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相約走絕路 背後凸顯自殺防治困境

大學生相約走絕路

背後凸顯自殺防治困境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2019年,某知名國立大學發生了一起學生「相約自殺」事件。

幾個學生透過line組成了群組,約定時間、地點,說好要一起在某一天結束生命。一開始,有近十人參與,隨著約好的時間愈來愈接近,其中幾人打了退堂鼓,在相約時間快到的前一刻,鼓起勇氣向系上老師和教官通報,老師和教官及時前往阻止,才避免悲劇發生。

「生命是我自己的,為什麼別人可以干涉?」據周圍教師轉述,自殺行動被阻止的5位學生當時充滿憤怒和負面情緒,其中有1位未放棄輕生念頭,學校曾多次接獲通報,前往阻止過數次,最後仍無法挽回孩子生命。

「手拉手,有可能把沒有到那一步(自殺)的孩子,拉到那一步。」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心理師陳劭旻指出,相約、集體自殺的情況並不常見,但若家庭環境或遇到的困境類似、能理解彼此心情,加上是親密朋友,就有可能觸發。多數人自殺前都會猶豫和害怕,但若有人伸手:「我們一起」,自殺意念會較容易變成具體行動,「因為有人陪著自己,一起面對未知的恐懼」。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學生在選擇走上絕路之前,都沒有向周圍親友、系上教師或校內心輔資源尋求過協助,若非參加「揪團」的同學在最後一刻改變心意,選擇活下去並主動通報,學校恐怕難以及時介入和防範,後果不堪設想。

離開的孩子,成了每年學校通報自殺身亡的其中一個數字,隨著時間慢慢被淡忘;事件沒有登上媒體,沒有人知道離開的學生曾與他人「相約自殺」,背後還隱藏著更高的風險。

每個通報數字都是一條年輕生命,如何在無法挽救之前鼓勵孩子求助、察覺學生的自殺意念並提供專業協助,是目前校園自殺防治的一大課題。


7成孩子生前沒有向學校求助

根據教育部統計,各級學校自殺死亡的學生人數愈來愈多,但多數學生在採取自殺行動之前,都未曾求助外界。

教育部曾分析2018年到2019年的自殺身亡個案,其中僅33.5%學生生前曾接觸過校內輔導資源,接觸校外機構資源(不含醫療體系)的比率更低,僅6%。

「不知道、沒想到、不想要,是沒有向外求助的主要原因。」台大公衛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張書森指出,有自殺意念的人,想法容易受限在「我要自己解決、我可以自己解決」的迴圈中,東方社會也常營造出「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氣氛,多數人遇到生命難題時,都會想要自己克服和解決。

另一個不想求助的原因是「害怕」。張書森表示,雖然近年社會對於精神疾病、心理健康的刻板印象已好轉許多,但汙名化依舊存在,「走進輔導室的學生都怪怪的」,這樣的偏見和負面印象還是很常見,許多學生怕被貼標籤,不敢向周圍專業人士求助。

就算下定決心尋求外界幫助,很多學生可能也不知道可以向誰求助。張書森指出,很多人對輔導室的認識停留在升學輔導,對校外有哪些資源可運用更是一無所知。例如衛福部設有1925安心專線,提供24小時免費心理諮商,但過去曾針對民眾做過大型調查,只有不到一半的民眾認識1925安心專線。


每人分不到一個便當錢 不重視心理健康的台灣

推廣和建置可用資源、提升全民意識與知能,都仰賴政府投入心力,但台灣目前投入在心理健康促進的預算和資源相當少。檢視衛福部2021年預算案,整年度共2千億預算中,與民眾心理健康相關的「國民心理健康第二期計畫」預算僅6.38億,以2021年8月全台最新人口統計2345萬1837人計算,平均每人每年僅分到27.22元

27.22元還不完全用於心理健康促進,藥酒癮防治、網癮防治、公務人員國際考察費用等都算在其中,包山包海。教育部每年雖有編列1.6億至1.7億預算推動校園輔導工作,但主要用於建置輔導人力,且範圍涵蓋小學、國中、高中職、大學,資源也很有限。

「衛福部每年預算超過千億,但心理健康每人分不到一個便當錢,真的很少。」張書森指出,近年世界各國都開始重視心理健康促進,以英國為例,用於公眾心理健康的預算約占衛生相關預算10%,台灣加起來連5%都不到,且台灣的心理健康預算主要用於治療精神疾病,已是自殺預防的最末端。

張書森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計算,每花一分錢用於憂鬱症、自殺防治,未來可獲得4塊錢的回報,有憂鬱情緒和自殺意念的青少年有機會好好長大,成年人也不會因為心理因素須離開職場,投資心理健康非常必要,或許不會立即出現成效,但長期預防下來,「不幸自殺身亡的人數會減少」。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簡稱心口司)長年因心理、口腔兩者業務毫無關聯卻合併設置被詬病,資源被壓縮。隨著心理衛生業務不斷增加、社安網擴大布局,衛福部已完成心、口分家計畫,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表示,過年前心口司將各自獨立成兩司。

改革方向一:
5年期限將至 重新檢視輔導人力

「孩子們的求救聲音已經反映在自傷和自殺數字上,教育體系要重視和檢討。」曾任高雄市教育局長、教育部政務次長的監察委員范巽綠,今年8月與其他監委一同完成青少年自殺調查報告,針對教育、社政、衛政等各面向提出現行問題和具體改善建議。

范巽綠指出,教育體系目前在自殺防治實務面臨到的困境包括輔導人力不足、輔導老師行政負擔過重、學生或家長抗拒資源介入、輔導轉銜機制未與社政和衛政緊密結合等。「學生輔導法」規定教育部從106年開始每5年針對輔導人力配置進行一次檢討,明年將滿第一個5年,正是通盤檢視的時機。

根據教育部提供給監察院的資料,109學年度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輔導教師仍有244人缺額,大專校院也有4校未依規定配置輔導人力,其中更有1校人力缺口達3名以上。

范巽綠表示,大專校院依規定每1200名學生需有一名專業輔導人員,但許多學校都反映學生問題愈來愈複雜,1比1200恐不足夠,私立大學人力不足問題尤其嚴重,建議教育部除盡速補足缺額,也須重新評估人力配置,例如通報案量較多的「熱點學校」應增加人力;人力也不是補滿就好,若補足人力卻未減輕專業輔導人員的行政負擔,問題還是一樣。


改革方向二:
提升教師敏感度 從源頭幫助家庭

此外,近7成個案在自殺身亡前都未曾尋求校內輔導資源協助,凸顯前段預防與宣導的重要。張書森指出,「自助、求助、助人」是3個可推廣的目標,對於青少年而言,有信賴的成年人可以求助和訴說非常重要,過去大家庭可靠鄰里和家人,但現在青少年的處境更具挑戰,成年人離婚率提升、少子化,同儕也因網路時代變得薄弱,教師的角色較過去更為重要。

張書森表示,學校裡最快能察覺到學生異樣的是班上導師,需透過相關課程提升每位教師的知能,例如學生上課不專心或逃課,不一定是學生懶散不認真,而是他可能正遇到困境,導師是第一個守門員,覺察後則要建立與輔導室間的密切聯繫與合作,雙方一起發揮專業幫助孩子。

「家長也需要重新翻轉對心理健康的認知。」范巽綠指出,第一線輔導人員常碰到家長不願意讓專業資源介入,或家庭本身就是學生問題根源等情況,現在各縣市都設有家庭教育中心,過去主要辦理婚姻或教養講座,現在應更積極開設心理健康等相關課程,並和學校緊密合作,協助校方處理家庭議題,「時代在改變,家庭教育中心需要快步轉型跟擴大服務對象」

改革方向三:
強化資源連結 社安網加速建置

 

若學生情況嚴重,學校往往需要向外尋找醫療體系或社區心理健康資源協助,但現在教育與衛政、社政之間的連結和轉銜機制很容易中斷,中斷原因一是學校沒有連結外部資源的能力,二是找不到願意協助的醫療機構,或通報、轉銜後無下文,漏接學生的求救訊號。

「我『行走江湖』多年,只遇過兩個醫生,願意和學校一起開個案會議、密切合作」。一位資深輔導教師透露,遇到狀況嚴重的學生,學校會很努力讓孩子從家門走到診間,透過不同體系間合作一起幫助孩子,但有些醫師會把學校當成「病患」,直接下指導棋,不關心學生在學校和家庭內的狀況,也缺乏對教育專業的尊重。

社工也可能有一樣的問題。這名輔導教師曾遇過社工來校訪視學生,但事前未與學校做好聯繫,對個案情況不夠了解,訪視後學生反而嚎啕大哭,不僅毫無幫助,還刺激學生情緒。

范巽綠表示,面對自殺、自傷學生個案,最好的做法應是以學校為中心,整合鄰近的醫療與社區資源,由學校召開個案會議,與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一起討論如何協助學生和家庭。醫療資源的連結需要靠衛福部和縣市衛生局幫忙,例如以行政區為單位畫分責任區,建立資源網絡;教育部則要透過宣導,讓學校建立召開個案會議和連結資源的能力。

除了醫療資源,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也扮演重要角色。目前衛福部預計114年前在全台建置71處心理衛生中心,中心內配置4名心理師、2名心理輔導員、2名護理師和1名職能治療師,可提供鄰近社區和學校心理健康專業服務。

「114年才建好,我覺得太慢了」,范巽綠指出,衛福部曾坦言,目前全台做得較好的心衛中心僅8個,數量太少,若能盡速設置,不只對學校而言多了一個強力後盾,對提升整體民眾心理健康也有幫助。


改革方向四:
打造友善氛圍 鼓勵孩子求助

日前有學生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案,認為現在青少年憂鬱症盛行率明顯提升,但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得了憂鬱症,也不知如何求助,呼籲課綱中的健康與體育領域應將精神、心理疾病教育獨立為一單元,不只可透過課綱普及求助管道和免費諮商服務,也讓學生獲取相關知識,建立理解的友善氣氛。提案達5千人附議的成案門檻。

范巽綠指出,連學生自己都出面發聲,認為需要更多心理健康相關資源,教育部就應該重視和盡快推動。例如高中職在108課綱推動後有多元選修課,可以鼓勵學校開設相關課程;國中以下則可以主力針對家長推廣,「一定要創造出友善氛圍,讓學生敢於、知道如何求助」。

針對學生提案,教育部國教署日前回應,「身心健康與疾病預防」已是108課綱健康與體育學習重點,今年也將心理健康納入年度工作事項,鼓勵教師結合時事,將憂鬱症及心理疾病相關概念納入課程,並透過團體討論、專題報告等方式,讓學生在蒐集資料中認識心理疾病。

若身邊有親朋好友或自己有憂鬱症狀、出現自傷行為,可尋求專業協助:

● 生命線24小時專線:1995
● 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1925
● 張老師專線:1980
● 董氏基金會: (02)27766133 #21~25
● 兒盟踹貢少年專線:0800-00-1769 ( 一至五 16:30-19:30 )/ LINE 帳號 :@youthline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採訪:洪欣慈
網頁設計:許瑋琳
影像:林澔一、聯合報系資料照
2021.10

 

延伸閱讀

自傷通報量4年暴增7倍 青少年傷痕下想說些什麼?
自傷通報量4年暴增7倍 青少年傷痕下想說些什麼?
查看全文
憂鬱世代:誰殺了台灣青少年
憂鬱世代:誰殺了台灣青少年
查看全文
青少年的憂鬱自白
青少年的憂鬱自白
查看全文
Top