,中央回收,隶属第三机械工业部
1963年3月,划归第四机械工业部管理。
1965年1月,更名为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隶属第四机械工业部。
省部共建高校
1970年2月,学校改厂,更名为学军机器厂,隶属第四机械工业部。
1973年5月,中央批准恢复办校,成立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隶属第四机械工业部。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1980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管理体制为“实行第四机械工业部、浙江省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领导关系”。
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0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6年,与原杭州大学联合申报“电路与系统”博士点获批。
1997年,电子工业部和浙江省签订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协议。
2000年5月,学校管理体制实行重大变化,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并被浙江省列为重点建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经教育部批准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2004年5月,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07年,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前身)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首次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工委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第一所与国防科工委共建的高校,也是国防科工委与地方共建高校中第一所电子信息类高校。 [4]
2009年,学校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0年4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1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签署协议,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4]
2011年9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5]同年,在省内率先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与浙江保密学院合署)。 [6]
2016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确定“十三五”期间继续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7年8月,获批成为研究生推免单位;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7]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8]
2020年12月26日,加入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 [9]
2021年8月,科技部批准建设第三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带一路”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导,奥地利MUT环保技术与机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维也纳技术大学及杭州言实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中国—奥地利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名列榜单,这也意味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迎来国家级实验室。 [21]
2022年12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平湖数字技术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 [24]
2023年4月,绍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杭电绍兴校区)建设工程招标代理、造价咨询项目招标公告》。 [27]
2023年6月15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天台数字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 [36]
2023年11月8日,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正式揭牌成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小学。 [43]
2024年4月17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行新质生产力研究院成立仪式,由该校党委书记吴卿担任院长。 [45]4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附属江南中学揭牌。 [46]
杭电校门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开设48个本科招生专业。 [5] [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学院
专业名称
学位授予门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学
车辆工程
工学
智能制造工程
工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保密管理
管理学
工商管理
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工业工程
管理学
电子商务
管理学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工学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软件工程
工学
自动化
工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
工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学
医学信息工程
工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学
应用物理学
理学
通信工程
工学
信息对抗技术
工学
英语
文学
会计学
管理学
财务管理
管理学
审计学
管理学
统计学
理学
经济学
经济学
金融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环境工程
工学
网络工程
工学
信息安全
工学
网络空间安全
工学
传播学
文学
数字媒体技术
工学
产品设计
艺术学
工业设计
工学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学
法学
法学
社会学
法学
汉语国际教育
文学 [22]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2600余人,专任教师1800余人,正高职称38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00余人。其中共享院士3人,****特聘教授2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3人,国家万人计划5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6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青年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9人。省特级专家3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设有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10]
类别
名称
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自动化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团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共享(双聘)院士(3名)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是全国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具有硕士推免权和雅思考点。拥有4个国防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6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 [5] [10]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学校共有8个参评学科上榜,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学科获得B+。
2024年3月15日,学校环境/生态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到此为止,学校已有5个ESI前1%学科,分别是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 [47]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获批时间
所在学院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2013
自动化学院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2013
电子信息学院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3
计算机学院
0839
网络空间安全
2018
网安学院
0802
机械工程
2018
机械工程学院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8
管理学院
0701
数学
2021
理学院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2021
通信工程学院
1401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2021
电子信息学院 [12]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获批时间
所在学院
0202
应用经济学
2010
经济学院
0701
数学
2010
理学院
0714
统计学
2011
经济学院
0802
机械工程
2010
机械工程学院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2010
自动化学院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2006
电子信息学院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2006
通信工程学院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2006
自动化学院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6
计算机学院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2010
自动化学院
0835
软件工程
2011
计算机学院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06
管理学院
1202
工商管理
2006
管理学院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20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0702
物理学
2018
理学院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8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0808
电气工程
2018
自动化学院
0839
网络空间安全
2018
网安学院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2021
外国语学院 [12]
专业学位硕士(18个)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获批时间
所在学院
0252
应用统计
2014
经济学院
1251
工商管理
2009
管理学院
1253
会计
2010
会计学院
0254
国际商务
2018
经济学院
0257
审计
2018
会计学院
0453
汉语国际教育
2018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
1351
艺术
2018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
0251
金融
2018
经济学院
0854
电子信息
2019
工程硕士对应调整
电子信息学院
0855
机械
机械工程学院
1256
工程管理
管理学院
0253
税务
2021
会计学院
0351
法律
2021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
0552
新闻与传播
2021
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
0856
材料与化工
2021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0857
资源与环境
2021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0858
能源动力
2021
理学院
1255
图书情报
2021
- [12]
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序号
学科类别
学科名称
1
省一流学科A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
2
控制科学与工程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数学
5
省一流学科B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
6
机械工程
7
信息与通信工程
8
工商管理
9
应用经济学
10
仪器科学与技术
11
材料科学与工程 [23]
各级重点学科名单
省重中之重学科一级学科 [15]
控制科学与工程
第一批省重中之重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路与系统
第二批省重中之重学科
海洋机电装备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省级重点学科 [15]
数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材料物理与化学
轮机工程
环境科学
会计学
企业管理
电路与系统(独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会计学
应用数学
环境科学
生物医学工程
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 [15]
电路与系统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会计学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2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1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0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13项。 [5] [10]
类别
名称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自动化专业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
电子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智能制造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
EDA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品牌制胜时代的品牌营销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6个)
信息安全、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
软件工程、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 [49]、信息与计算科学、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财务管理 [48]、金融学、信息对抗技术、工业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50]
国防特色重点专业(2个)
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国家管理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浙江省重点专业
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通信工程
参考资料: [13-14] [16-17] [22]
  • 学科竞赛
校园风景
截至2021年8月,学校学风浓郁,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近五年在挑战杯、互联网+、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和智能汽车等全国大学生顶级权威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600余项,8次入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球总决赛,曾获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等国际奖项,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在省属高校中位列首位。2017年第41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获得全球排名并列第20;2017年至2022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共获一等奖36项(含6项全国冠军),总成绩多年居全国第一;202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科技前沿专题邀请赛获赛事最高奖瑞萨杯;201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满额获奖,总成绩并列全国第一,2021年斩获数学建模国赛三大奖项之一的“知网研学奖”,这是浙江省首次获得该奖项;2018年和2022年两次取得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奖数量全国第一;在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七轮总榜单(本科)中排名全国第16位,地方本科院校竞赛榜单列全国第一。 [10]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广泛多元,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墨西哥、奥地利、塞浦路斯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33个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大力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充分发挥信息类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境外联合办学,在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建有7个境外办学机构。学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招生国别丰富,教育层次覆盖学历生教育和非学历生教育,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学生招生奖学金专项”,来华留学生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学校与国外知名高校和一流科研机构设立60余个实质性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有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每年都聘请大量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驻校任教,选派千余名优秀大学生赴国(境)外名校留学或长短期学习,选派近百名教师赴国(境)外高校进修学习。 [5]

学术研究

播报
编辑

研究机构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级脑机协同智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拥有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射频电路与系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视听认知健康与智能影像分析评价实验室等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4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4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载体、3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 [10]
省部级科研机构
级别
科研平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射频电路与系统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8]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医学信息与生物三维打印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物联感知与信息融合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装备电子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脑机协同智能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新型传感材料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数据存储传输及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船港机械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智能微传感器与微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30]
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数据安全治理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智能硬件关键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工业互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31]
国际科研合作基地
脑机协同智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32]
省级国际科研合作基地
中奥“一带一路”先进制造及智能环保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机器学习与智慧健康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高端自动化装备与技术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集成电路与智能传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智慧海洋装备技术 [33]
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智慧城市区域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省集成电路与智能硬件协同创新中心 [34]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42]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决策科学与创新管理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35]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在众多领域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六五”至“十三五”计划重点攻关、“973”“863”等高科技攻关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2022年实到科研经费突破6亿元,稳居省属高校第2。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其中,2021年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1年主持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 [10]

学术资源

  • 学术期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是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办、浙江省教育厅主管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1年,1988年批准为公开发行(季刊),1999年批准为双月刊(综合),2005 年更改为现刊名(双月刊),2014 年变更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电子与信息、计算机与控制、机电工程、材料与仪器、环境与生命、数理等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栏目设置有:综述评论、学术论文、技术论文、科技简讯。社会科学版主要刊登文、史、哲、艺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科研成果,栏目设置有:经济与管理、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法律、哲学与政治、文化与教育。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多次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先后被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学引文数据库( SCD )等收录。
  •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拥有藏书504.1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30.82万册,电子图书273.31万册,长期订阅的中外文报刊977种;从2000年开始,图书馆开始加强数字资源的建设,引进了包括ScienceDirect、IEEE Electronic Library、Web of Science、EI、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维普、读秀学术搜索、超星数字图书馆、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正保多媒体学习库、超星学术视频、软件通等几十种中外文数字资源;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济管理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藏书体系。 [19]

文化传统

播报
编辑

学校标识

  • 校徽
校徽
学校徽志为双环套形,内环中心是由英文小写字母e演变成的浪潮造型,寓意学校处于信息时代前沿;内环下方是“1956”。外环上方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环下方是“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37]
  • 徽章
学校徽章为印有学校徽志的圆形证章和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37]
  • 校色
学校标准色为“杭电蓝”。 [37]
  • 校旗
校旗分为主旗和副旗。主旗为蓝底白字的长方形旗帜,副旗为白底蓝字的长方形旗帜。校旗中央均印有学校徽志与横式中英文校名。 [37]

精神文化

  • 校训
笃学力行、守正求新。 [10]
  • 校歌
作词:集体创作
作曲:王见宇、张叶帆
杭电之歌

社团文化

  • 文化建设
学校打造了文化活动月、学术文化月、科技创新节、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等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形成了“缤纷下沙·校园文化活动月”、“红色家园”网站、 “大学之道”人文讲坛、“问鼎”科技系列讲座等一批优秀的校园文化品牌。 [10]
  • 学生会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委员会,成立于1992年,它是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员会直接领导和共青团委员会指导帮助下的,代表广大同学利益的自治学生群众组织,由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会委员会、学生会主席团等机构组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代表大会是校学生会的最高权利机关,每三年举行一次。该校学生会是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委员单位以及浙江省学生联合会主席团单位。
  • 精品活动
一二·九运动大合唱比赛
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学校领导

播报
编辑

现任领导

校长
陈积明
纪委书记
任蔚青
副校长
马国进、李文钧、周青、颜成钢
党委书记
吴卿
党委副书记
陈积明、钱波、戚明均
党委委员
马国进、李文钧、任蔚青、周青、颜成钢、陈云、孔万增 [44] [51]

历任领导

历任书记
姓名
任职时间
刘光
1956.6-1962.12
李光
1963.6-1968.9
郑廉
1973.12-1978.10
方乔
1978.10-1980.5
王士英
1980.5-1985.2
周行权
1985.2-1988.4
王骏
1988.4-1995.8
曹金荣
1995.8-1999.3
方华
1999.3-2011.9
费君清
2011.9-2015.10
历任校长
姓名
任职时间
周晓光
1958.01-1961.04
周锡铭
1961.04-1966.02
郑廉
1973.12-1978.10
蒋葆增
1980.05-1982.12
王祖耆
1983.01-1988.04
周行权
1988.04-1993.07
严晓浪
1993.07-1999.03
叶明
1999.03-2003.06
薛安克
2003.6 -2017.4

知名校友

播报
编辑
商界人物
原学校教师,现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广州无线电集团董事长、广电运通董事长
广州越秀集团董事长、广州无线电集团公司总经理
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
戴云法
中国花木城、钱江(香港)集团、亨利戴(香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彩虹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现任长虹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2001年起在硅谷Sun Microsystems公司从事计算机芯片设计CAD工作
现任安佳置业集团董事长
现任南京新港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副总裁,首席人事官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彩虹集团董事长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财务局局长、总会计师,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青岛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高级工程师,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海尔集团副总裁
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王滔
曾任搜狐公司副总裁,畅游公司CEO。现任中影游娱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波导股份公司副总
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建峰
富达(美国)工业集团总裁
许国飞
南京中电熊猫集团总经理
中信集团董事、财务总监
郭满金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曾任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司长、总经济师,现任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
李学慧
北京中视电传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
庄作瑾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原副总裁
刘卫
重庆隆鑫地产集团原创始人及董事长,九汇资本董事长
现任昆明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岳旭强
蘑菇街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CTO)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E都市、房途网、51信用卡创始人,现任杭州恩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EO
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之一,现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客户服务官(CCO)
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之一,现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才官(CPO)
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叶春和
历任江苏证监局副局长、重庆证监局局长,现任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
白晋民
香港亚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亚博中国CEO
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总会计师
胡家政
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周继国
中国中电国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电港执行董事
姚建梁
浙江省特聘专家,新日本产业株式会社董事长
金水祥
厦门鑫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杜鹃
四川中砝集团董事长
武润奎
陕西凌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姚建中
现任亚洲资本再保险集团(ACR)经济研究部主管、浙江大学风险管理与社会保障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杜鹃
四川中砝集团董事长。 [20]
王礼贵
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副主席,中国普天国际事业本部(深圳)营运总监,广电运通独立董事
怀菊明
中国电子科集团公司第二十八所副所长
宋德明
四川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杰
中国电信贵州省公司副总经理
李松平
北京首创集团副总经理。
林励
曾任颐高数码连锁常务副总裁,现爱学贷合伙人、CMO
丁晖
英特宜家购物中心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冯之雁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任澳洲FENYX信息技术公司董事长。
叶小杭
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登洲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会计师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技术业务总经理
吴奇敏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党委书记
-
-
科教文卫
73级校友、原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现任浙江树人大学副校长。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微电子CAD所所长、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万建
现任浙江科技学院副院长。
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
张小红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原副院长。
陈松
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
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负责“211”工程“十五”建设项目“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的子项目“贵重仪器设备网上共享与管理分系统”和教育资源共享网格的研发工作,并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陈德喜
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章子峰
香港文汇报浙江分社社长
-
-
政界人物
贾建政
任首届董事会董事长。现任联创光电党委书记
孟刚
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
陈建忠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郑建民
广东省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司长
陈锦梅
杭州市财政局原局长
孟昭运
浙江省地质勘探局原党委副书记
吴奇敏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党委书记
浙江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
方巍
宁波市经信委(智慧办)副主任
刘建新
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陈智伟
浙江省发改委巡视员
江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所所长
-
-
文艺界
中国著名摇滚乐歌手
知名歌手
中国原创音乐人
-
-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时间
奖项名称
2008年
“浙江省文明单位”
2017年9月
“浙江省重才爱才先进单位”
2018年11月
在2018年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中获组织贡献奖
2021年6月
入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奖“年度国际战略奖”
2021年12月
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单位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