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輝打造綠色地產品牌 投資價值因而升級?

內地實行「房住不炒」的監管基調,各內房企業都有必要重新審視在新市場環境中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方法。說到「可持續發展」,學術上把它定義為三方面的平衡發展,包括經濟、社會、環境。

商業世界往往忽視了環境保護帶來的效益和價值,以為環保是單純的成本投入。旭輝控股(SEHK:884)近日發行綠色債券,實踐綠色理念,打造綠色地產品牌,同時通過 ESG指標(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塑造新的核心競爭力。

甚麼是綠色債券?

綠色債券是指將所得資金用於為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項目」而進行融資或者再融資的債券工具。根據國際資本市場協會的《綠色債券原則》,綠色項目需要經過評估能夠支持環境可持續發展,並滿足所籌資金的流向和管理公開透明、有跡可循等條件。

近年,中國政府接連出台一系列扶持綠色金融的發展措施,綠色債券快速發展。2019年中國發行人在境內外市場總共發行價值3862億元(人民幣・下同)綠色債券,發行總量全球第一。不過在房地產行業,綠色債券用於建築節能減排和綠色建築開發建設的比例仍偏低,鮮有上市房企參與。

融資成本下降

旭輝發行一筆3億美元的5.25年期境外綠色債券,亦是集團首筆綠色債券。今年4月,旭輝訂立了綠色債券框架。獨立第三方評級機構 Sustainalytics 對該框架提供綠色認證,證明集團的綠色金融框架「可信且卓有成效」,合符《綠色債券原則2018》和《綠色貸款原則2018》的核心組成要求。得到專業評級機構認可,旭輝的綠色債券受市場追捧,峰值訂單獲8.2倍認購,當中24.5億美元的峰值認購訂單,綠色投資者佔比55%。

而從融資成本看,旭輝在今年1月發行的美元債成本為6%,而綠色債券的利率為 5.95%,成為了其於今年在境外融資成本的新低。所以是次發行綠色債券有望拓寬集團在資本市場的融資渠道,同時讓集團的綠色業務進一步發展,促進長期健康發展。

從ESG報告看綠色發展

綠色債券的名銜當然不是唯一體現旭輝綠色價值之處。7月8日,旭輝首次獨立發佈ESG年度報告,展示在綠色建築、綠色施工和綠色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實踐。

近年集團大力推行綠色建造,施工現場採取廢水管理、揚塵管理、廢棄物處理、降噪措施、節水節材等一系列措施。截至去年底,集團針對標準化產品的全裝修覆蓋比例達 92.3%,能有效減少材料損耗、廢棄物排放,以及業主拆改造成的浪費。

同時,旭輝嚴控產品質量,打造「透明工廠」,讓客戶親臨現場了解和監督自家房屋建造過程,增加項目品質的能見度,同時促使工程及管理品質的提升。

根據ESG報告披露,旭輝要求旗下所有住宅產品至少獲得綠色建築一星設計標識,高端項目更須力求二星或三星標準,以及LEED、WELL等一系列國際綠色建築認證。去年集團合共獲得15個綠色建築認證。在質量全方位監控下,旭輝的產品競爭力備受認同,集團旗下多個項目獲得詹天佑獎、英國國家景觀獎、國際地產大獎等行業獎項,並在第15屆金盤獎中一舉獲得57項大獎,蟬聯金盤獎總評選榜單第1位。

產品的提升亦從銷售端彰顯出來。在疫情後市場回暖的5月及6月,旭輝合約銷售額反彈阭勁,6月實現合約銷售251億元,創新高。

ESG報告亦列明了旭輝後續發展的明確方向:「繼續為企業戰略注入更多ESG元素,並積極爭取進入各ESG關鍵指數的機會,力求將公司打造為房地產行業ESG體系標杆,爭做可持續發展的百年企業。」

獲大行正面投資評級

旭輝在ESG報告的發佈得到了國際大行的認可,加上其銷售的穩健表現亦得信用評級機構的認可。7月13日,評級機構惠譽給予旭輝發行的美元綠色債券「BB」評級,並指評級反映集團穩定的財務狀況。

多間研究機構在6月、7月亦相繼為旭輝給予正面的投資評級,包括摩根大通、瑞信等投資機構給出「增持」或「買入」評級,令集團更受市場關注,吸引長線投資者資金。

編輯:Yan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