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七大手法_百度百科

IE七大手法

进行流程或其他活动改善的手法
收藏
0有用+1
0
IE(工业工程)七大手法是企业内部IE人员或其他人员用来进行流程或其他活动改善的基本手法(工具)。
中文名
IE七大手法
对    象
企业内部IE人员或其他人员
本    质
进行流程或其他活动改善的手法
属    性
工具
意    义
代表“合理化及改善”的意义
手    法
方法研究(程序分析、动作分析)

简介

播报
编辑
“IE”是应用科学及社会学的知识,以合理化、舒适化的途径来改善我们工作的品质及效率,以达到提高生产力,增进公司之利润,进而使公司能长期的生存发展,个人的前途也有寄托之所在。因此,简单地说“IE”就是代表“合理化及改善”的意义,为了顾及记忆的方便,我们就以中文“改善”来代表“IE”的含义。

版本

播报
编辑
IE七大手法的归纳有很多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基础IE里的内容:
IE手法包括:方法研究程序分析动作分析),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等,但不够七个。在现场IE里,IE七大手法包括: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搬运分析,动作经济原则,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
二、台湾公司的教材里
1、工程分析。2、搬运工程分析。3、运动分析(工作抽查)4、生产线平衡。5、动作分析。6、动作经济原则。7、工厂布置改善。
三、其它的各种说法:
1、IE七大手法为:作业分析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时间分析移动分析、布置搬动分析、生产线平衡
2、IE七大手法 :流程分析法、动作分析法、动作经济原则、 时间研究、工作抽查法、人机配置法、工作简化
3、IE七大手法:动作改善法(动改法)、防止错误法(防错法)、5*5W1H法五五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法)、人机配合法(人机法)、流程程序法流程法)、工作抽样法(抽样法)
4、IE七大手法:程序分析、时间分析、动作分析、流水线分析、稼动分析、物料分析、环境分析
其中最常用的IE七大手法为:防错法、动改法、流程法、五五法、人机法、双手法和抽样法。

内容

播报
编辑

防差错法

又称防呆法、防愚法、愚巧法(Poka-yoke),其意义即是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防错法主要探讨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

流程法

通过完成工作所经过的手续与流程的分析,去除不必要的手续与流程,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改善手法.

五五法

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在改善时可以借用5W1H来进行质问。
改善的前提是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则全在于怀疑的态度。然而怀疑并非仅是笼统的抽象思维,应是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而且是有具体的方向。如果没有采用系统化的技巧,往往疏漏了某些值得去改善的地方。5W1H是一种找寻问题之根源及寻找系统化的质问技巧。依照5W1H的方法进行质问,那么,改善工作所需要的数据,将从这些质问的答案中获得。

人机法

也称人机配合.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地结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以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以提高产量和质量为目的的工作分析方法
改善之基本原则
A.平衡小组之工作量。
B.增加机器使用的比率。
C.减轻负担最重的人员之工作。
D.删除不必要的步骤。
E.合并各步骤。
F.使每一步骤容易进行。

双手法

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之地方。
改善之基本原则:
A.将步骤减至最低。
B.安排最好的顺序。
C.结合可能的步骤。
D.使每一动作尽量简单。
E.平衡双手的工作。
F.避免用手持住。

抽查法

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
抽查法的益处:
1.观察时间短,并可观测数部机器或操作人员之状况。
2.人力、体力及物力之节省。
3.观测人员不需具备太高深的技术人力。
4.调查时间较长,其结果较为客观可靠。
5.被观测对象的干扰次数较少时间较短。

使用目的

播报
编辑
防止错误法(Fool-Proof) 防错法:如何避免做错事,使工作第一次就能做好的精神能具体实现。
动作改善法(动作经济原则) 动改法 :改善人体动作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变为更舒适、更有效率。
5×5W1H法(5×5何法) 五五法:借助质问的技巧来挖掘出改善的构想。
双手换做法(左右手法) 双手法: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的过程中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人机配合法(多动作法) 人机法: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以改善的地方。
流程程序 法流程法: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出可以改善的地方。
工作抽查法 抽查法: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相。
改善(IE)七大手法与品管(QC)七大手法之差别:
“改善(IE)七手法” 较着重于客观详尽了解问题之现象,以及改善方法的应用,以期达到改善的目标。
“品管(QC)七手法” 较着重于对问题的分析与重点的选择,但对如何加以改善则较少可应用。
有了“改善(IE)七手法”正可弥补品管(QC)手法的缺陷而达到相辅相成之效果,使得改善的效果更为落实也更容易实现。同时最重要的是改善(IE)七手法亦可单独使用,因其本身具有分析、发掘问题的技巧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