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香港限奶令,为什么香港的婴幼儿用品商家不去抗争?

当年香港的奶粉被大陆消费者抢购,导致奶粉被买空,香港人做出的反应的是立法严惩。 2013年3月1日,香港政府宣布“限奶令”,所有离境人士携带的奶粉不得…
关注者
4
被浏览
301

3 个回答

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費解,理論上,產品暢銷,多購一點貨就可以了。

但實際情況有點複雜,訂貨需要備貨期,需要國外資廠商落實。外國廠商供應香港代理商產品數量有限制。

當時,一窩蜂湧到香港採購,香港貨源不足,諷刺的是,同一貨品,內地代理商却有貨,只是沒人買。

是信心危機波及內地整個奶粉行業。

在香港,有沒有限奶令,對奶粉銷售沒有影響,都會賣清,分別是本地人購買及水貨客購買。

限奶令的目的,是希望保證本地人能買到。

「限奶令」政策的制定背景:

香港自2000年起经济疲软,2003年SARS疫情严重冲击零售和旅游业,失业率上升至7.9%。为刺激经济、拯救衰退中的香港,特区政府派代表与中央政府商讨计划,并于2003年中开放内地个人游,即内地居民可个人前往香港旅游。此后十年间,内地游客为香港带来巨大经济效益,零售额翻倍,旅游收入飙升至3462亿港元。然而,随着内地旅客增加,自由行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人民币汇率升值,使香港商品相对便宜,吸引了一般旅客,但也引发了水货客(水货客指购买香港商品后带回内地转售赚取差价的人。香港作为自由港,水货文化长期存在)问题。与传统水货文化不同,水货客主要购买日常用品和食品,尤其在2008年内地出现三聚氰胺毒奶粉恐慌后,大量内地人和水货客涌入香港购买奶粉。导致奶粉供应短缺,部分奶粉商和零售商加价。当时本地市民购买奶粉十分困难,甚至需要亲友帮忙跨区购买。此问题引起了消费者委员会的关注,但奶粉短缺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制定「限奶令」的原因:

2013年初非本地消费者对香港市场配方奶粉的巨大需求,大量水货活动严重影响了奶粉供应,导致某些品牌奶粉严重缺货。为了稳定奶粉供应,政府于2013年3月1日实施了「限奶令」。该措施限制了离境人士携带奶粉出境的数量,规定每人不得超过两罐。违反规定者将面临罚款五十万元及监禁两年的处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该措施旨在规范零售层面的水货活动,避免本地零售店的库存被外地需求大量吸收。同时,「限奶令」也确保了本地父母能够在合理时间内方便地购买到所需的配方奶粉,保障本地婴儿有足够的奶粉供应,而不必担心价格异常波动或供应短缺的问题,避免非本地消费者将其抢购一空影响香港市场。


反对的声音:

来源 香港01

不少人反对推出「限奶令」,认为这种限制会损害香港作为自由港的声誉,同时也破坏了内地人对香港的观感,认为香港人自私自利,排斥内地,从而加剧了两地之间的矛盾。此外,即使水货客不购买奶粉,他们仍有很多其他商品可选择,限奶令并不一定解决水货问题。实际上,实施「限奶令」后,水货客现象并没有立即消失,那些熟悉情况的水货客仍会继续携带奶粉过境。

一些奶粉生产商和零售商也指出,奶粉短缺只是个别品牌的情况,但「限奶令」却涉及所有供应商,对无辜者造成了影响。他们认为政府的做法损害了自由经济,质疑该法规是否违反世贸协定,并呼吁加入日落条款。

时任食物及卫生局副秘书长陈钧仪反驳说,虽然只有个别奶粉出现供应短缺,但已经占据市场份额的60%,对香港婴儿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还指出,尽管在农历新年前奶粉供应商保证货源充足,仍有很多家长反映奶粉短缺,只能实施「限奶令」,而且政府之前已经与业界进行了咨询。时任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陈肇始重申,该措施是特事特办,将在实施后与业界沟通,以确保香港婴儿真正有足够的奶粉供应后才会取消措施。她还表示,奶粉供应是否充足不能仅以个别因素为界定,因此暂时不适宜设立日落条款。工业贸易署和律政司均指出,在实施措施前已经研究,并认为没有违反世贸协定和《基本法》。

因此可以看出,商家和政府在立场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商家可能会在短期内从大陆消费者的涌入中获利,而政府考虑的是整体市场的稳定和消费者的利益。政府采取限制措施是为了保护本地居民的合法权益,并避免由供应短缺引发的价格上涨和社会不稳定。

没有大规模上街游行抗议的原因:首先,商家担心政府采取制裁措施,例如吊销执照或处以罚款,这可能导致他们的业务受到严重损害。面对潜在的负面后果,商家可能选择避免与政府对抗,以保护自己的经营利益。其次,尽管限奶令对商家的业务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他们仍能在受限制的环境下获得一定的利润。能够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并保持业务的可持续性。因此,他们可能认为抗议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超过了潜在的利益,选择继续经营而非抗议。第三,商家界内部可能存在意见分歧,对限奶令的看法和对策可能不一致。有些商家可能认为限奶令对他们的业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希望采取积极行动来争取政府的变更。然而,其他商家可能认为限奶令对他们的影响相对较小,或者他们有其他更紧迫的经营问题需要解决。这种分歧可能导致商家无法形成团结的抗议行动。


2019年检讨后维持「限奶令」:

立法会2019的资料文件《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配方粉出口管制检讨结果》显示,“食衞局經分析市場情況,並充分考慮持份者的意見,已完成是次檢討,決定現階段維持限奶令」現狀。”

来源 香港01

食物及卫生局发言人表示,考虑了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配方粉供应链委员会、区议会以及社会上不同持份者的意见,并分析了市场调查结果后做出了上述决定 。 预计非本地人对香港市场上的配方粉仍有潜在需求。 事实上,自2013年实施「限奶令」以来,从香港转口的配方粉货量明显增加。 此外,违反"限奶令"被定罪的案件数量自2016年以来每年维持在约3,800宗,并无下降趋势,显示香港的配方粉水货活动仍持续存在。

在此次检讨中,食物及卫生局在2018年进行了六轮市场调查,覆盖全港18区的药房和连锁店销售配方粉的地点。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员有90%的机会能够在随机抽选的指定零售点即时购买到指定的配方粉,即使未能即时购买到,只需步行约五分钟到附近一至两间零售点,通常 也能购得相同的配方粉。 "限奶令"在确保本港零售点稳定供应配方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几年稳定的供应令本地父母放心,目前没有其他措施能够轻易替代。

发言人补充道,政府将继续监察配方粉供应链的情况以及本地市场对非本地需求的变化,以确保本地配方粉的稳定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