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 10 大最佳旅遊景點 - Tripadvisor
遵義市景點活動

中國遵義市最佳旅遊景點

遵義市旅遊景點

探索熱門體驗

根據評等和預訂次數,看看其他旅客喜歡從事哪些活動。

在 遵義市的最受歡迎景點
了解推薦的選擇方式

古代遺址
海龍囤遺址南距遵義市區25公里,海龍囤是遵義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始建於唐朝,擴建於南宋及明朝,之後焚毀於明朝。 海龍囤群山環峙、孤峰挺立,形如細頸葫蘆,北、東、南三面臨湘江河之主源“白沙水”,全是絕壁;後為一蒂,僅羊腸小道通到“白雲台”、“金鼎山”一帶的深山大箐。當初楊氏於囤東側山下設三關:鐵柱關、銅柱關、飛虎關,及“天梯”形成前沿防禦體系;囤上再設三關:飛龍關、朝天關、飛鳳關;囤后又設三關:萬安關、西關、后關。關牆重重疊疊,先後建有月城、土城,囤上有三道城牆環繞,其沿山蜿蜒的雄姿,酷似萬里長城。 經過千餘年的滄桑,現在海龍囤不再固若金湯,早已不見“養馬城中,百萬雄師旌日月;海龍囤上,半朝天子鎮乾坤”的宏偉氣象。幾戶农民已將其變成大片杜仲林場。當年官兵焚毀的主要是木結構建築,而城牆、關隘敵樓、卡門和石砌建築仍然保留着400年前的形制,展示着慘烈戰爭后的場景:外圍氣勢森嚴的巨石門洞、箭樓上 巨大的石制柱礎、36步天梯俱在;囤內老王宮、新王宮、總管廳、金庫、軍營、校場、火藥庫、繡花樓等遺址尚存。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古城堡”。海龍囤遺址對於研究中世紀的軍事、政治、技術、工藝等,頗具價值。四百年來,文人學士、官紳百姓遊覽憑弔者,絡繹不絕。特別是“驃騎將軍示諭龍岩囤嚴禁碑”,簡直就是一部反映當時軍事要塞管理制度的稀有檔案。海龍囤現已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來看海龍囤遺址大揭秘,尋找新奇的海龍囤遺址旅遊攻略,展現不為人知的海龍囤遺址風景,TripAdvisor期待你的加入,並與你共同探索真實的海龍囤遺址。
查看完整詳細資料
古蹟
遵義紅軍烈士陵園(又稱紅軍山),位於遵義鳳凰山廣場西北側鳳凰山麓的小龍山上。陵園坐北朝南,前可俯瞰湘江和遵義老城區,后靠蔥蘢秀麗的鳳凰山,與當年紅軍鏖戰的紅花崗,老鴨山遙遙相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遵義人民不忘長征途中在這裏犧牲的紅軍將士,在當年戰場遺址找到了77位紅軍烈士墳墓。1953年,市政府確定在小龍山上修建紅軍烈士公墓,將烈士遺骸陸續集中遷至山上。同時,把早已遠近聞名的“紅軍墳”,從桑木椏也移到小龍山。從此,遵義人民習慣把小龍山稱為“紅軍山”。經過40年來的維修整理,現已建成頗具規模的紅軍烈士陵園。陵園大門由兩組群雕形成,收集毛澤東同志墨寶組成“遵義紅軍烈士陵園”幾個大字於門楣上。進入陵園大門便是317級寬大的青石台階直通園區。拾級而上,在陵園項端的平台上,首先映入的眼帘的是一座座氣勢雄偉磅礴,造型設計新穎別緻的紅軍烈士紀念碑。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鄧小平同志題寫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陰刻貼金。整個碑高30米,下寬6米見方,頂寬2米見方。碑的頂端,是5米高的鐮刀鎚子標誌,在陽光照射下熠熠閃光。碑的外圍是一個直徑20米,高2.7米,離地面2米的大圓環;圓環外壁上鑲嵌着4組共28顆閃光的星,每組7顆,寓意北斗七星並象徵著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艱苦奮鬥,取得了全國政權。這一勝利是千千萬萬烈士鮮血換來的,他們雖死猶榮,他們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圓環內壁是4組漢白玉石浮雕,內容分別是“強渡烏江”、“遵義人民迎紅軍”、“婁山關大捷”、“四渡赤水”。大圓環還由4個5米高的紅軍頭像托着,頭像用紫色花崗岩石雕鑿而成,寓意着紅軍威震四方。目前,紅軍山不僅是群叢休閑娛樂的場所,更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天來這裏参觀的人絡繹不絕,紅軍烈士的精神,深深震撼和鼓舞着一代代紅軍的後人。TripAdvisor為您提供最全面、最新穎,最實用的紅軍山在線查閱資料。
查看完整詳細資料
山脈
金鼎山,山分九支,犹如九龍環拱,故歷史上曾名“九龍山”,海拔高1608米,山勢磅礴、群峰峻峨、削立萬仞、直插天際,南宋播州(今黔北一帶)被尊為播州“群龍”祖山。《遵義府志、山川》記載,九龍山人皆呼曰金鼎山,在郡城北四十里,早在唐代貞觀年間即有僧人在此設佛宣教,南宋播州土司官楊選,元代楊價倡導奉教,從此,日漸興盛,明清時期,佛事大興,清道光皇帝賜封金鼎山名曰“小峨眉”,增建寺廟, 從山腳至山頂二十四峰間,曾修建有三教寺、二皇寺、報恩寺、財神廟、萬福寺、普陀寺、玉皇殿(即頂峰金桶寺),由清朝到民國寺廟名稱有更改或新建。如清朝光緒17年(1891年)遵義土坤曾任駐日本公使的黎庶昌捐資萬金修建大廟依頂山勢,施山梯成五進四合大院建築群,飛檐排珙、金黃琉璃瓦,可見當時大廟建築宏偉壯觀。又如踏腳寺,該寺就山勢椅形建築,大殿及寺院大門,古色古香,寺門層樓高大,大殿起飛羽,琉璃瓦閃光,三簡疊背,大殿共奉的如來佛高一丈三尺,兩側共十八羅漢,後殿供文珠、普賢香火興盛。1988年,遵義縣政府批准金鼎山為合法宗教場所,每年農曆六月舉行盛大廟會,各廟鐘響鼓鳴,香煙繚繞,人聲鼎沸,萬頭攢動,熱鬧非凡。金鼎山位於遵義市城區西郊金鼎山鎮牛蹄場。TripAdvisor首發金鼎山介紹,請勿轉載。如果你覺得金鼎山不錯,叫上朋友一起來吧。
查看完整詳細資料
古蹟
貴州政治部舊址在遵義老城楊柳街的天主教堂里。這座教堂由經堂和學堂兩部分組成。經堂在北端,是一座“羅馬式”建築, 空斗磚牆栗色木柱,穿斗屋架,傘狀拱頂,由縱深四排32根7米以上的圓滿4柱支撐, 兩列邊柱承受屋頂重量。學堂在南端, 是一組庭院式平房建築,磚木結構。整個教堂舊址長105米。寬129米,佔地面積13545平方米。1935年1月遵義會議后,黨中央在經堂內召開紅軍部大會,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等在大會上傳達了遵義會議精神,極大地鼓舞了廣大指戰員。為了發動群眾,紅軍剛入城,總政治部就在這裏召開了群眾大會,並討論決定成立“遵義 縣革命委員會”、“回山鄉革命委員會”、“赤色工會”等各種革命政權組織、群眾組織和革命 武裝,點燃了群眾的革命烈火。會上還散發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中共中央告民 眾書》等革命文件和宣傳品。這座教堂始建於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由於從未修繕過,木柱腐朽,四壁傾斜。1978年,國家文物局撥專款進行了徹底維修,在嚴格保持原貌的情況下,改磚木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1984年,又撥專款維修了天主堂學堂,作遵義會議陳列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遵義會議會址的組成部分。這裏為您提供貴州政治部舊址正規有效的信息,想看更多貴州政治部舊址的信息就來TripAdvisor吧。
查看完整詳細資料
1

餐廳機票旅遊故事郵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