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300萬人的保險市場,瞭解九○後保險意識

文◎管呂浩

1
2994

九○後出生的新世代在面臨高齡化、少子化的今天,他們責任愈來愈重。綜觀這一代的年輕人與過去相比,整體而言在資源豐沛的環境中成長,但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挑戰,這一群新世代保戶的保險觀念究竟如何?為什麼一定要買保險?

  據主計處統計,臺灣20~29歲的年輕人有300萬人,如果單獨看成一座城市與六都相比,在臺灣直轄市人口僅次於新北市的400萬人,雖然因為少子化的關係,這項數字和年齡比重一直在往下滑,但是300萬人的九○後,已經讓整個社會展現出不同的面貌。

  在九○後的最後一批人成年的同時,綜觀這一代的年輕人與過去相比,此一世代整體而言在資源豐沛的環境中成長,但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挑戰,這一群新世代保戶的保險觀念究竟如何?為什麼一定要買保險?

市場現況1:8成的年輕人都有保險,但是一問三不知

  本刊針對20~29歲的年輕人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逾8成的年輕人是有壽險保單的(見圖一),這包含醫療險、健康險等險種,而也有12%的年輕人是「確定自己一張保險都沒有」。

  究其原因,這一群年輕人的保單有7成是父母親所購買(見圖二),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其中許多人連自己的保單有幾張都不清楚(見圖三);雖然家人已經為其購買,但也正因為如此,自己的保單從小到大都是父母繳費,造成年輕人對自己的保單「不知道有幾張,不知道買了什麼,不知道保費多貴」的「一問三不知」。

  有些年輕人在面對保險時,也認為既然父母已經有買過,那麼自己就不再需要購買。但是本期經營年輕市場有心得的受訪保險業務人員均指出,很多那些以「父母有買」為理由拒絕的客戶,在經歷保單校正或是真的遇上風險時,其保單通常都有保障不足或是根本無法理賠的狀況,或許業務人員在談保險規劃時,應和客戶深究保單內容。

 

圖一:臺灣20~29歲的民眾投保狀況,有無壽險保單

 

 

圖二:20~29歲民眾購買保險的原因

 

 

 

 

圖三:20~29歲民眾身上有幾張保單

市場現況2:年輕人投保,首重醫療險

圖四:20~29歲民眾心中的優先投保險種

  而在這一份問卷調查中也顯示,「您覺得以下哪一個險種應投保優先」的單選選項中,有52.9%的年輕族群認為投保最重要的險種應該是醫療險,其次是儲蓄險16.4%,不知道也沒有概念的年輕客戶占5%,也讓人明顯感受到醫療理賠和儲蓄功能在新世代的保戶心中是保險的主要功能,也是他們購買的主因。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年輕的世代或許還沒有特別想到死亡之後自己該有多少「身價」,但是他們可能從網路新聞媒體、報章雜誌,甚至是自己周遭的親朋好友身邊就能夠明白自身風險,他們知道自己若是住院了會造成家人的困擾,更要因此花費龐大的醫療費用。

  而在新世代保戶中,有許多小資族也開始透過保險來儲蓄,開始他們理財的第一步,或許在愈來愈晚婚的時代,他們現階段以自己的需求為重,加上低薪和物價高漲等種種考量,將錢當成儲蓄轉入保險是愈來愈多人的選擇。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