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雄:維持香港國際機場在空運貨物領域的龍頭地位

林世雄:維持香港國際機場在空運貨物領域的龍頭地位

香港經濟導報 【 2024-05-10 發表】

【香港經濟導報網訊】

國際機場協會(ACI)上月公佈最新排名,以貨運量計算,香港國際機場成為2023年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這是香港機場自2010年以來第13次獲選為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

常年登頂最繁忙貨運機場寶座的香港機場無疑在物流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香港運輸及物流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貿易及物流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23.7%,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其餘三個分別為金融服務、旅遊、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中貢獻 最大的行業。 其中,物流業就佔了本地生產毛額的6.2%。

但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局勢和激烈的競爭,香港機場將如何衝出重圍,維持自身的國際樞紐地位?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接受香港《經濟導報》專訪時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林世雄(圖源:受訪者提供)

 

01

獨一無二的優勢

 

ACI的數據顯示,香港機場2023年處理的貨運量約433萬公噸,遠超過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卡達哈馬德國際機場等亞洲國際樞紐。

“我很高興香港國際機場於2023年能繼續成為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林世雄向本刊記者表示。 他認為,香港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世界級的聯通能力、高效的海關、國際貿易聯繫及經驗,造就香港了在航空運輸網絡方面的優勢。

林世雄曾在網誌中表示,香港位處亞洲要衝,四小時飛行航程可達亞太區主要市場,五小時飛行航程範圍更可覆蓋全球超半數人口。

此外,他認為,香港更重要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連結世界”的獨特角色。

他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表示支持香港鞏固 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並提出要推動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以及於大灣區建設世界級機場群。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的發展,各地人員及貨物往來頻繁,為香港國際機場以至珠三角其他機場帶來更多的機會和額外的航空交通需求。”林世雄表示。

 

02

複雜多變的情勢

目前,全球地緣政治複雜多變。 根據ACI的數據,儘管2023年的香港機場的貨運量比2022年增長了3.2%,但和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前的2019年相比仍減少了9.9%。

林世雄認為,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和地緣政治的影響下,全球供應鏈出現變化,影響空運貨量表現。 他表示:“由於變化涉及整個供應鏈不同持分者,包括供應商、零件及產品製造商、分銷商及零售商等,故原材料、零件、半成品及最終產品的貨物流向也會有潛在的變化。 ”

但他也強調機場空運表現一直保持穩定:“事實上,在疫情高峰期的2021年,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唯一機場達到500萬公噸貨量,更超越了其2019年疫情爆發前的480萬公噸 貨量紀錄。

此外,他引用ACI的數據指出,2023年整體環球空運貨量按年下跌3.1%,但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及高效的貨運操作,香港機場貨量仍按年錄得3.2%上升,年內貨運量 達430萬公噸,再度成為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

面對多變的局勢,林世雄認為香港機場仍有能力維持國際樞紐地位:“香港國際機場坐落於亞洲中心優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其廣闊的航空網絡及高效可靠的貨運服務,即使面對不斷 變化的貿易格局,預計機場將繼續成為全球跨境貿易運輸的最佳空運樞紐選擇之一。

另外他提及,在潛在的供應鏈重組及分工調整下,中國內地仍為全球主要的製造業基地及消費市場。 中央政府於《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支持香港鞏固與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而且,香港毗鄰大灣區,香港國際機場將積極發揮雙門戶的角色,成為大灣區的國際貨運樞紐。”他補充說。

在具體措施方面,林世雄表示,運輸及物流局會因應航空公司的服務及市場需求,以靈活批准營運額外航班的申請。 此外,機管局一直致力於加強機場的貨物處理能力和效率,並發展高價值貨物空運。 當中,機管局已在機場南貨運區預留土地,以支持轉運、跨境電子商貿及高價值溫控空運貨物的發展,其中包括去年啟用的敦豪(DHL)擴建項目和菜鳥智慧港, 以及預計2028年完工的UPS新樞紐中心。

機管局也正與東莞共同推廣“海空貨物聯運”模式,並計劃在明年底前完成“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永久設施的首階段建設,逐步達至每年處理一百萬噸貨量, 以更好地滿足大灣區的國際貨運需求。 機管局也積極擴展航空貨物服務,包括東莞物流園區的冷鏈貨物服務、與珠海市共同開展國際貨運業務,以及吸引國際貨運公司及主要全球零售商以香港作為在亞洲的航空物流基地。

“為應對外圍環境的挑戰,我們將充分利用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獨特優勢,以維持香港國際機場在空運貨物領域的龍頭地位。”他說。

 

03

乘客貨物兩手抓

雖然香港機場憑藉貨運量蟬聯全球最繁忙機場,但在客運量上已多年未重返全球前十名水平。 不過根據機管局最新數據,今年第一季,機場客運量達1,270萬人次,與2023年同期低基數相比上揚81.7%。

林世雄表示,目前共有約120家航空公司營運航班來往香港機場和全球約180個目的地,航點數恢復至約疫情前的80%。 每日客運量及航班升降量最高分別已恢復疫情前約8成和9成。

他指出,為了應付長遠的航空交通需求並提升客貨運能力,機管局正發展三跑道系統。 第三條跑道已在2022年依時啟用,而三跑道系統目標於今年底完成。 機管局會因應客運需求,循序分階段啟用相關的客運設施。 擴建後的香港機場,2035年起將可達到處理每年1億2,000萬人次旅客及1,000萬公噸貨物的目標。

“為掌握三跑道系統帶來的機遇,同時配合國家'空中絲綢之路'的建設,政府會針對現時主要航線及具潛力的'一帶一路'航線,包括位於歐洲、非洲、南美洲及亞洲在 內的地區,商討及優化民航協定並加強與相關地區之間的航空服務聯繫。

此外,他稱運輸及物流局會鼓勵本地航空公司因應市場需求及配合國家的發展策略加強服務;而機管局亦一直與非本地航空公司商討開展及增加往來香港的航班,以及與相關單位合作加強 宣傳工作,以增加來港旅遊及商務的需求。

目前政府也尋求擴大香港機場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服務腹地。 “客運方面,機管局建造了海天中轉大樓,並推出了'經珠港飛'直通客運服務,亦在大灣區內設置了城市候機樓,以更方便大灣區旅客使用香港國際機場 來往海外。

另外他表示,人才亦是運力的關鍵因素。 政府分別於2014年成立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及於2016年支持機管局成立香港國際航空學院,以推動航空業界的專業發展,並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航空業。

林世雄表示,機管局也聯同機場社區積極提升從業員的工作環境和福利,以及在機場服務上應用科技和智慧技術,以減輕人力需求的壓力。

“為支持航空交通的疫後復甦,除了業界積極進行本地招聘之外,政府於去年七月推出針對航空業的輸入勞工計劃。就三跑道系統投入運作後的人手需求,機管局將於今年 進行新一輪機場人力資源調查,來檢視機場業界人手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