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碑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碑

苏州碑刻博物馆收藏的文物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苏州城内从事纺织业的机匠大规模罢工。机户(机匠的雇主)与地方官吏的利益受到损害并惊动中央政府,最后罢工以机户在改善机匠待遇的基础上呈请官吏行文“永禁”“叫歇”告终。叫歇即叫停的意思,全名为“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碑”。此碑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实物资料,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列为“通史”陈列。
中文名
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碑
文物年代
公元1734年
文物类别
碑刻
文物收藏
苏州碑刻博物馆

简介

播报
编辑
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碑
年代: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文物原属:苏州玄妙观机房殿
文物现状:藏于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人民路三元坊府学文庙大成殿),拓片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通史陈列中。

发现

播报
编辑
1956年一个星期天下午,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教授纪庸先生在家里翻阅《吴门表隐》,发现第十一卷有这么一条:“永禁纱缎机匠叫歇帮行碑,在圆妙观机房殿内。雍正十一年,长洲县沈光曾奉巡抚高其倬、布政白钟山、知府姚孔鈵宪行勒石。”这记载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可惜这碑的文字从未有著录,连《玄妙观志》中也不载。于是他只好即刻到玄妙观去查找,在道士的指引下,果然在观中一间偏殿(机房殿)的墙中见到了这块被砌在墙内、上半部分已被涂抹得不成样子的石碑。
这正是工商经济史中绝好的材料——永禁机匠叫歇碑。纪庸教授把碑看了又看,可是室内光线暗淡,要详细了解,必须把碑取出才行。回到学院后,他去找才到苏州不过几个月的历史系主任柴德赓先生,柴听了很感兴趣,两人一起到有关部门几经交涉,终于获准取出了《叫歇碑》。仔细研究之后,柴德赓写了《记〈永禁机匠叫歇碑〉发现经过》一文,作了介绍,发表在《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

碑文

播报
编辑

原文

江南苏州府长洲县正堂沈,为革除机匠叫帮之害等事。奉特授江南苏州府正堂加一级纪录七次姚宪牌开,奉署理江南苏州等处十一府州承宣布政使司事分守常镇道加三级纪录十六次王宪牌开,奉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使总督江南江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操江加二级纪录八次赵批,升司详请禁革机匠聚众勒歇阻工一案缘由。奉批:如详勒石永遵,仍候抚部院批示。缴。等因。又奉太子太保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巡抚江宁等处地方世袭三等阿恩哈尼哈番纪录五次高批:如详勒石永遵,取碑摹送查,仍饬地方官不时查察,勿令再复滋事,仍候督部堂批示。缴。各等因。到司仰府。奉此。合就抄粘转,仰县查照宪批来文,即便勒石永遵。该县仍即不时查察。如敢再复滋事,即行严拿解究,并取碑摹五套送府,以凭转呈各宪,毋得迟延,致干未便。等因。并奉抄粘司看,内开:查得长洲县详禁机匠聚众叫歇,勒加阻工一案,先据该县通详,奉宪批司查议。即经转饬苏州府妥议,详司核转去后,今据该府县议详,内称: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惟有不法之徒,不谙工作,为主家所弃,遂怀妒忌之心,倡为帮行名色,挟众叫歇,勒加银,使机户停职,机匠废业。致机户何君衡等呈请勒石永禁。通详各宪,批查议详。并称:各匠常例酒资,纱机每只常例,给发机匠酒资一钱,二月朔日给付四分,三月朔日给付三分,清明给付三分,三次分给,共足一钱之数。缎机每只常例,亦给付机匠酒资一钱,六月朔日给付四分,七月朔日给付三分,中秋给付三分,三次分给,共足一钱之数。至于工价,按件而计,视货物之高下、人工之巧拙为增减,铺匠相安。详请饬令,各相遵守。嗣后如有不法棍徒,胆敢挟众叫歇,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应比照把持行市律究处,再枷号一个月示儆。等情。议复前来。似应如其所请,饬行地方官勒石永遵,取碑摹遵依报查。缘批查事理,似合详复,伏候宪台鉴核批示饬遵。等因。下县。奉此。合行勒石永禁。为此示谕机匠人等知悉:恪遵宪禁,各安其业,毋得聚众叫歇悮工,致干照把持行市律究处,枷号示众。须至碑者。
雍正十二年十二月,长、元两邑同人公立:何君衡,王奕生,陆恒成、蔡其章、李兆昌、顾斌侯、庄思成、黄佳士、蔡在之、康长如、马声宣、周宁侯、黄仲安、陆季文,姚兆南、沈公扬、王商钦、沈殿臣、奚惟公、陈惟丰、庄惟章、王道生、孙在明、王惟玉、刘玉传、李子麟、胡子昌、朱景臣、朱圣瑞、袁载彩、谢书绅、沈时臣、钱裕林、顾仪中、蔡玉衡、何玉文、程远功、陆扶先、金玉章,沈裕臣、吴天衡、查仲远、陈禹凡、黄仲宣、袁公瑞、奚三省、欧宾璜、罗宁侯,唐衡如、蔡子良、徐同样、陈文升、周方觐、陆玉衡、李天禄、吴子钦、林方州、顾惟宁、陈公安、金子加、周御竹。

诠释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苏州城内的机匠不堪忍受资本所有者的残酷剥削,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罢工事件。这次罢工的影响非常大,以至惊动了中央,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使、太子太保、兵部右侍郎等当朝大员都极为关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此次罢工的处理。
从碑名来看,“机匠”,即机织工人;“机户”,即作坊主;所谓“叫歇”,是苏州方言,即高喊停工的意思,当“罢工”这个词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在苏州丝织业行会的机房里,已经有机匠因为不满机户的剥削,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待遇,而拍案高喊歇工。于是,叫歇就成了苏州特有的在丝织业行会中“罢工”的代名词。明朝中叶以后,玄妙观是纺织工匠聚集之所。当这里的“叫歇”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的时候,机户与地方官吏的利益无疑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他们的措施就是呈请官吏行文“永禁”,在永禁的同时也对机工的利益作了适当的让步,被迫同意纱机和锻机工匠在工银之外,每人每年另加“酒资”一钱,“工价按件而计”。因此这块碑反映了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劳资双方的矛盾、妥协和斗争。
此碑由机户所立,这是资方利用官府势力禁止织工罢工的事实,是研究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资料。从碑文来看,“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即作坊主经营企业并发给工人工资,工人则向作坊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获得报酬,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纺织业中出现了具有早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至于工价,按件而计,视货物之高下,人工之巧拙为增减”,这反映了计件工资和按质论价这一事实。作坊主还根据“纱机”“缎机”的只数,发酒费给操机的工匠。此外,碑文还反映了纺织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要求增加工资而进行罢工斗争的事实。以及长洲县府经朝廷、省以及苏州府的批示,由苏州府长洲、元和两县纺织业机户何君衡等69人立碑严禁机匠“叫歇”的运作过程。

价值

这块碑的发现,对研究明清时期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块碑的发现,对于十八世纪中国纺织业中资本主义因素增长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极有力的资料,对于中国工人运动史的研究,更有重大意义。1955年,中国史学界寻找“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的证据,其中吕振羽等学者认为,中国从明清之际,就已经孕育了新的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这块碑无疑提供了一个最有力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