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倒數!保費節稅6大攻略一次報你知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報稅倒數!保費節稅6大攻略一次報你知

    報稅進入倒數計時。(資料照,記者顏宏駿攝)

    報稅進入倒數計時。(資料照,記者顏宏駿攝)

    2016/05/27 20:11

    〔記者廖千瑩/台北報導〕報稅進入倒數計時,你報稅了嗎?今年因有多項新制上路,壽險業者也提醒尚未申報的民眾,申報前可進一步了解,不讓自身權益「稅」著。例如,有些民眾以為所有的醫療費用、保險費通通可以扣除,保險給付不用繳稅等,但這些觀念都不符合規定。

    中壽副總蘇錦隆表示,今年標準扣除額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雙雙調高,民眾因此受惠,然而這只適用於採用標準扣除額報稅的民眾才能享有規定。但如果民眾採取標準扣除額報稅,就不能採用保險費列舉扣除額,而且這裡所指的保費是指人身保險、勞工保險、國民年金保險及軍、公、教保險之保險費,如果民眾買的是火險、地震險、車險等財產保險費就不能列舉扣除。

    針對已購買保險的民眾,蘇錦隆提出下列六大注意事項,提供民眾採用保險列舉扣除額時參考:

    1.當年度申報綜合所得稅採「列舉扣除額」者才可適用: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在扣除額部分,可採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兩種,若想將保險費支出列為扣除額,需採「列舉扣除額」者才可適用,建議民眾可先試算採取何種方式的扣除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

    2.保險費不限於人壽保險,旅平險、學生平安保險、自費團險皆可:民眾若因出遊、商務出差而購買的旅平險、意外險,屬人身保險範疇,只要檢附證明,皆可計入列舉扣除額;另外每月自費投保團體保險的民眾,檢附繳費證明,一樣可計入列舉扣除額度內,建議民眾平時應妥善保存各種可以列舉扣除的單據,以便適用列舉扣除額時,派上用場。

    3.每人每年可列舉扣除數額以新台幣2萬4000元為上限,但全民健保保費支出則不在此限:依據所得稅法規定,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親屬的人身保險、勞工保險、國民年金保險及軍、公、教保險的保險費,每人每年扣除數額以不超過2萬4000元為限,未達前述列舉扣除額者以實際支出額核實認列。另外,全民健康保險的保險費不受2萬4000元保險列舉扣除額的上限限制。

    4.保險費繳納證明中,「要保人」及「被保險人」必須在同一申報戶內:即使是直系血親,但若子女已成年並自行報稅,以子女當被保險人、父母為要保人的保單,無法列舉扣除。但要保人若更改為子女時,因要保人及被保險人皆為同一人,可在子女自己的申報戶中列舉扣除;此外,若非受扶養直系親屬,納稅義務人就算幫其他親屬買保險,如手足、叔侄輩等,皆無法認列列舉扣除額。

    5.今年(105年度)新增健保卡可於網路辦理年度綜所稅結算申報:財政部為了提供民眾多元報稅管道,自今年開始,民眾只要到「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官方網站依規定註冊,於5月份所得稅申報期間以「健保卡+密碼」登錄綜所稅申報系統,如同自然人憑證作業方式,就可以查詢年度所得、扣除額資料,以及辦理該年度綜所稅結算申報。

    6. 繳稅需求可善用保單貸款:若是先前沒有按月收入預留繳稅費用的民眾,對於5月的繳稅支出可能是一筆不小的壓力。如果有借款需求的民眾,建議可依自身需求試算,一般銀行小額信貸、信用卡的循環利率及保單貸款哪種方式能舒緩經濟壓力。若是選擇保單貸款的民眾,需注意可申請保單借款的保單必須要有保單價值準備金,因此像是醫療險等沒有保單價值準備金的商品,或者是剛投保的壽險保單,可能無法申請保單貸款。

    另外,在保險給付方面也要特別留意。蘇錦隆指出,有些新手媽媽因專業醫師判斷需採取剖腹生產,因而獲得保險理賠金,這時,在列舉生產醫療費用時,就必須先把保險給付扣除,例如保戶去年剖腹生產獲得4萬元保險理賠金,但保戶次從生產到出院醫療費總共花了6萬元,那麼保戶只能把其中的2萬元作為醫療費用列舉扣除。

    蘇錦隆進一步建議上班族,最好平常就自動幫自己繳稅,這樣報稅季節來臨,就不會為錢而煩惱,例如民眾過去稅率大約落在12%,那麼就可以幫自己開一個銀行帳戶,每月領薪水時,就把12%的薪水自動轉帳到這個為了繳稅的專款專用帳戶,等到隔年報稅時,就有錢繳稅。

    此外,民眾在申報綜合所得稅時,除考量上述要點外,也需特別注意列舉扣除額是依據入帳日開始計算,因此今年投保的保單,保費要到明年才能夠扣除,這點請民眾投保前千萬要注意。此外,因應個人不同狀況,建議可再諮詢稅務專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