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汉语成语)_百度百科

上善若水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汉语成语
展开31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上善若水(拼音:shàng shàn ruò shuǐ)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老子道德经》。 [1]
上善若水指具有完美道德的人,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后也用来赞美人的无私奉献和宽厚、包容、谦卑的高尚品德。主谓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5-6]
中文名
上善若水
拼    音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反义词
无恶不作
出    处
道德经
注音字母
ㄕㄤˋ ㄕㄢˋ ㄖㄨㄛˋ ㄕㄨㄟˇ
语法结构
主谓式
语法属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

成语出处

播报
编辑
先秦·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上善若水”。 [1]

成语故事

播报
编辑
孔子十分仰慕老子,他曾多次对弟子们说老子博学而睿智,不仅博古通今、通晓仁义礼乐之道,还能传授人提升德行修养的要领。孔子对老子怀着崇敬之情,他一直希望能有机会亲耳聆听老子的教诲。 [2]
有一次,孔子终于成行,得以拜会仰慕已久的老子。老子见孔子和弟子们千里迢迢来拜访自己,非常高兴地接待了他们。他和孔子一见如故,谈经论道,并兴致勃勃地带着孔子去拜访了周朝大夫长弘。长弘擅长音乐,他的演奏让孔子如痴如醉,他还教给了孔子许多关于音乐方面的知识,让孔子受益匪浅。 [2]
老子又带着孔子观看了周朝的祭祀大典,给他一一讲解周朝的祭祀礼仪,使孔子很受益。孔子在老子的陪同下待了很多天,他感到不虚此行。老子不仅儒雅好客,还将很多学问和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孔子,给予孔子很多做人、处事、为学的忠告,并谦虚地与孔子探讨。 [2]
一晃很多天过去了,孔子不得不依依不舍地辞别老子。老子送别孔子一行,一直送到了黄河岸边。孔子站在岸边,看见河水滔滔不绝,朝着远方奔去。他触景生情,觉悲伤地感叹道:“时光是多么易逝啊,而人生又多么像这眼前的流水。黄河水昼夜不停地向远方奔去,时光也是日夜不停地在飞快流逝,我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一想到时光如水,就禁不住会悲伤,人生实在是太短暂了!” [2]
老子听了孔子的感慨,就说道:“人生和天地万物,既然同属于自然,那人生必然也就逃不过自然的法则。人要经历婴儿、孩童、少年、壮年和老年这些不同时期的成长和变化,就像一年中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和交替一样,这些都是自然变化的基本规律,有什么可悲伤的呢?你这样忧愁,不过是徒增烦恼啊!” [2]
孔子听了赶紧解释说:“我并不是为我个人的人生而忧愁,我是忧天之大道和仁义礼乐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践行和实施。天下纷争、战乱不止,我们的国家还没有治理好,而时光又流逝得那么快,所以我才觉得人生太过短暂,使我不能对这个社会和人民多做一些贡献。” [2]
老子听后就劝慰孔子道:“你要明白人力是有限的。你看天地,人力难以推动它运转吧,但天地却可以自行运转和发展;你看太阳和月亮,它们也不需要靠人力去点亮,就能辉耀天地;你看天上的星星繁多,虽无人给它们排列顺序,但它们却星罗棋布,井然有序;你看天地间的飞禽走兽、草木虫鱼,它们皆不是由人力而制造的,却能够自然出生、自然成长。这些全是自然之力所造就的啊,人力能做到这些呢?就连人的生老病死和荣辱成败,都是由自然的法则在主宰呢。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顺应自然之规,遵守自然之道,那么国家就可以依照自然的法则而自治,人也可以依照自然规律而自正,何须我们津津乐道于礼乐、噪碟不休地以礼乐去倡导仁义呢?强行以礼乐之道去倡导仁义,是违背人的本性、与自然规律相去甚远的做法!那就好比是敲着响鼓去追赶逃犯,你把鼓敲得越响,那逃犯就会跑得越快越远啊!” [2]
过了一会儿,老子指着黄河水,对孔子说:“你何不以水为师,学学水的大德呢?”孔子看着黄河,问道:“水有何德?我该向它学些什么呢?”老子说:“这世上最完美的大德上善就像水一样,具备水所有的品性。水滋润万物却不和万物争高,人和树木朝着高处攀爬生长,水却独自朝着河谷、坑洼的低处流滴。所以江河与海洋可以容纳百川,成为河谷中的王者。它看似居于低位,却具备与世无争的谦卑之德,能承载、能包容;它看似柔弱,却具备百折不挠的柔德,能滴水穿石、以柔克刚!” [2]
孔子听了老子的话,恍然大悟道:“听您一席话,我茅塞顿开。众人都急争上游,水却独处低位;众人都去占据安全、平稳的地势,水却勇赴险滩;众人都向往洁净、远离浑浊,而水却包容混沌与污浊。水所选择的尽是人所厌恶弃绝的,与万事万物相让不争,这原来正是上善若水啊!” [2]

成语寓意

播报
编辑
水利万物,生发万物,滋养万物,却一无所争。水清洗污移,涤除垢渍,接纳令人厌恶的腐臭烂淤而无恨无怨。水的品质几乎和道一样尊贵,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老子将水当作最高尚的人格的写照,并告诚人们,说话做事要如流水一般善于引导别人、潇洒脱俗、悠然自得。作为统治者,施行政务时要如水一般放低姿态,要具备水滴石穿的精神,逐渐使政令深入人心,要以柔制刚,而不是使用强硬手段逼迫民众听从支配。水有灵性,知道应该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绝对不会和人争斗,如此一来,不仅成全了他人,而且也保护了自己,所以就不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嫉妒及仇恨。 [3-4]

成语运用

播报
编辑
  • 成文用法
“上善若水”指具有完美道德的人,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后也用来赞美人的无私奉献和宽厚、包容、谦卑的高尚品德。主谓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5-6]
  • 运用示例
唐·顾况《宜城放琴客歌》:“上善若水任方圆,忆昨好之今弃捐。服药不如独自眠,从他更嫁一少年。” [1]
清·谭莹《何药圃诗钞后序》:“又闻先生道匡雅俗,行彻幽明,与物为春,上善若水,周流忘念,才操不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