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首場紅雨|香港天文台(HKO)|天氣隨筆
跳至主要內容

2024年首場紅雨

星期日, 2024年5月5日

正如上一篇隨筆四月中下旬的強對流天氣及週末天氣展望提及,週末期間華南受強對流天氣影響。與南支西風槽相關的高空擾動昨日(5月4日星期六)影響華南。加上珠江口一帶有顯著的低層輻合與高空輻散,觸發該區有大雨及強烈狂風雷暴。

本港方面,昨日主要有三場的大雨,全日多處地區錄得超過100毫米雨量,而將軍澳全日錄得超過400毫米雨量(圖一)。以下回顧三場大雨:

圖一 5月4日本港雨量分佈。


1. 早上西貢區的大雨
昨日偏東氣流影響廣東沿岸,大氣低層的東南氣流為該區帶來充沛的水汽。參看雷達圖像(圖二),代表較大雨的黃色雷達回波在將軍澳一帶發展。由於雨勢集中在西貢區,天文台於上午5時25分首次發出局部地區大雨提示,提醒市民該區有可能出現嚴重水浸。雨區早上在將軍澳一帶停留數小時,導致該區持續受大雨影響,而上午8時35分將軍澳曾錄得一小時約145毫米雨量。當香港廣泛地區已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30、50或70毫米的大雨,而且雨勢可能持續,天文台便會發出相應的黃色、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隨著大雨影響的地區逐漸擴大,天文台先後發出黃色及紅色暴雨警告信號。


圖二 上午約5時半的雷達圖像(左)及上午6時的一小時雨量分佈圖(右)顯示雷雨區主要影響西貢的將軍澳
圖二 上午約5時半的雷達圖像(左)及上午6時的一小時雨量分佈圖(右)顯示雷雨區主要影響西貢的將軍澳


2. 接近中午從珠江口靠近的強雷雨區
另一方面,與低層輻合和高空輻散相關的強雷雨區昨早影響珠江口以西,並一直在該區徘徊,該區在早上曾出現每小時超過100毫米的降雨。該雷雨區在中午前後橫過珠江口,並逐漸靠近本港。同時,位於本港南部海域的另一個強雷雨區亦向北移動。若受兩個雷雨區的疊加效應影響,本港的雨勢有機會進一步加劇,所以天文台需要考慮發出更高的暴雨警告信號。但及後雷雨區稍為減弱,而且疊加效應並沒有出現(圖三),所以最終亦沒有需要再提升暴雨警告級別。


圖三 兩個強雷雨區的疊加效應有可能在本港出現(左),但及後雷雨區稍為減弱(右)圖三 兩個強雷雨區的疊加效應有可能在本港出現(左),但及後雷雨區稍為減弱(右)


3. 黃昏前的颮線
由於南支西風槽進一步靠近,下午珠江口一帶持續有雨區發展,而與西風槽相關的颮線於昨日下午5時左右開始橫過本港,為我們帶來大雨及強烈狂風雷暴。在下午5時半左右,長洲泳灘更錄得每小時超過100公里的猛烈陣風(圖四)。由於颮線移動速度較快,影響本港的時間亦較短。颮線橫過本港後,晚上雨勢減弱,天文台在晚上8時45分取消所有暴雨警告。


圖四 5月4日下午5時40分長洲泳灘錄得十分鐘最高陣風超過每小時100公里


圖五 節錄天文台於星期六(5月4日)發出的重要天氣提示及天氣警告圖五 節錄天文台於星期六(5月4日)發出的重要天氣提示及天氣警告


受氣候變化影響,極端天氣情況越趨頻繁。而惡劣天氣包括暴雨往往會為社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讓市民就即將來臨的惡劣天氣及早做好準備,天文台會在現今科技容許的情況下,繼續加強信息發放,市民請繼續留意天文台在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發放的天氣消息。

葉繼豪 范文熙 林家輝 黃家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