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勿信吃冰點有助治療!提防嗜睡、持續嘔吐7大重症先兆

腸病毒|勿信吃冰點有助治療!提防嗜睡、持續嘔吐7大重症先兆

撰文:TVBS新聞網
出版:更新: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台灣新北市共有60班無預警緊急停課,停止上課一周,腸病毒創10年來台灣同期新高。

台灣疾管署統計,4月28日至5月4日門急診就診計1萬6240人次,宣佈正式進入腸病毒流行期,預估6月初將到達最高峰。傳言吃雪糕雪條可以治療腸病毒,疾管署解釋,吃冰只可以緩解小朋友嘴巴破的不舒服症狀,無法治療腸病毒。同時,帶毛玩具更容易造成幼兒發病。

認識更多有關腸病毒的知識:(按圖了解)

+17

腸病毒如何傳染?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及教托機構育機構等處最容易傳播,可經由接觸或以飛沫方式感染幼兒而造成,也可能經由接觸無症狀帶病毒家長或病人的口鼻分泌物、咳嗽、打噴嚏飛沫,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更容易因接觸幼兒口嘴造成大量病毒感染而發病。

腸病毒傳染力可以持續多久?

通常在發病之前的幾天,喉嚨與糞便就有病毒存在,此時就有傳染力,病人大多可在一周左右痊癒,一般而言,在發病後的一周內傳染力最高,痊癒後,腸病毒還會隨着糞便排出達8到12周之久,表示都還有傳染力。所以痊癒之後還是要繼續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才可以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

得了腸病毒有甚麼症狀?

感染病毒後一般3~5天會出現症狀,但是大多數感染者,沒有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而大部分病例過了幾天之後就會自然痊癒。典型症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病程為七至十天。極少數個案,有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麻痺等併發症。

腸病毒重症前的徵兆有哪些?

幼兒得了腸病毒後的一周內,要特別注要觀察是否出現:

.嗜睡
.意識不清
.活力不佳
.手腳無力
.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
.持續嘔吐
.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

如有其中任何一個症狀,可能是併發重症的前兆。

市面上許多宣稱可以殺死腸病毒的商品,如何選擇?

台灣疾管署指出,目前坊間有某些產品宣稱有抑制或殺死腸病毒之功效,提醒大家目前對於腸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為含氯漂白水、煮沸及日曬(紫外線)。

吃冰可以治療腸病毒嗎?

疾管署澄清,坊間有傳言吃冰或冰的東西可以治療腸病毒,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請大家不要誤信;腸病毒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以來治療,吃冰(含冰涼食品)只可以緩解小朋友嘴巴破的不舒服症狀,也可以幫小朋友補充一些水分,但是大量吃冰並無法治療腸病毒。

【延伸閱讀,更多兒童健康建議】

腸胃炎飲食|紓緩不適別碰7種食物減腸胃負擔 飲食清淡不只吃粥

+6

傳染病|不只流感、腸病毒!提防10大幼兒疾病 嚴重可致重症命危

+33

延伸閱讀:

女童市場內遭婦人連搧10巴掌痛到站不穩 婆媽急喊:這樣犯法

【本文獲「TVBS新聞網」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