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華麗計程車行》改編真人真事!為什麼車行取名為「華麗」?

李李仁在「華麗計程車行」中飾演駕駛教練。圖/LINE TV提供;聯合報系資料庫
李李仁在「華麗計程車行」中飾演駕駛教練。圖/LINE TV提供;聯合報系資料庫

文/陳俊文

車行2―阿爸的車行

麗華車行誕生日記

阿森和阿惠要結婚了,民雄阿祖送來一件超級大禮「一間計程車車行」。

「阮袂騙你,計程車行就是愛號查某的名字,才會順。」

車行命名,阿祖自有一套哲理,車行大多以大客車為大宗,大客車要衝要拚,是拿來賺錢的,所以命名要響要旺,所以大客車屬於「武」車,要取男性陽剛的字眼,所以公司名號大多不離「大」、「千」、「億」、「益」、「萬」、「通」、「旺」等這些字眼。

相對於小型車,在當時轎車還不普及,算是有錢人的玩意,搭乘計程車其實跟坐家庭私人轎車沒兩樣,不是用來賺錢,是用來服務和享受,所以要順要穩更要心安,計程車屬於「文」車,要取女性溫柔的字眼,所以公司行號最好要有「和」、「順」、「安」、「美」、「嘉」、「佳」等這些字眼,每間車行,就像是我們的姊姊和妹妹,每間車行都是老爸的寶貝女兒。

麗華計程車行是我們家「華」字輩的第一間車行,最早成立在民雄阿祖家裡,直到爸媽在嘉義市郊八掌溪的溪底寮,購地起厝,車行才從鄉下轉進市區。

阿祖也有自己的計程車行,因此新掛的計程車都不會歸屬麗華計程車行的麾下,這樣的窘境,從訂婚到結婚,再到我出生,連續四年,都一直維持著三台車的數量,每台車每月行費七百元,再含稅總共七百一十四元,如果扣掉零零總總業務開銷,一間車行每月收入不到一千五百元,連一個禮拜的家庭生活費都不到,那陣子生活清苦,生活像是跑馬燈般,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而來,許多事都來不及快樂與悲傷,走過今天,盼望明天。

或許對當時的生活,曾經很深刻地活著,對於當年的民生物價,老爸老媽都歷歷在目,比如說巷子口麵攤,陽春麵一碗十元,計程車一上車起跳十六元,每跳一次四元等等,這些雖然經歷了將近半世紀,卻有如昨日般清楚分明。

有孩子後的家庭開銷,完全無法臆測,偶有許多隱形花費,老爸、老媽都要各自去兼差,才能勉強撐起這個家,老爸已經是車行老闆,仍繼續每天去阿祖的貨運行上班,當記帳員,並兼幫其他車行代辦監理業務,老媽仍是繼續回百貨公司當櫃姐。

七○年代的臺灣,正實施第二次的進口替代策略,進口原料與機械,自行製造資本和技術密集的產品,來替代原本要進口產品,簡而言之,就是發展重工業(煉油、石化、造船),同時期的配套措施就是要發展基礎交通建設(鐵路、公路、機場、港口),再加上發展能源建設(核能),這零零總總加起來就是「十大建設」,因為擴大內需,創造第二次經濟奇蹟,也巧妙地躲過第一次能源危機,老爸的車行在這時剛起步,車行裡的運將,日行千里,車子消磨大,一台換過一台,越換越大,老爸也曾認真思索過,傍晚和晚上開小差去走車,貼補家用,或許接手某一位運將的舊車,或許可以也接手運將的好財運。

然而車行會計事務實在是瑣碎又繁忙,當年報稅是每季三個月一次,實在是抽不出時間去學「開車」這檔事,就這樣子擱了十多年,老爸應該是全國唯一不會開車的計程車行老闆。

華麗計程車行

「麗華」與「華麗」,它們是我家最早的兩間車行,還有性別之分,屬於姊弟關係。

「麗華」這個傻大姐,在一片陽剛氣息的交通界裡,逐漸打出名號,名字好聽更好記,總會有一些新車主仰慕「麗華」而來,單一車行的車輛越多,掛上名號,會有群聚效應,但是「麗華」核定的牌照數都已經額滿了,於是老爸趕快去申請第二家車行,希望能延續「麗華」的運勢,索性就將這兩字前後顛倒,叫做「華麗」,氣宇飛揚,像是個瀟灑的小王子。

新跤(新手)就直接掛新車行「華麗」的牌,然而還是有些運將們都不願意,畢竟「華麗」的羽翼未豐。老爸鬼頭鬼腦,就想到一個妙招,其實車主最在意的是在車子腹肚邊(車門)的那幾個字,後座側門上,必須噴上車行的行號,宣告你所附屬的車行,有點「唱名聲(tshiàng miâ-siann)」的意味,當時車主大多想要「麗華」,排斥新設立的「華麗」,運將對這些數字和名號,精的很。

側門的噴漆,最早是訂做鐵皮刻字(註17),按壓在側門,然後用鐵樂士噴漆,原則上是噴成直的,老爸就索性故意把「它」噴成橫的,從左向右邊唸,是「麗華」,從右向左唸是「華麗」,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在行政程序和文書資料上,車行還是用「華麗」去處理,其實那時車主都很信任老爸,文書部分,也不會認真看,大多不那麼頂真(認真)。

會取「華麗」這個名字,原因無他,因那時是戒嚴時期,凡事都是中「華」、「華」人、「華」語等等,才容易申請,我爸取用「華」這個字,當基底,而第二個要四平八穩,又要有氣勢,因此要用注音符號的「去聲」,才有power,爾後創立的車行,也都是「華」字輩,「華」祥、麗「華」、「華」美、建「華」等等,兄弟姊妹,相親相愛。

華麗計程車行,是老爸白手起家創立的第一間的車行,創立於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九日,我則是出生於前一年一九七六年,籌劃華麗計程車行的同時,那時候我才剛滿周歲不久,丁家第一個外孫,陳家第一個內孫,白手起家的計程車行,這是一個嶄新世代的象徵,車行與我的運命相倚。

生命中最親近的玩伴,也悄悄在媽媽肚子裡滋長,事情一件多過一件,家裡很忙,大家日子也不好過,老媽挺著肚子,職場不敢讓她上工,百貨公司拜託她休息,她邀了厝邊頭尾,是一群被迫要顧家的年輕媽媽,承接了家庭代工,家客廳變成了家工廠,苦和累,但那熬得過,能自己做主,自力更生,比一切還重要。

在那遙遠的時代父母疼愛小孩的方式,千篇一律,就是對他異常的嚴格,老爸內定我未來能承接車行,從小就送去學珠心算,國小起,就對數學這個科目嚴格要求,甚至還自己教,但是恨鐵不成鋼,對別人很有耐心,對自家人就是一股氣,教一教,脾氣就上來了,後來送去功文式數學補習班,大人忙事業,小孩忙填鴨,也因此我一路走來,數理資優班,成功大學數學系,公立國中數學教師,非常華麗,人生其實就像數學方程式一樣,只要預先設計好漂亮的數據,就不會出現根號,不循環小數,一定會有實數解,在人生的x軸和y軸上,會存在實際的座標點。

老媽對我的方式跟老爸又不太一樣,她似乎感應到跟後母打架後,導致流產,那個無緣的小孩,註定這輩子投胎來當她的孩子,倔強的脾氣透過臍帶,傳承下來。

書名:《華麗計程車》
作者:陳俊文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時間:2019年7月3日

新成立的華麗計程車行,裡面不是新跤就是新牽的車,車主也大多少年氣,老爸招攬生力軍,也照顧老司機,新車就集中掛在「華麗」,舊車就留在「麗華」,華麗計程車行不久後就打響名號,躍升為嘉義地區數量規模數一數二的計程車行,全省交通界,幾乎都知道名號。

因此家族成員的綽號都非常華麗,老爸叫做華麗的頭家,老媽叫做華麗董娘,我被叫做華麗大仔,我弟後來承接車行,車主叫他華麗少年董仔,其實不只我的家人,車行的運將們,也很愛華麗。

運將們想讓顧客們見識到的第一印象,是宛如新車烤漆鏡射的閃亮豔黃,其他不華麗的事,會自己承擔下來,他們每天回家都要親自洗滌愛車,清掉腳墊上的砂土,拭去當天的塵埃,就算再怎麼苦,運將們都努力讓自己不停地「華麗」下去,準備迎接黎明的第一個乘客。

●本文摘選自出版之《華麗計程車》

琅琅悅讀‧贈書/【愛書任務】投票抽治癒《華麗計程車行》改編原著《華麗計程車》和咖啡券!

活動詳情請見「【愛書任務】投票抽Netflix治癒台劇《華麗計程車行》改編原著《華麗計程車》和咖啡券!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聯合文學 文學 散文 Netflix 計程車 台劇 書摘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要是……會怎樣?」運用橫向思考激發創新、挑戰主流想法!

從卵子的角度看來,也許我們從來不是什麼隨機的怪胎

1720年「南海泡沫」牛頓也被割韭菜!專家教你穩定獲利的投資心法

莫內晚年畫風突變是受眼疾所致 人類白內障疾病史橫跨3千年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